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66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升压站本体,所述升压站本体在海平面以上有三层建筑结构,在第二层和第三层设置环绕升压站本体的外圈走廊,外圈走廊的两侧分别布置有楼梯;升压站本体内布置有电气设备房、消防用房和暖通机房,在一层上部设置电缆检修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布置既能满足电气设备安装、运行和消防要求,又能最大化地利用空间以控制结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属于海上风电领域。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技术的更新和能源种类的改变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方式。自20世纪以来,以煤和石油为代表的化学燃料的广泛使用,但消耗化学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球的安全带来了威胁。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保效益,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送出系统的可靠性,减小投资和运行损耗,海上升压站已成为海上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升压站是海上风电场升压、配电和控制中心,站内一般布置有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GIS和通信继保等各种电气设备。海上升压站将所有海上风电机组所发电能汇集后,通过主变压器升压,然后通过高压海缆送到陆上。海上升压站作为海上风电场的心脏,将风机发出的电能升压传输到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海上风电场都向远距离、大容量的趋势发展,海上升压站的尺寸也越来越大。矛盾随即产生,即海上升压站既要有足够的空间满足电气设备安装、运行和消防要求,又要控制尺寸大小以便于施工和节省成本。如何合理、科学的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制约海上升压站发展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旨在通过合理的布置,既能满足电气设备安装、运行和消防要求,又能最大化地利用空间以控制结构尺寸。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升压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站本体在海平面以上有三层建筑结构,在第二层和第三层设置环绕升压站本体的外圈走廊,外圈走廊的两侧分别布置有楼梯;升压站本体内布置有电气设备房、消防用房和暖通机房,在一层上部设置电缆检修通道。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技术方案组合使用:所述电气设备房包括主变房、GIS房和开关柜房;在第二层布置主变房、GIS房和开关柜房,且主变房处在中部而GIS房和开关柜房分别处于两侧,并且,主变房、GIS房占用第二层和第三层两层高度。第一层的顶部,在第二层底部设置有电缆桥架;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外圈走廊之下设置通风和给排水管道。第三层楼顶在GIS房的这一侧设置吊车,所述主变房、GIS房的顶部对应所述吊车分别设置设备吊入口及相应的顶盖,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外圈走廊的外侧,对应所述吊车的工作范围,设置吊装平台。第三层设置暖通机房和通信继保房。进一步地,通信继保房布置在开关柜房上方。在平面布置上,主变房、GIS房和开关柜房的外侧形成内凹的设置主变房散热器区域,该区域和第二层的走廊连成一片。在第一层的外侧设置两台吊车,在第一层设置的吊车比第三层设置的吊车的起重吨位小。第一层设置有临时休息房和水泵房。进一步的,休息房和水泵房分别设置在不设置楼梯的两侧,临时休息房和水泵房之间有逃生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备的检修、搬运和逃生通道布置在外围,并形成环形通道,既满足设备运维和消防要求,又节约了平面尺寸;2、在外圈走廊对称的两侧布置的外圈楼梯连通了各层的外圈走廊,利于运维人员检修和逃救生的实施;3、外圈走廊顶部的电缆桥架、通风和给排水管道等管廊立体设置,节约了平面尺寸;4、电缆检修通道设置在第一、二层之间的房间顶部,充分利用已有空间,避免一层平台尺寸过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实施例第一层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实施例第二层的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实施例第三层的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实施例屋顶的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升压站本体1、外圈走廊2、外侧楼梯3。所述升压站本体1在海平面以上有三层建筑结构,在第二层和第三层设置环绕升压站本体1的外圈走廊2,外圈走廊2宽约2.5m,沿着升压站本体1第二、三层外沿呈环形走廊,既作为设备的检修、搬运的通道,又作为逃救生通道使用。外圈走廊2的两侧分别布置所述楼梯3,外圈楼梯3从升压站本体1的第一层一直通向第三层屋顶,布置在外圈走廊对称的两侧,作为运维人员在检修和逃救生时的主要上下通道,宽度为1.2m,满足消防要求。升压站本体1内布置有电气设备房、消防和暖通用房,在一层上部设置电缆检修通道4。第一层布置有水泵房11作为消防用房、临时休息房12,临时休息房和水泵房分别设置在楼梯3的两侧,临时休息房12和水泵房11之间有逃生通道14。第一层还布置有油罐房13。电缆检修通道4可设置在水泵房11、临时休息房12和油罐房的上部,其高度足够人通行,是运维人员检修电缆层电缆和桥架的主要通道。此通道充分利用层高较高的特点和已有空间,有效地减少了一层平台的尺寸。第一层兼为电缆层;第一层的顶部,在第二层底设置有电缆桥架。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外圈走廊2的楼板下侧设置有通风和给排水管道等,整个管廊立体布置,节约了平面尺寸。在第一层设置两台吊车5,在第一层的外侧设置的吊车5比第三层设置的吊车6的起重吨位小。第二层布置有主变房21、GIS房22和开关柜房23等电气设备房;主变房21设置主变压器,GIS房22设置GIS设备,即高压配电装置。在平面布置上,主变房21处在中部而GIS房22和开关柜房23分别处于两侧,主变房、GIS房和开关柜房的外侧形成内凹的设置主变房散热器区域24,该区域24和第二层的走廊2连成一片。这样,方便设备安装、保障设备工作,而且不仅不会妨碍通行和设备布置,反而扩大了二层室外空间。主变房21、GIS房22占用第二层和第三层两层高度,附图标号210和220分别为主变房21、GIS房22在第三层占用的位置。第三层设置暖通机房31和通信继保房32,通信继保房32布置在所述开关柜房23的上方。暖通机房可设置暖风设备和通风设备。第三层楼顶在GIS房的这一侧设置吊车6,所述主变房21、GIS房22的顶部对应所述吊车分别设置设备吊入口31、32及相应的顶盖211、221,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外圈走廊的外侧,对应所述吊车6的工作范围,设置吊装平台25、33。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升压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站本体在海平面以上有三层建筑结构,在第二层和第三层设置环绕升压站本体的外圈走廊(2),外圈走廊的两侧分别布置有楼梯(3);升压站本体内布置有电气设备房、消防用房和暖通机房,在一层上部设置电缆检修通道(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升压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站本体在海平面以上有三层建筑结构,在第二层和第三层设置环绕升压站本体的外圈走廊(2),外圈走廊的两侧分别布置有楼梯(3);升压站本体内布置有电气设备房、消防用房和暖通机房,在一层上部设置电缆检修通道(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房包括主变房、GIS房和开关柜房;在第二层布置主变房、GIS房和开关柜房,且主变房处在中部而GIS房和开关柜房分别处于两侧,并且,主变房、GIS房占用第二层和第三层两层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顶部,在第二层底部设置有电缆桥架;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外圈走廊之下设置通风和给排水管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外廊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第三层楼顶在GIS房的这一侧设置有吊车,所述主变房、GIS房的顶部对应所述吊车分别设置设备吊入口及相应的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华锋赵生校徐小龙何小花陶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