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管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47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00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铝管倒角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上下料装置以及对称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倒角机构;上下料装置包括入料口、下料口、安装板、定位板和尼龙压块,入料口和定位板均与安装板连接且定位板的底部固连有尼龙压块,下料口与机架连接;一个上下料装置内的安装板与一个倒角机构的侧面连接,另一个上下料装置内的安装板与另一个倒角机构的侧面连接,两个上下料装置对称分布在两个倒角机构之间;本专利申请操作简单,可实现铝管两端同时快速倒角,与现有人工倒角作业方式相比,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显著;适用于多种直径和多种长度的铝管倒角;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A chamfering device for aluminium tubes

This pat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aluminium tube chamfer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rack,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rranged on the rack, two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rack and two chamfering mechanism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rack. The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includes a feed inlet, a feed outlet, an installation plate, a positioning plate and a nylon pressure block. The feed outlet and a positioning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sitioning plate is connected. The part is fixed with nylon pressing block, and the lowe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n one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of one chamfering mechanism, and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n another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of another chamfering mechanism, and the two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s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two chamfering mechanisms; the patent application is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aluminium tube can be chamfered simultaneously and rapidl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anual chamfering operation, the automation level is higher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t is suitable for chamfering of aluminium tubes of various diameters and lengths, and is conducive to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管倒角装置
本专利申请属于机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管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由于铝管的结构限制,对于铝管等物料的端部进行倒角加工时,首先,需要将每一个标准件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上料操作,将标准件放置在送料的轨道中,但是每次加工的时候只能针对铝管的一端进行加工,一端加工完成后还需通过人工掉头放置进而加工铝管的另一端,该种人工作业方式,自动化程度低,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管倒角装置,本铝管倒角装置操作简单,工人只需将大量铝管放进入料口,即可实现铝管两端同时快速倒角,与现有的人工作业方式相比,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显著,同时适用于多种直径和多种长度的铝管倒角,有利于大批量生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管倒角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上下料装置以及对称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倒角机构;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入料口、下料口、安装板、定位板和尼龙压块,所述入料口和定位板均与安装板连接且定位板的底部固连有尼龙压块,所述下料口与机架连接,所述定位板和尼龙压块位于入料口和下料口之间;一个上下料装置内的安装板与一个倒角机构的侧面连接,另一个上下料装置内的安装板与另一个倒角机构的侧面连接,两个上下料装置对称分布在两个倒角机构之间,所述倒角机构用于对铝管端部进行倒角;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长轴、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传送带,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机架上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长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长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和长轴均位于两个倒角机构一侧,所述长轴上连接有两个第一主动轮且两个第一主动轮用于随着长轴的旋转而旋转,两个上下料装置的安装板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一个第一主动轮通过传送带与一个第一从动轮连接且该传送带位于一个上下料装置内的尼龙压块正下方,另一个第一主动轮通过传送带与另一个第一从动轮连接且该传送带位于另一个上下料装置内的尼龙压块正下方。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入料口包括入料底板和入料侧面挡板,所述入料底板和入料侧面挡板垂直连接为一体机构,所述入料口的入料侧面挡板通过螺钉与安装板的左上角倾斜固定连接,所述入料口的入料底板与传送带呈钝角设置且位于传送带的左上方,所述入料口位于第一主动轮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和长轴均位于两个倒角机构的左侧。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料口包括下料底板和下料侧面挡板,所述下料底板和下料侧面挡板垂直连接为一体机构,所述下料口的下料底板与传送带呈钝角设置且位于传送带的右下方,所述下料底板通过支架与机架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轮轴,所述上下料装置内的安装板右下角设有条形槽口,所述第一从动轮中部的轮轴与条形槽口固定连接,所述下料口的下料底板的顶端设有用于卡在第一从动轮外边缘的L型缺口。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中上部连接有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通过弹簧螺丝与定位板连接,所述弹簧螺丝用于调节定位板的高度。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倒角框架、异步电机、连接在异步电机输出端的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钢丝辊,所述异步电机安装在所述倒角框架上,所述倒角框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和支撑座,所述钢丝辊位于第一轴承座和支撑座之间且钢丝辊的中心孔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过第一轴承座且与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上下料装置的安装板与倒角框架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与钢丝辊同长度和高度的长方形槽,所述钢丝辊的一侧面从安装板的长方形槽中突出,所述钢丝辊用于在异步电机的驱动下对上下料装置内的传送带上的铝管端部进行倒角。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长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座与机架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导轨、滑块、丝杆、螺母和手轮,一个所述倒角机构的底部固连在所述机架的后端,另一个所述倒角机构的左侧底部和右侧底部均通过滑块和导轨与所述机架水平滑动连接且该倒角机构的底部连接有螺母,所述丝杆的前端穿过所述机架的前端并连接有手轮,所述丝杆的后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位于两个导轨之间且两个导轨、丝杆和长轴平行设置,所述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一个所述倒角机构用于通过丝杆的旋转在导轨上滑动从而实现与另一个倒角机构之间的间距改变;所述第一主动轮与长轴水平滑动连接且能随着长轴的旋转而旋转。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采用限位扳手,所述倒角机构的底部通过底板分别与滑块和螺母连接,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固连在机架的左边框上表面和右边框上表面,所述机架的左边框内侧面和右边框内侧面均设有与导轨平行的条形块且条形块位于底板下方,所述底板前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限位扳手,所述底板前端左侧的限位扳手能在机架的左边框内侧面的条形块上滑动且该限位扳手用于将倒角机构锁紧于该条形块上,所述底板前端右侧的限位扳手能在机架的右边框内侧面的条形块上滑动且该限位扳手用于将倒角机构锁紧于该条形块上。作为本专利申请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扳手包括扳手、垫圈、内螺纹杆和方形块,所述扳手与垫圈固连且垫圈的中部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方形块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方形块的一侧面开设有大于条形块截面积且与条形块截面形状匹配的凹槽,所述内螺纹杆的顶部依次穿过垫圈中部的螺纹通孔和扳手的中心通孔且内螺纹杆与垫圈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杆的底部与方形块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扳手的内螺纹杆穿过所述底板的预留孔且扳手和垫圈位于底板上方以及方形块位于底板下方,所述条形块穿插在限位扳手的方形块的凹槽内且限位扳手能通过方形块的凹槽在条形块上滑动,所述限位扳手用于通过扳手的旋转使方形块的凹槽与条形块紧密接触从而将底板上的倒角机构锁紧于条形块上。本专利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申请提出的一种铝管倒角装置通过工人将大量铝管放进入料口,实现铝管两端自动、快速倒角,改善了现有的人工倒角作业方式面临的低效率、低质量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显著,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通过调节弹簧螺丝调节定位板底部的尼龙压块与传送带间距,实现多种直径铝管的倒角,通过丝杆调节两个倒角机构之间的距离,实现多种长度铝管的倒角,大大提高了铝管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施例的后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上下料装置和倒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上下料装置和倒角机构的后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入料口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下料口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至图10对本专利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铝管倒角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动机构2、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个上下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管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动机构(2)、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个上下料装置(3)以及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个倒角机构(4);所述上下料装置(3)包括入料口(301)、下料口(302)、安装板(303)、定位板(304)和尼龙压块(305),所述入料口(301)和定位板(304)均与安装板(303)连接且定位板(304)的底部固连有尼龙压块(305),所述下料口(302)与机架(1)连接,所述定位板(304)和尼龙压块(305)位于入料口(301)和下料口(302)之间;一个上下料装置(3)内的安装板(303)与一个倒角机构(4)的侧面连接,另一个上下料装置(3)内的安装板(303)与另一个倒角机构(4)的侧面连接,两个上下料装置(3)对称分布在两个倒角机构(4)之间,所述倒角机构(4)用于对铝管端部进行倒角;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长轴(202)、第一主动轮(203)、第一从动轮(204)以及传送带(205),所述伺服电机(201)设置在机架(1)上且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与长轴(202)的一端连接,所述长轴(2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伺服电机(201)和长轴(202)均位于两个倒角机构(4)一侧,所述长轴(202)上连接有两个第一主动轮(203)且两个第一主动轮(203)用于随着长轴(202)的旋转而旋转,两个上下料装置(3)的安装板(303)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204),一个第一主动轮(203)通过传送带(205)与一个第一从动轮(204)连接且该传送带(205)位于一个上下料装置(3)内的尼龙压块(305)正下方,另一个第一主动轮(203)通过传送带(205)与另一个第一从动轮(204)连接且该传送带(205)位于另一个上下料装置(3)内的尼龙压块(305)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管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动机构(2)、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个上下料装置(3)以及对称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个倒角机构(4);所述上下料装置(3)包括入料口(301)、下料口(302)、安装板(303)、定位板(304)和尼龙压块(305),所述入料口(301)和定位板(304)均与安装板(303)连接且定位板(304)的底部固连有尼龙压块(305),所述下料口(302)与机架(1)连接,所述定位板(304)和尼龙压块(305)位于入料口(301)和下料口(302)之间;一个上下料装置(3)内的安装板(303)与一个倒角机构(4)的侧面连接,另一个上下料装置(3)内的安装板(303)与另一个倒角机构(4)的侧面连接,两个上下料装置(3)对称分布在两个倒角机构(4)之间,所述倒角机构(4)用于对铝管端部进行倒角;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长轴(202)、第一主动轮(203)、第一从动轮(204)以及传送带(205),所述伺服电机(201)设置在机架(1)上且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与长轴(202)的一端连接,所述长轴(2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伺服电机(201)和长轴(202)均位于两个倒角机构(4)一侧,所述长轴(202)上连接有两个第一主动轮(203)且两个第一主动轮(203)用于随着长轴(202)的旋转而旋转,两个上下料装置(3)的安装板(303)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204),一个第一主动轮(203)通过传送带(205)与一个第一从动轮(204)连接且该传送带(205)位于一个上下料装置(3)内的尼龙压块(305)正下方,另一个第一主动轮(203)通过传送带(205)与另一个第一从动轮(204)连接且该传送带(205)位于另一个上下料装置(3)内的尼龙压块(305)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301)包括入料底板(3011)和入料侧面挡板(3012),所述入料底板(3011)和入料侧面挡板(3012)垂直连接为一体机构,所述入料口(301)的入料侧面挡板(3012)通过螺钉与安装板(303)的左上角倾斜固定连接,所述入料口(301)的入料底板(3011)与传送带(205)呈钝角设置且位于传送带(205)的左上方,所述入料口(301)位于第一主动轮(203)上方,所述伺服电机(201)和长轴(202)均位于两个倒角机构(4)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管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302)包括下料底板(3021)和下料侧面挡板(3022),所述下料底板(3021)和下料侧面挡板(3022)垂直连接为一体机构,所述下料口(302)的下料底板(3021)与传送带(205)呈钝角设置且位于传送带(205)的右下方,所述下料底板(3021)通过支架(308)与机架(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管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20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轮轴(2041),所述上下料装置(3)内的安装板(303)右下角设有条形槽口(3031),所述第一从动轮(204)中部的轮轴(2041)与条形槽口(3031)固定连接,所述下料口(302)的下料底板(3021)的顶端设有用于卡在第一从动轮(204)外边缘的L型缺口(30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03)的中上部连接有L型连接板(306),所述L型连接板(306)通过弹簧螺丝(307)与定位板(304)连接,所述弹簧螺丝(307)用于调节定位板(304)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机构(4)包括倒角框架(401)、异步电机(402)、连接在异步电机(402)输出端的第二主动轮(403)、第二从动轮(404)和钢丝辊(405),所述异步电机(402)安装在所述倒角框架(401)上,所述倒角框架(40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406)和支撑座(407),所述钢丝辊(405)位于第一轴承座(406)和支撑座(4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淼杨家富布升强张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