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69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和中央芯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模塑壳体,且模塑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中央芯体的外围均匀包覆有环氧树脂,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中心处贯穿连接有负极端子,且负极端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正极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通过聚丙烯薄膜的作用,可以提高极板的耐热性,即使在高温情况下,膜的导电性能依然优良,避免了电容器随着其工作时间的加长,其内部温升较快,导致电容器的稳定性急剧下降,防止造成电容器失效,给电气整机或电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电容器的整体性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New Metal Capaci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metal capacitor,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and a central core body.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fixed with a molded shell, and one side of the molded shell is fixed with a first mounting plate. The outer periphery of the central core body is uniformly covered with epoxy resin, and the inner center of the second moun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negative extremity and a negative extremity. A positive extremity is fixed on one side; the new metal capaci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heat resistance of the plate through the action of polypropylene film, and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film is still excellent even at high temperature, avoiding that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capacitor ri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its working time, resulting in a sharp declin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capacitor and preventing it from being caused. Failure of capacitors brings serious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to electrical machines or power grids, improv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capacitors, and brings better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金属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现代生活中随着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一些无源器件,如电容等也逐渐被纳入到集成电路中,电容在集成电路以金属-绝缘体-金属(Metal-Insulation-Metal,MIM)电容器结构出现。该MIM电容器结构通常包括层叠的底部电极、介电材料和顶部电极,同时;现有的电容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耐温的性能方面,普遍的电容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蓄电和放电的过程,在极板上会产生很高的温度,且一般的厂家没有做好温度控制的措施,这样看造成了金属电容器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容纳电荷和放电性能方面,没有做好瞬时大量放电,这样电容器的工作效率就很低,在降低了它整体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和中央芯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模塑壳体,且模塑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且模塑壳体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中央芯体的外围均匀包覆有环氧树脂,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围安装有固定胶套,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中心处贯穿连接有负极端子,且负极端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的通过螺钉连接有极板,所述模塑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铝箔片,所述中央芯体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绝缘电介质,且绝缘电介质的外围安装有二氧化锰薄板,所述二氧化锰薄板的下端设置有石墨薄板,且石墨薄板的下端安装有泡沫板,所述极板的外侧设置有聚丙烯薄膜。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边缘处设置螺纹孔,且第一安装板的厚度小于第二安装板的厚度,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集成电路板。优选的,所述极板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且极板的内壁开设有S型槽体。优选的,所述极板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三组铜质锁扣,且极板通过锁扣与中央芯体连接呈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绝缘电介质的外围设置成一种箱体结构,且箱体的上下两层是有二氧化锰薄板、石墨薄板和泡沫板组合的板体,箱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蜂窝状孔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金属电容器,在相关人员使用该电容器时,一方面,通过将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连接在电源的正负极后,在进行充电过程中,由于正极端子与相应的极板相连,接通电源后,极板上便有电压,同时与正极端子相连的极板和负极端子相连的极板之间会产生电势差,并释放电子,电子在绝缘电介质中移动,绝缘电介质在高压的作用下被导通,进行储能反应,通过在绝缘电介质设置的二氧化锰薄板和石墨薄板来组装底部的电极材料,其成本低,且使用消耗低,同时二氧化锰薄板和石墨薄板的自身导电性能低下,可进行高效的储能,便于之后放电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在极板的外侧设置有聚丙烯薄膜,可以提高极板的耐热性,同时聚丙烯薄膜的升温稳定,即使在高温情况下,膜的导电性能依然优良,避免了电容器随着其工作时间的加长,其内部温升较快,导致电容器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甚至造成电容器失效,给电气整机或电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样在解决传统问题上扩展了原有的功能,实用性较高,且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的中央芯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模塑壳体;3、第一安装板;4、中央芯体;5、固定胶套;6、极板;7、正极端子;8、负极端子;9、第二安装板;10、环氧树脂;11、铝箔片;12、绝缘电介质;13、二氧化锰薄板;14、石墨薄板;15、泡沫板;16、聚丙烯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1和中央芯体4,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模塑壳体2,且模塑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且模塑壳体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9,中央芯体4的外围均匀包覆有环氧树脂10,第二安装板9的外围安装有固定胶套5,第二安装板9的内部中心处贯穿连接有负极端子8,且负极端子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正极端子7,正极端子7的通过螺钉连接有极板6,模塑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铝箔片11,中央芯体4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绝缘电介质12,且绝缘电介质12的外围安装有二氧化锰薄板13,二氧化锰薄板13的下端设置有石墨薄板14,且石墨薄板14的下端安装有泡沫板15,所述极板6的外侧设置有聚丙烯薄膜16。第一安装板3的边缘处设置螺纹孔,且第一安装板3的厚度小于第二安装板9的厚度,第二安装板9的内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集成电路板,通过集成电路板将各类电性部件连接为一体结构,提高了装置运作的协调整体性。极板6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且极板6的内壁开设有S型槽体,设置有S型槽体,扩大了极板6中与绝缘电介质12接触部分的整体面积,方便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工作效率。极板6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三组铜质锁扣,且极板6通过锁扣与中央芯体4连接呈一体结构,一体结构提高了部件间连接的稳定性。绝缘电介质12的外围设置成一种箱体结构,且箱体的上下两层是有二氧化锰薄板13、石墨薄板14和泡沫板15组合的板体,箱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蜂窝状孔道,通过开设的孔道,可以让箱体内的绝缘电介质12在通电高压情况下稳定的与极板6进行反应,避免了极板6反应过热等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在使用时,在相关人员使用该装置时,首先,通过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9将电容器的整体安装固定好,模塑壳体2给整个电容器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将电容器的正极端子7和负极端子8连接在电源的正负极后,在进行充电过程中,由于正极端子7与相应的极板6相连,接通电源后,极板6上便有电压,同时与正极端子7相连的极板6和负极端子8相连的极板6之间会产生电势差,并释放电子,电子在绝缘电介质12中移动,绝缘电介质12在高压的作用下被导通,进行储能反应,通过在绝缘电介质12设置的二氧化锰薄板13和石墨薄板14来组装底部的电极材料,其成本低,且使用消耗低,同时二氧化锰薄板13和石墨薄板14的自身导电性能低下,可进行高效的储能,便于之后放电使用,通过在极板6的外侧设置有聚丙烯薄膜16,可以提高极板6的耐热性,同时聚丙烯薄膜16的升温稳定,即使在高温情况下,膜的导电性能依然优良,其中泡沫板15可以在电容器使用过程中防止受到外界环境震动或撞击的干扰,装置整体在解决传统问题上扩展了原有的功能,实用性较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1)和中央芯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模塑壳体(2),且模塑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且模塑壳体(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9),所述中央芯体(4)的外围均匀包覆有环氧树脂(10),所述第二安装板(9)的外围安装有固定胶套(5),所述第二安装板(9)的内部中心处贯穿连接有负极端子(8),且负极端子(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正极端子(7),所述正极端子(7)的通过螺钉连接有极板(6),所述模塑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铝箔片(11),所述中央芯体(4)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绝缘电介质(12),且绝缘电介质(12)的外围安装有二氧化锰薄板(13),所述二氧化锰薄板(13)的下端设置有石墨薄板(14),且石墨薄板(14)的下端安装有泡沫板(15),所述极板(6)的外侧设置有聚丙烯薄膜(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金属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1)和中央芯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模塑壳体(2),且模塑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且模塑壳体(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9),所述中央芯体(4)的外围均匀包覆有环氧树脂(10),所述第二安装板(9)的外围安装有固定胶套(5),所述第二安装板(9)的内部中心处贯穿连接有负极端子(8),且负极端子(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正极端子(7),所述正极端子(7)的通过螺钉连接有极板(6),所述模塑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铝箔片(11),所述中央芯体(4)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绝缘电介质(12),且绝缘电介质(12)的外围安装有二氧化锰薄板(13),所述二氧化锰薄板(13)的下端设置有石墨薄板(14),且石墨薄板(14)的下端安装有泡沫板(15),所述极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涛钱万宏周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麒麟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