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检测装置和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732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和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涉及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正极接线头、负极接线头、正极试验接线、负极试验接线、绝缘套、绝缘盒、正极试验接口以及负极试验接口;正极接线头与正极试验接线连接;负极接线头与负极试验接线连接;绝缘套设置于正极试验接线和负极试验接线的外部;正极试验接口与正极试验接线连接;负极试验接口与负极试验接线连接;正极试验接口和负极试验接口设置在绝缘盒的外壳上;放电检测装置设置于蓄电池上,正极试验接口与放电仪的试验正接头连接,放电仪的试验负接头与负极试验接口连接,放电仪进行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放电检测时的接线效率及用户的安全度。

Discharge Detection Device and Battery Discharge Detec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scharge detection device and a battery discharge detection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ischarge detection, including: positive electrode connection, negative electrode connection, positive electrode test connection, negative electrode test connection, insulation sleeve, insulation box, positive electrode test interface and negative electrode test interface; positive electrode connection and positive electrode test connection; negative electrode connection and negative electrode test connection; Wire connection; Insulation sleeve is set outsid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st wiring; Positive test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positive test wiring; Negative test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negative test wiring; Positive test interface and negative test interface are set on the shell of insulating box; Discharge detection device is set on storage battery; Positive test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positive test joint of discharger. The test negative connector of the discharg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st negative connector of the discharger, and the discharger is used for checking the discharge of the storage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wiring efficiency in the discharge detection and the safety of the 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电检测装置和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放电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和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发展的不断壮大,变电站内管理越来越精益化,为保证变电站内蓄电池组在站内出现事故导致失电时,能维持站内保护装置等重要设备至少8小时的供电时间,必须定期对站内蓄电池进行核对性放电试验。电网变电站内采用的蓄电池大部分都是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220V,104块2V单体蓄电池串联),长期使用限压限流的浮充电运行方式或限压不限流的运行方式,无法判断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的现有容量是否满足额定容量80%以上的要求,以及内部是否存在失水或干裂的情况,只有通过核对性放电才能找出蓄电池存在的问题。目前厂家生产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未设计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专用接口。专业人员进行蓄电池核对性放电时,需要打开所有单体蓄电池的盖板或极性柱上的盖帽,使用绝缘线夹将试验线夹在所有单体蓄电池极性柱上,然而极性柱上的盖帽不易取下,且线夹不易夹牢固,易发生脱落,易造成危险。现有的蓄电池进行核对性放电试验时,接线复杂,危险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和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时,接线复杂,危险性大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包括:正极接线头、负极接线头、正极试验接线、负极试验接线、绝缘套、绝缘盒、正极试验接口以及负极试验接口;正极接线头与正极试验接线连接;负极接线头与负极试验接线连接;绝缘套设置于正极试验接线和负极试验接线的外部;正极试验接口与正极试验接线连接;负极试验接口与负极试验接线连接;正极试验接口和负极试验接口设置在绝缘盒的外壳上;放电检测装置设置于蓄电池上,正极试验接口与放电仪的试验正接头连接,放电仪的试验负接头与负极试验接口连接,放电仪进行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检测。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正极接线头和负极接线头均包括U型连接片。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绝缘盒上设置有绝缘塑料防尘盖;绝缘塑料防尘盖设置于正极试验接口和负极试验接口的外部。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正极试验接口和负极试验接口上均设置有继电保护检测线接口。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正极试验接线和负极试验接线内部设置有过电流保险丝;电流保险丝、正极试验接线以及负极试验接线之间串联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过电流保险丝包括3A过电流保险丝。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正极试验接口和负极试验接口的外部均设置有绝缘套。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绝缘盒包括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设置在绝缘盒的外壳上;连接装置将绝缘盒固定于蓄电池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连接装置通过卡扣将绝缘盒固定设置于蓄电池上;和/或,连接装置通过螺丝将绝缘盒固定设置于蓄电池上。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系统包括蓄电池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放电检测装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和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包括:正极接线头、负极接线头、正极试验接线、负极试验接线、绝缘套、绝缘盒、正极试验接口以及负极试验接口;其中正极接线头与正极试验接线连接;负极接线头与负极试验接线连接;再者绝缘套设置于正极试验接线和负极试验接线的外部;而且正极试验接口与正极试验接线连接;负极试验接口与负极试验接线连接;并且正极试验接口和负极试验接口设置在绝缘盒的外壳上;此外放电检测装置设置于蓄电池上,正极试验接口与放电仪的试验正接头连接,放电仪的试验负接头与负极试验接口连接,放电仪进行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检测,因此,通过将放电检测装置的正极接线头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负极接线头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放电仪只需与放电检测装置的正极试验接口和负极试验接口连接,即可对蓄电池进行放电检测试验,通过放电检测装置能够提高放电检测时的接线效率及用户的安全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放电检测时,接线复杂,危险性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检测装置的外形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验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放电检测装置;2-蓄电池;10-正极接线头;11-负极接线头;12-正极试验接线;13-负极试验接线;14-绝缘套;15-绝缘盒;16-正极试验接口;17-负极试验接口;18-绝缘塑料防尘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目前,现有的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时,接线复杂,危险性大,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和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时,接线复杂,危险性大的技术问题。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和蓄电池放电检测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正极接线头10、负极接线头11、正极试验接线12、负极试验接线13、绝缘套14、绝缘盒15、正极试验接口16以及负极试验接口17。正极接线头10与正极试验接线12连接;负极接线头11与负极试验接线13连接;绝缘套14设置于正极试验接线12和负极试验接线13的外部;正极试验接口16与正极试验接线12连接;负极试验接口17与负极试验接线13连接;正极试验接口16和负极试验接口17设置在绝缘盒15的外壳上。放电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接线头、负极接线头、正极试验接线、负极试验接线、绝缘套、绝缘盒、正极试验接口以及负极试验接口;所述正极接线头与所述正极试验接线连接;所述负极接线头与所述负极试验接线连接;所述绝缘套设置于所述正极试验接线和所述负极试验接线的外部;所述正极试验接口与所述正极试验接线连接;所述负极试验接口与所述负极试验接线连接;所述正极试验接口和所述负极试验接口设置在所述绝缘盒的外壳上;所述放电检测装置设置于蓄电池上,所述正极试验接口与放电仪的试验正接头连接,所述放电仪的试验负接头与所述负极试验接口连接,所述放电仪进行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接线头、负极接线头、正极试验接线、负极试验接线、绝缘套、绝缘盒、正极试验接口以及负极试验接口;所述正极接线头与所述正极试验接线连接;所述负极接线头与所述负极试验接线连接;所述绝缘套设置于所述正极试验接线和所述负极试验接线的外部;所述正极试验接口与所述正极试验接线连接;所述负极试验接口与所述负极试验接线连接;所述正极试验接口和所述负极试验接口设置在所述绝缘盒的外壳上;所述放电检测装置设置于蓄电池上,所述正极试验接口与放电仪的试验正接头连接,所述放电仪的试验负接头与所述负极试验接口连接,所述放电仪进行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头和所述负极接线头均包括U型连接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盒上设置有绝缘塑料防尘盖;所述绝缘塑料防尘盖设置于所述正极试验接口和所述负极试验接口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凤曹津铭李明余聪赵洪祖刘占双张文敬钱建华王雅湉张云凤冯波王俊宁张启晟冯建勋韩锋俊刘朝晖晁耿诚马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