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75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3:20
本新型涉一种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包括承载腔、导流管、散热翅板及氢燃料电池组,承载腔至少一个并为密闭腔体结构,承载腔内通过隔板将承载腔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定位腔体,每个定位腔体内均设一个氢燃料电池组,散热翅板环绕承载腔轴线均布在承载腔外表面,导流管包覆在承载腔外表面,且导流管内表面通过散热翅板与承载腔相互连接,导流管前端面管径为后端面管径的1.5—5倍。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类型车辆的不同位置安装作业的需要,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环境适应性,另一方面可在有效满足对氢燃料电池进行降温作业的同时,降低降温作业的运行能耗,简化降温系统结构。

A Passive Air-cooled Hydrogen Fuel Cell Structure for a New Energy Vehicle

The new passive air-cooled hydrogen fuel cell structure for a new energy vehicle includes a bearing chamber, a diversion tube, a heat dissipation fin plate and a hydrogen fuel cell group. The bearing chamber has at least one and a sealed chamber structure. The bearing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at least two positioning chambers through a baffle. Each positioning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hydrogen fuel cell group,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fin plate surrounds the carrying chamber. The axes are all distribu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chamber, and the guide tube is cover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chamber.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guid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chamber through the heat dissipation fin plate. The diameter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guide tube is 1.5-5 times that of the back end tube. On the one hand, the new model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 needs of installation operation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vehicles, and has good versatility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 cooling operation of hydrogen fuel cells,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cooling operation and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氢燃料电池在车辆、船舶等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氢燃料电池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高温则会导致氢燃料电池结构损毁,严重时甚至导致氢燃料电池发生爆炸,从而严重影响了氢燃料电池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当前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制冷介质循环冷却系统或通过半导体制冷系统构成的降温系统为氢燃料电池进行降温,虽然那可以满足降温作业的需要,但降温结构相对复杂,需要占用极大的车内空间,同时在降温作业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车辆运行电力,从而严重影响了车辆运行性能,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氢燃料电池降温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护能力和抗冲击防护能力的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极大的提高降温的可靠性、便捷性,并有助于提高车辆空间利用率和避免氢燃料电池降温时对车辆动力造成的损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包括承载腔、导流管、散热翅板及氢燃料电池组,承载腔至少一个并为密闭腔体结构,承载腔内设至少一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承载腔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定位腔体,每个定位腔体内均设一个氢燃料电池组,散热翅板若干,环绕承载腔轴线均布在承载腔外表面,且各散热翅板均与其所在的承载腔表面垂直分布并与承载腔轴线相互平行,导流管包覆在承载腔外表面并与承载腔同轴分布,且导流管内表面通过散热翅板与承载腔相互连接,导流管内表面与承载腔外表面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且散热翅板与导流管内表面和承载腔外表面间构成若干与导流管轴线平行分布的散热槽,导流管前端面管径为后端面管径的1.5—5倍,且承载腔与导流管前端面间间距为导流管长度的1/3—2/3,承载腔与导流管前端面间间距为0至导流管长度的1/3。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承载腔均沿导流管轴线均布,且相邻两个承载腔的散热槽间同轴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翅板中,相邻两个散热翅板间间距为1—20毫米,且散热翅板总面积为承载腔外表面总面积的2—10倍。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横断面为矩形、圆形及正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中,位于承载腔前端的导流管内表面均布若干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与导流管内表面铰接,并与导流管轴线呈0°—60°夹角。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散热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护能力和抗冲击防护能力,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类型车辆的不同位置安装作业的需要,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环境适应性,另一方面可在有效满足对氢燃料电池进行降温作业的同时,降低降温作业的运行能耗,简化降温系统结构,从而极大的提高降温的可靠性、便捷性,并有助于提高车辆空间利用率和避免氢燃料电池降温时对车辆动力造成的损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流管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包括承载腔1、导流管2、散热翅板3及氢燃料电池组4,承载腔1至少一个并为密闭腔体结构,承载腔1内设至少一条隔板5,并通过隔板5将承载腔1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定位腔体6,每个定位腔体6内均设一个氢燃料电池组4,散热翅板3若干,环绕承载腔1轴线均布在承载腔1外表面,且各散热翅板3均与其所在的承载腔1表面垂直分布并与承载腔1轴线相互平行,导流管2包覆在承载腔1外表面并与承载腔1同轴分布,且导流管1内表面通过散热翅板3与承载腔1相互连接,导流管2内表面与承载腔1外表面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且散热翅板3与导流管2内表面和承载腔1外表面间构成若干与导流管2轴线平行分布的散热槽7,导流管2前端面管径为后端面管径的1.5—5倍,且承载腔1与导流管2前端面间间距为导流管2长度的1/3—2/3,承载腔1与导流管2前端面间间距为0至导流管长度的1/3。其中,所述的承载腔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承载腔1均沿导流管2轴线均布,且相邻两个承载腔2的散热槽7间同轴分布,且所述的散热翅板3中,相邻两个散热翅板3间间距为1—20毫米,且散热翅板3总面积为承载腔1外表面总面积的2—10倍。与此同时,所述的导流管2横断面为矩形、圆形及正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此外,所述的导流管2中,位于承载腔1前端的导流管2内表面均布若干导流板8,所述的导流板8与导流管2内表面铰接,并与导流管2轴线呈0°—60°夹角。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需要对选择满足车辆运行的承载腔数量,然后将承载腔与氢燃料电池组进行组装,并使氢燃料电池组与车辆供电电路电气连接,最后将各承载腔安装到导流管内并通过导流管与车辆车身相互连接,导流管与车身连接时,并确保导流管前端面位于车身外表面并与车辆运行方向保持一致。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随车辆运动,流经车辆表面的高速气流通过进入到导流管内,并通过导流管内的导流板进行导向、整流后快速通过承载腔、散热翅板与导流管构成的散热槽,在通过散热槽时,分别与承载腔及散热翅板间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将承载腔内氢燃料电池组运行产生的热量随气流通过导流管末端排出,达到降温的目的。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散热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护能力和抗冲击防护能力,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类型车辆的不同位置安装作业的需要,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环境适应性,另一方面可在有效满足对氢燃料电池进行降温作业的同时,降低降温作业的运行能耗,简化降温系统结构,从而极大的提高降温的可靠性、便捷性,并有助于提高车辆空间利用率和避免氢燃料电池降温时对车辆动力造成的损耗。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包括承载腔、导流管、散热翅板及氢燃料电池组,所述承载腔至少一个并为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承载腔内设至少一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承载腔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定位腔体,每个定位腔体内均设一个氢燃料电池组,所述的散热翅板若干,环绕承载腔轴线均布在承载腔外表面,且各散热翅板均与其所在的承载腔表面垂直分布并与承载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的导流管包覆在承载腔外表面并与承载腔同轴分布,且所述的导流管内表面通过散热翅板与承载腔相互连接,所述的导流管内表面与承载腔外表面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且所述的散热翅板与导流管内表面和承载腔外表面间构成若干与导流管轴线平行分布的散热槽,所述的导流管前端面管径为后端面管径的1.5—5倍,且所述的承载腔与导流管前端面间间距为导流管长度的1/3—2/3,承载腔与导流管前端面间间距为0至导流管长度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能源车辆用被动空冷型氢燃料电池结构包括承载腔、导流管、散热翅板及氢燃料电池组,所述承载腔至少一个并为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承载腔内设至少一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承载腔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定位腔体,每个定位腔体内均设一个氢燃料电池组,所述的散热翅板若干,环绕承载腔轴线均布在承载腔外表面,且各散热翅板均与其所在的承载腔表面垂直分布并与承载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的导流管包覆在承载腔外表面并与承载腔同轴分布,且所述的导流管内表面通过散热翅板与承载腔相互连接,所述的导流管内表面与承载腔外表面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且所述的散热翅板与导流管内表面和承载腔外表面间构成若干与导流管轴线平行分布的散热槽,所述的导流管前端面管径为后端面管径的1.5—5倍,且所述的承载腔与导流管前端面间间距为导流管长度的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忠慧张丰
申请(专利权)人:芬华氢能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