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16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包括轮体装置、缓冲装置、摆动装置,轮体装置的侧面设置有缓冲装置和摆动装置,摆动装置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固定连接,缓冲装置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铰接,且缓冲装置倾斜设置,即缓冲装置将轮体装置向运动平面压紧,利用倾斜的缓冲结构,一方面能分散给缓冲结构施加的力,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竖直方向缓冲存在的极限情况概率,从侧面与车架固定的方式,使得能更大范围的上下运动,扩大缓冲范围,适用范围更广。

Suspension Drive Wheel of Heavy-duty Automatic Navigation Vehicle

The suspension driving wheel structure of the heavy-duty automatic navigation vehicle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wheel body device, a buffer device and a swing device. A buffer device and a swing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wheel body device. One end of the swing devic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rame, the oth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wheel body device, one end of the buffer devic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rame, and the other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wheel body device, and the buffer assembly is also provided. Inclination setting, that is, the cushion device compresses the wheel body device to the moving plane, and uses the inclined cushion structure, on the one hand, it can disperse the force exerted on the cushion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greatly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the limit situation of the vertical cushion. The way of fixing the side and the frame makes the wheel body move up and down in a larger range, enlarges the scope of cushion and widen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
本技术涉及驱动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自动导航车的大规模使用,工业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工业上相对于物流上轻载就完全能满足不同,是需要重载并且要求安全,所以对其各个系统及配套的零部件要求高了很多。导航车在使用过程中,驱动轮是较为重要的,决定了在空间中的移动能力,当前驱动轮多为舵轮,是集成化设计,采用回转支承、驱动电机、转向电机、减速器及单轮组成,承载能力小,适用于三轮系或四轮系的自动导航车。而且缓冲方式一般都是竖直方向的缓冲,存在上下极限,到达极限的时候依旧是会造成驱动轮悬空打滑或者受理过大造成自动导航车无法行驶或驱动轮损坏,影响自动导航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本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高了驱动轮的承载能力,同时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缓冲结构,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缓冲结构的缓冲能力,实现了驱动轮在不平整地上运动的时候始终与地面接触并且具有缓冲能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设置在自动导航车车架上,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包括轮体装置、缓冲装置、摆动装置,轮体装置的侧面设置有缓冲装置和摆动装置,摆动装置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固定连接,缓冲装置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铰接,且缓冲装置倾斜设置,即缓冲装置将轮体装置向运动平面压紧。最优的,所述摆动装置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向轮体装置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后弯折,接着延伸一段后与轮体装置固定连接。最优的,所述摆动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弯折臂,弯折臂的一端与车架铰接,弯折臂的另一端向轮体装置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后水平弯折,且弯折角为钝角,水平延伸一段后与轮体装置固定连接。最优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杆A、限位杆B、弹性缓冲件,限位杆A与所述车架铰接,限位杆B与所述轮体装置铰接,限位杆A和限位杆B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最优的,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导杆、弹簧、调节挡板,导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杆A,且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B固定连接,弹簧套装在导杆上,调节挡板套装在导杆上,且与导杆相对固定,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A接触,且另一端与调节挡板接触。最优的,所述导杆与限位杆B是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挡板通过导杆上的螺帽或者贯穿导杆的挡杆与导杆相对固定;所述弹性缓冲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导杆的自由端贯穿所述限位杆A后,向外延伸设定长度,且末端固定有限位板,以使导杆始终贯穿限位杆A;所述限位杆B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轮体装置一端的两个所述弯折臂铰接。最优的,所述轮体装置包括驱动轮、回转驱动,回转驱动与驱动轮固定连接,回转驱动用于使得驱动轮自转。最优的,所述回转驱动包括外圈、内圈、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驱动内圈相对外圈转动,所述缓冲装置和所述摆动装置均与回转驱动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与内圈固定连接。最优的,所述轮体装置还包括轮体支架、驱动装置、联动装置、减速器,固定在回转驱动外圈下部的轮体支架设置在所述驱动轮外周,减速器、驱动装置均设置在轮体支架上,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连接,且输入端通过联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一种自动导航车,是使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悬挂驱动轮结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公开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是,利用倾斜的缓冲结构,一方面能分散给缓冲结构施加的力,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竖直方向缓冲存在的极限情况概率,从侧面与车架固定的方式,使得能更大范围的上下运动,扩大缓冲范围,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附图1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的侧视图。附图2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架10、轮体装置20、驱动轮21、回转驱动22、轮体支架23、驱动装置24、联动装置25、减速器26、缓冲装置30、限位杆A31、限位杆B32、弹性缓冲件33、导杆330、弹簧331、调节挡板332、限位板333、摆动装置4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实施例1: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设置在自动导航车车架10上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包括轮体装置20、缓冲装置30、摆动装置40,轮体装置20的侧面设置有缓冲装置30和摆动装置40。摆动装置40的一端与车架10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20固定连接。缓冲装置30的一端与车架10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20铰接,缓冲装置30包括限位杆A31、限位杆B32、弹性缓冲件33,限位杆A31与所述车架10铰接,限位杆B32与所述轮体装置20铰接,限位杆A31和限位杆B3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33,缓冲装置30倾斜设置,即缓冲装置30将轮体装置20向运动平面压紧。这种轮体装置20的侧面与车架10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扩大缓冲范围,适应差度更大的地面。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自动导航车,使用上述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实施例2:参照附图2所示,一种设置在自动导航车车架10上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包括轮体装置20、缓冲装置30、摆动装置40,轮体装置20的侧面设置有缓冲装置30和摆动装置40。摆动装置40一端与车架10铰接,且另一端向轮体装置20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后弯折,接着延伸一段后与轮体装置20固定连接,缓冲装置30的一端与车架10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20固定连接。参照附图4所示,缓冲装置30的一端与车架10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20铰接,缓冲装置30包括限位杆A31、限位杆B32、弹性缓冲件33,限位杆A31与所述车架10铰接,限位杆B32与所述轮体装置20铰接,限位杆A31和限位杆B3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33,弹性缓冲件33包括导杆330、弹簧331、调节挡板332,导杆330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杆A31,且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B32固定连接,弹簧331套装在导杆330上,调节挡板332套装在导杆330上,且与导杆330相对固定,弹簧33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A31接触,且另一端与调节挡板332接触。缓冲装置30倾斜设置,即缓冲装置30将轮体装置20向运动平面压紧。设置的调节挡板332,可以根据需要或者特定情况调试安装,使得缓冲装置30的缓冲能力可调。另一方面为了方便调节,可以使用同一种弹簧331,从而使用板状的调节挡板332,使得所有弹簧331弹性一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选用不同的弹簧331,每个弹簧331有对应的调节挡板332,意味着调节挡板332可以是彼此独立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自动导航车,使用上述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实施例3:一种设置在自动导航车车架10上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包括轮体装置20、缓冲装置30、摆动装置40,轮体装置20的侧面设置有缓冲装置30和摆动装置40。摆动装置40包括两个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设置在自动导航车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装置、缓冲装置、摆动装置,轮体装置的侧面设置有缓冲装置和摆动装置,摆动装置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固定连接,缓冲装置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铰接,且缓冲装置倾斜设置,即缓冲装置将轮体装置向运动平面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设置在自动导航车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装置、缓冲装置、摆动装置,轮体装置的侧面设置有缓冲装置和摆动装置,摆动装置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固定连接,缓冲装置的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与轮体装置铰接,且缓冲装置倾斜设置,即缓冲装置将轮体装置向运动平面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一端与车架铰接,且另一端向轮体装置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后弯折,接着延伸一段后与轮体装置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弯折臂,弯折臂的一端与车架铰接,弯折臂的另一端向轮体装置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后水平弯折,且弯折角为钝角,水平延伸一段后与轮体装置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杆A、限位杆B、弹性缓冲件,限位杆A与所述车架铰接,限位杆B与所述轮体装置铰接,限位杆A和限位杆B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缓冲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载自动导航车悬挂驱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导杆、弹簧、调节挡板,导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杆A,且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B固定连接,弹簧套装在导杆上,调节挡板套装在导杆上,且与导杆相对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奇林刘轶王永恩马越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