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40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臂吊夹具,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折臂吊夹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伸出的固定臂和活动臂,所述固定臂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一,所述活动臂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二,上述固定臂上固连有驱动件一且驱动件一能带动定位座一转动,上述活动臂上固连有驱动件二且驱动件二能带动定位座二转动,所述横梁上还固连有驱动件三,驱动件三与活动臂连接且驱动件三能带动活动臂沿横梁平移。本折臂吊夹具稳定性高。

Folding ji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lding arm lifting fix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stability of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folding arm lifting fixture includes a frame, the frame includes a transversely arranged cross beam, the two ends of the cross beam have a downward extended fixed arm and a movable arm respectively, the fixed arm is axially fixed with a positioning seat, the movable arm is axially fixed with a positioning seat two, the fixed arm is axially fixed with a driving member and the driving member can drive the positioning seat to rotate, and the movable arm is axially fixed with a driving member to drive the positioning seat to rotate. The driving part is fixed with two driving parts and two driving parts can drive two rotations of the positioning seat. The transverse beam is also fixed with three driving parts. The driving part thre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arm and the driving part three can drive the movable arm to move along the transverse beam. The folding arm jig has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臂吊夹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折臂吊夹具。
技术介绍
软包、方壳等模组自动化生产装配线上需要使工件在生产过程中翻转。现有的作业方式通常是人工操作。可以看出,人工操作只能对重量轻且尺寸小的工件进行操作,一旦工件尺寸偏大,就会导致操作难度提高。而且,上述人工操作其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结构紧凑的折臂吊夹具。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臂吊夹具,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伸出的固定臂和活动臂,所述固定臂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一,所述活动臂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二,上述固定臂上固连有驱动件一且驱动件一能带动定位座一转动,上述活动臂上固连有驱动件二且驱动件二能带动定位座二转动,所述横梁上还固连有驱动件三,驱动件三与活动臂连接且驱动件三能带动活动臂沿横梁平移。本夹具创造性的通过定位座一和定位座二对工件两端夹持。驱动件一与驱动件二同步转动,最终带动被夹持的工件顺畅翻转,从而满足加工工序的翻转要求。在驱动件三的作用下还能带动活动臂相对与固定臂平移,这样不仅能保证工件能被稳定夹持。而且,不同长度的工件均能得到稳定夹持,其适用性还比较高。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驱动件一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上连接有主动链轮,定位座一上固连有从动链轮,上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套在传动链。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驱动件一位于固定臂上端处,所述定位座一位于固定臂下端处。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驱动件二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上连接有主动链轮,定位座二上固连有从动链轮,上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套在传动链。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驱动件二位于活动臂上端处,所述定位座二位于活动臂下端处。驱动件一通过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能带动定位座一稳定转动。驱动件二通过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能带动定位座二稳定转动。由于驱动件一位于固定臂上端,这样能避免驱动件一占用空间。同理,驱动件二也是类似的结构,同样能减少驱动件二的占用空间。具体而言,由于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均集中在横梁处,因此,不会占用具体操作作业处的空间。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驱动件三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臂相固连。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横梁上具有导轨,上述活动臂上端连接在导轨上。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定位座一与定位座二正对。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横梁侧部具有防撞杆。在上述的折臂吊夹具中,所述防撞杆呈U形且防撞杆的U形两端处于横梁固连接,所述防撞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防撞杆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处,所述防撞杆外端至横梁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件一与外端与横梁之间的距离。通过防撞杆能对驱动件一、驱动件二和驱动件三进行保护,在受到外界碰撞时,首先是防撞杆与障碍物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折臂吊夹具由于不仅能将工件稳定的夹持在其上,而且还能带动工件稳定翻转,因此,其操作强度低且稳定性高。同时,固定臂和活动臂分别位于横梁两端且驱动件一、驱动件二和驱动件三均靠近于横梁,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折臂吊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折臂吊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梁;2、固定臂;3、定位座一;4、活动臂;5、定位座二;6、驱动件一;7、驱动件二;8、驱动件三;9、防撞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折臂吊夹具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梁1,所述横梁1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伸出的固定臂2和活动臂4,所述固定臂2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一3,所述活动臂4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二5,上述固定臂2上固连有驱动件一6且驱动件一6能带动定位座一3转动,上述活动臂4上固连有驱动件二7且驱动件二7能带动定位座二5转动,所述横梁1上还固连有驱动件三8,驱动件三8与活动臂4连接且驱动件三8能带动活动臂4沿横梁1平移。所述驱动件一6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上连接有主动链轮,定位座一上固连有从动链轮,上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套在传动链。所述驱动件一6位于固定臂2上端处,所述定位座一3位于固定臂2下端处。所述驱动件二7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上连接有主动链轮,定位座二上固连有从动链轮,上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套在传动链。所述驱动件二7位于活动臂4上端处,所述定位座二5位于活动臂4下端处。所述驱动件三8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臂4相固连。所述横梁1上具有导轨,上述活动臂4上端连接在导轨上。所述定位座一3与定位座二5正对。所述横梁1侧部具有防撞杆9。所述防撞杆9呈U形且防撞杆的U形两端处于横梁固连接,所述防撞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防撞杆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处,所述防撞杆外端至横梁之间的距离大于驱动件一与外端与横梁之间的距离。本夹具创造性的通过定位座一和定位座二对工件两端夹持。驱动件一与驱动件二同步转动,最终带动被夹持的工件顺畅翻转,从而满足加工工序的翻转要求。在驱动件三的作用下还能带动活动臂相对与固定臂平移,这样不仅能保证工件能被稳定夹持。而且,不同长度的工件均能得到稳定夹持,其适用性还比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臂吊夹具,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伸出的固定臂和活动臂,所述固定臂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一,所述活动臂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二,上述固定臂上固连有驱动件一且驱动件一能带动定位座一转动,上述活动臂上固连有驱动件二且驱动件二能带动定位座二转动,所述横梁上还固连有驱动件三,驱动件三与活动臂连接且驱动件三能带动活动臂沿横梁平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臂吊夹具,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伸出的固定臂和活动臂,所述固定臂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一,所述活动臂上轴向固连有定位座二,上述固定臂上固连有驱动件一且驱动件一能带动定位座一转动,上述活动臂上固连有驱动件二且驱动件二能带动定位座二转动,所述横梁上还固连有驱动件三,驱动件三与活动臂连接且驱动件三能带动活动臂沿横梁平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臂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一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上连接有主动链轮,定位座一上固连有从动链轮,上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套在传动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臂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一位于固定臂上端处,所述定位座一位于固定臂下端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臂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二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上连接有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梁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君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