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15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属于市政桥梁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桥面,所述桥面上端划分有偶数个车道,所述桥面上端开设有三个升降槽,三个所述升降槽均位于相邻车道之间,相邻所述升降槽的间距等于车道的宽度且三个升降槽互相平行,位于中间的所述升降槽位于桥面的中间,所述升降槽内均设置有引导车流方向的固定护栏,所述固定护栏沿升降槽上下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固定护栏的上升和下降,从而调节朝向不同的车道的数量,进而增加了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桥梁的车辆的数量,减少了桥梁上堵车的情况。

A Municipal Bridge with Raising and Lifting Guardrail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nicipal bridge which can be lifted by a guardrail,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unicipal bridge, and its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are as follows: including the bridge deck, the upper end of the bridge deck is divided into even lanes, the upper end of the bridge deck is provided with three lifting slots, the three lifting slots are all located between adjacent lanes, the spacing of the adjacent lifting slots is equal to the width of the lane and the three lifting slots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lifting trough located in the middl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ridge deck. The lifting trough is equipped with a fixed guardrail guiding the direction of traffic flow, and the fixed guardrail slides up and down along the lifting tr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and the number of vehicles passing through the bridge at the same time is increased by adjusting the number of lanes towards different lanes through the rise and fall of fixed guardrails, thus reducing the traffic jam on th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桥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
技术介绍
道路上的车道的数量是保持一定的,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期,会出现朝向一个方向的车道处于堵塞状态,而朝向另一个方向的车道上面没有几辆车在行驶,此时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同时在经过桥梁时,由于桥梁的宽度问题,桥梁上的车道的数量会出现减少,此时会进一步加剧堵车的情况。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减轻在高峰时期桥梁上的车辆的堵塞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包括桥面,所述桥面上端划分有偶数个车道,所述桥面上端开设有三个升降槽,三个所述升降槽均位于相邻车道之间,相邻所述升降槽的间距等于车道的宽度且三个升降槽互相平行,位于中间的所述升降槽位于桥面的中间,所述升降槽内均设置有引导车流方向的固定护栏,所述固定护栏沿升降槽上下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时的状态时,位于中间的升降槽内的固定护栏上升,位于两侧的升降槽内的护栏收缩于升降槽内,此时固定护栏两侧的车道的数量相同,车辆可正常行驶,在高峰时期,朝向一个方向行驶的车辆较多时,使中间的固定护栏朝向升降槽内移动,使较少车辆行驶的车道内的固定护栏上升,此时车辆行驶数量较多的车道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车辆在同一时间通过桥梁的数量,从而减少了桥梁的堵车情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槽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将桥面上端贯穿,位于中间的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升降槽,位于两侧的所述升降槽连接的导向槽远离升降槽的一端朝向位于中间的导向槽远离升降槽的端面靠近,所述导向槽内均设置有导向护栏,所述导向护栏与固定护栏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车道变更之后,利用导向护栏对车辆的行驶方向进行导向,使车辆不会行驶到逆向车道上而发生危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槽内均设置有驱动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升降槽内的转轴、同轴固定于转轴的若干主动锥齿轮、转动连接于升降槽内的若干丝杠、同轴固定于丝杠下端的若干从动锥齿轮、与固定护栏连接的驱动块和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升降槽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固定,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护栏下端开设有若干驱动槽,若干所述驱动块分别设置于驱动槽内且靠近驱动槽的下端开口,所述丝杠穿过驱动槽且其与驱动槽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主动锥齿轮同时转动,从而利用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带动丝杠转动,利用与丝杠螺纹连接的驱动块带动主动护栏上升和下降,由于固定护栏与导向护栏固定,此时也可带动导向护栏移动,在带动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移动时不再需要人工移动,从而使车道的变更过程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桥面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指示牌,所述指示牌为可变车道指示牌,所述指示牌上端设置有红绿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车道的变换时,将红灯亮起使车辆停止前进,在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向上抬升时两者上方不会出现汽车,从而不会对车辆的行驶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槽和导向槽内均设置有限制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位置的若干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包括限制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位置的限制块和驱动限制块移动的限制气缸,所述升降槽和导向槽内的一侧面均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升降槽和导向槽内的一侧面均开设有若干限制槽,所述限制气缸的缸体置于安装槽内,所述限制气缸的缸体与限制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制块置于安装槽内滑动,所述限制块远离限制气缸的一端可插置于限制槽内,且此时所述限制块上端可与固定护栏下端或者导向护栏下端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护栏和导向护栏向上抬升之后,限制气缸驱动限制块插入限制槽内,利用限制块限制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的位置,从而减少了丝杠受到的压力,减少丝杠的螺纹的磨损,增加丝杠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桥面上端设置有控制指示牌显示并且控制限制气缸和电机启停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和微电脑时控开关,所述电机、红绿灯、限制气缸、指示牌和微电脑时控开关分别与控制器耦接,所述微电脑时控开关内设置有高峰期发生时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控制器控制车道的变更,不再需要人工对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车道变更的过程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桥面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检测车辆的视频车辆检测器,所述视频车辆检测器耦接于控制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视频车辆检测器检测桥面上是否行驶有车辆,当没有检测到车辆时,反馈信号至控制器使控制器可控制固定护栏进行变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导向槽和升降槽侧壁均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将桥面上端贯穿,所述支撑板可置于支撑槽内,且当所述支撑板下端与支撑槽底面抵接时,所述支撑板上端与桥面上端处于同一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置于升降槽内后,利用支撑板对车辆施加的重力进行支撑,减少了丝杠受到的压力,减少了丝杠的磨损,增加了丝杠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槽内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同时将升降槽和导向槽的内腔封闭的防水板和与丝杠同轴设置的若干防水筒,所述驱动机构位于防水板下端,所述防水筒固定于防水板上端且其可置于驱动槽内上下滑动,所述丝杠穿过防水板置于防水筒内滑动,所述驱动块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上端与驱动槽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可置于连接筒内上下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机构使雨水不会与驱动接触,从而使驱动机构不会受到雨水的影响而产生损坏,增加了驱动机构使用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护栏和导向护栏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反光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放光条对车辆的灯光进行反射,从而对车辆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减少车辆与固定护栏或者导向护栏发生碰撞的情况。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固定护栏的上升和下降,从而调节朝向不同的车道的数量,进而增加了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桥梁的车辆的数量,减少了桥梁上堵车的情况;2、在变更车道数量之后利用导向护栏对车辆的行驶方向进行导向,使车辆不会行驶至逆向车道而产生危险;3、利用控制机构控制变更车道的过程,不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从而使变更车道的过程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升降槽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图5为图2的C部放大图;图6为图1的D部放大图。附图说明:1、桥面;11、车道;12、升降槽;121、安装槽;122、限制槽;123、支撑槽;13、固定护栏;131、驱动槽;132、支撑板;133、反光条;14、导向槽;15、导向护栏;2、驱动机构;21、转轴;22、主动锥齿轮;23、丝杠;24、从动锥齿轮;25、驱动块;251、连接筒;26、电机;3、指示牌;31、红绿灯;4、限制机构;41、限制块;42、限制气缸;5、控制机构;51、控制器;52、微电脑时控开关;53、视频车辆检测器;6、防水机构;61、防水板;62、防水筒。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包括桥面(1),所述桥面(1)上端划分有偶数个车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1)上端开设有三个升降槽(12),三个所述升降槽(12)均位于相邻车道(11)之间,相邻所述升降槽(12)的间距等于车道(11)的宽度且三个升降槽(12)互相平行,位于中间的所述升降槽(12)位于桥面(1)的中间,所述升降槽(12)内均设置有引导车流方向的固定护栏(13),所述固定护栏(13)沿升降槽(12)上下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包括桥面(1),所述桥面(1)上端划分有偶数个车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1)上端开设有三个升降槽(12),三个所述升降槽(12)均位于相邻车道(11)之间,相邻所述升降槽(12)的间距等于车道(11)的宽度且三个升降槽(12)互相平行,位于中间的所述升降槽(12)位于桥面(1)的中间,所述升降槽(12)内均设置有引导车流方向的固定护栏(13),所述固定护栏(13)沿升降槽(12)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12)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将桥面(1)上端贯穿,位于中间的所述导向槽(1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升降槽(12),位于两侧的所述升降槽(12)连接的导向槽(14)远离升降槽(12)的一端朝向位于中间的导向槽(14)远离升降槽(12)的端面靠近,所述导向槽(14)内均设置有导向护栏(15),所述导向护栏(15)与固定护栏(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12)内均设置有驱动固定护栏(13)和导向护栏(15)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于升降槽(12)内的转轴(21)、同轴固定于转轴(21)的若干主动锥齿轮(22)、转动连接于升降槽(12)内的若干丝杠(23)、同轴固定于丝杠(23)下端的若干从动锥齿轮(24)、与固定护栏(13)连接的驱动块(25)和驱动转轴(21)转动的驱动电机(26),所述电机(26)固定于升降槽(12)内,所述电机(26)的输出轴与转轴(21)同轴固定,所述主动锥齿轮(22)和从动锥齿轮(24)啮合,所述固定护栏(13)下端开设有若干驱动槽(131),若干所述驱动块(25)分别设置于驱动槽(131)内且靠近驱动槽(131)的下端开口,所述丝杠(23)穿过驱动槽(131)且其与驱动槽(131)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1)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指示牌(3),所述指示牌(3)为可变车道指示牌,所述指示牌(3)上端设置有红绿灯(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槽(12)和导向槽(14)内均设置有限制固定护栏(13)和导向护栏(15)位置的若干限制机构(4),所述限制机构(4)包括限制固定护栏(13)和导向护栏(15)位置的限制块(41)和驱动限制块(41)移动的限制气缸(42),所述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贻浙范正辉郑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国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