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09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能容纳滤芯的空腔,在上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在下壳体上设置有排灰口;在上壳体外壁和下壳体外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且具有同一螺旋方向的螺旋凸起A和螺旋凸起B;螺旋凸起A沿上壳体上部向上壳体下部延伸,螺旋凸起B沿下壳体上部向下壳体下部延伸,且螺旋凸起A和螺旋凸起B使上壳体内壁和下壳体内壁形成连通进气口至排灰口的螺旋气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稳定可靠、反应迅速、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有效分离空气中的杂质,提升了过滤效果,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及维护时间,使进入发动机内的空气更加清洁,整机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A split air fil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lit air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cavity consisting of an upper shell and a lower shell, an air inlet on the upper shell and an ash outlet on the lower shell, and a spiral protrusion A and B matching each other and having the same spiral direction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lower shell. Spiral protrusion A extends along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shell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shell, and spiral protrusion B extends along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shell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lower shell. Spiral protrusion A and spiral protrusion B make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shell form a spiral airway connecting the intake port to the ash discharge po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genious structure design, stable and reliable use, rapid reaction and low cost. By using it, impurities in the air can be effectively separated, the filtering effect can be improved, the service life and maintenance time of the filter element can be prolonged, the air entering the engine can be cleaner,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hole machine can be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小型发动机而言,应用场景、终端越来越广泛,比如道路切割机、微耕机等,使用过程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劣;由于空气中存在很多杂质,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向下移动在气缸内形成负压将外界空气通过进气道吸入,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单靠滤芯过滤很容易导致滤芯堵塞、拉缸等致命问题,同时滤芯更换周期较短,成本较高。为了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同时延长滤芯更换周期及整机的使用寿命,部分发动机使用旋风离心力以及滤芯进行过滤,但由于空气滤清器结构因素,滤清器进气入口处大约只有90°的行程具有螺旋导向作用,吸入的空气比较散乱,并没有有效地形成流速较快的旋风气流,不能有效地将较重的杂质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分离空气中杂质的分体式空气滤清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能容纳滤芯的空腔,在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排灰口;在所述上壳体外壁和下壳体外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且具有同一螺旋方向的螺旋凸起A和螺旋凸起B;所述螺旋凸起A沿上壳体上部向上壳体下部延伸,所述螺旋凸起B沿下壳体上部向下壳体下部延伸,且螺旋凸起A和螺旋凸起B使上壳体内壁和下壳体内壁形成连通进气口至排灰口的螺旋气道。其中,螺旋凸起A的下端面与上壳体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螺旋凸起B的上端面与下壳体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螺旋凸起A具有上端斜面,所述螺旋凸起B具有下端斜面,所述上端斜面与下端斜面平行或非平行设置;所述上端斜面和下端斜面构成由上壳体内壁和下壳体内壁组成的影响气流流向的螺旋气道。为了引导空气进入,所述螺旋气道的起始端与进气口处形成台阶A,为了便于灰尘集中到排灰口处,便于灰尘排出,所述螺旋气道的尾端与排灰口处形成台阶B。进一步,为了能够引导空气进入壳体内快速形成旋流,所述进气口设置在上壳体上部且沿上壳体外壁切线方向与上壳体连接。为了适应不同作业环境和作业需求,所述进气口或/和排灰口位于上壳体或下壳体水平截面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或/和第四象限内。其中,为了便于与进气口连接,在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滤网,在所述进气滤网的一端设置有与进气滤网一体设置的卡箍,在所述卡箍的一侧设置有可调整进气滤网内径的带螺母的螺栓。为了防止排灰口堵塞,在所述排灰口处设置有截面为V型的排灰阀,在所述排灰阀的外侧为可调的软橡胶一字开口。为了防止卡槽的磨损,在所述上壳体外壁下部设置有多个卡槽,在所述下壳体外壁上部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扣,在所述卡槽内设置有与卡槽内壁相配的金属衬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稳定可靠、反应迅速、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有效分离空气中的杂质,大大提升了过滤效果,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及维护时间,使进入发动机内的空气更加清洁,整机使用寿命得到延长。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后方剖视图及进气路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排灰阀;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气滤网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槽与卡扣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气口和排灰口布置示意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由上壳体2和下壳体3构成的能容纳滤芯4的空腔,在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进气口5,在所述下壳体3上设置有排灰口6;在所述上壳体2外壁和下壳体3外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且具有同一螺旋方向的螺旋凸起A7和螺旋凸起B8;所述螺旋凸起A7沿上壳体2上部向上壳体2下部延伸,所述螺旋凸起B8沿下壳体3上部向下壳体3下部延伸,且螺旋凸起A7和螺旋凸起B8使上壳体2内壁和下壳体3内壁形成连通进气口5至排灰口6的螺旋气道9。其中,螺旋凸起A7的下端面与上壳体2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螺旋凸起B8的上端面与下壳体3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螺旋凸起A7具有上端斜面10,所述螺旋凸起B8具有下端斜面11,所述上端斜面10与下端斜面11平行或非平行设置;所述上端斜面10和下端斜面11构成由上壳体2内壁和下壳体3内壁组成的影响气流流向的螺旋气道9。如图3所示,进一步,为了引导空气进入螺旋气道,所述螺旋气道9的起始端与进气口5处形成台阶A12。如图4所示,进一步,为了便于灰尘集中到排灰口处,便于灰尘排出,所述螺旋气道9的尾端与排灰口处6形成台阶B13。进一步,为了能够引导空气进入壳体内快速形成旋流,所述进气口5设置在上壳体2上部且沿上壳体2外壁切线方向与上壳体2连接。如图8所示,为了适应不同作业环境和作业需求,所述进气口5或/和排灰口6位于上壳体2或下壳体3水平截面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或/和第四象限内。所述的进气口5与排灰口6分别任意布置在一、二、三、四象限区域内均可实现上述滤灰效果,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匹配不同方向的进、排气口,同时可调整螺旋气道的路径长度。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与进气口连接,在所述进气口5处设置有进气滤网14,在所述进气滤网14的一端设置有与进气滤网14一体设置的卡箍15,在所述卡箍15的一侧设置有可调整进气滤网14内径的带螺母16的螺栓17。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外界尘土堵塞排灰口,在所述排灰口6处设置有截面为V型的排灰阀18,在所述排灰阀18的外侧为可调的软橡胶一字开口。如图7所示,为了防止卡扣对卡槽的磨损,在所述上壳体2外壁下部设置有多个卡槽19,在所述下壳体3外壁上部设置有与卡槽19配合的卡扣20,在所述卡槽19内设置有与卡槽19内壁相配的金属衬套21。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发动机吸气时,气缸为负压,空气及杂质被吸入所述旋风式空气滤清器,空气及杂质首先经过所述进气滤网14进行初步过滤,体积大的杂质就先被排除在进入所述旋风空气滤清器的空气中,经过初步过滤的空气及杂质进入所述进气口5进行加速,然后进入所述上壳体2及所述下壳体3上的所述螺纹气道9进行强制性地高速螺旋旋转运动,所述上壳体2上的螺旋凸起A7与所述进气口5形成的所述台阶A12将强制性导流,使螺旋气流继续螺旋向下运动,并且与所述进气口5吸入的空气互不干涉,保证进气顺畅,同时高速螺旋运动会将重量偏大的杂质通过重力、旋转离心力甩到壳体内壁,并囤积到所述下壳体3中所述螺纹气道9底部,由于所述螺纹气道9连通到所述排灰阀18,最后囤积到所述下壳体3底部的杂质被螺旋气流带到所述排灰阀18处,所述下壳体3的螺旋凸起B8与所述排灰口6形成的台阶B13能阻挡螺旋旋转的气流继续螺旋运动,并将部分带有杂质的气流从螺旋运动变为与所述螺旋气道9相切的直线运动,继而通过与所述螺旋气道9连通的排灰阀18排除;所述排灰阀18的开口大小可变,不易被杂质堵塞并且用户容易清理及维护。经过所述进气滤网14的初步过滤及所述螺纹气道9的旋风离心过滤,吸入的空气中还剩少量的重量小、体积小的杂质,这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由上壳体(2)和下壳体(3)构成的能容纳滤芯(4)的空腔,其特征是:在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进气口(5),在所述下壳体(3)上设置有排灰口(6);在所述上壳体(2)外壁和下壳体(3)外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且具有同一螺旋方向的螺旋凸起A(7)和螺旋凸起B(8);所述螺旋凸起A(7)沿上壳体(2)上部向上壳体(2)下部延伸,所述螺旋凸起B(8)沿下壳体(3)上部向下壳体(3)下部延伸,且螺旋凸起A(7)和螺旋凸起B(8)使上壳体(2)内壁和下壳体(3)内壁形成连通进气口(5)至排灰口(6)的螺旋气道(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空气滤清器,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由上壳体(2)和下壳体(3)构成的能容纳滤芯(4)的空腔,其特征是:在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进气口(5),在所述下壳体(3)上设置有排灰口(6);在所述上壳体(2)外壁和下壳体(3)外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且具有同一螺旋方向的螺旋凸起A(7)和螺旋凸起B(8);所述螺旋凸起A(7)沿上壳体(2)上部向上壳体(2)下部延伸,所述螺旋凸起B(8)沿下壳体(3)上部向下壳体(3)下部延伸,且螺旋凸起A(7)和螺旋凸起B(8)使上壳体(2)内壁和下壳体(3)内壁形成连通进气口(5)至排灰口(6)的螺旋气道(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螺旋凸起A(7)的下端面与上壳体(2)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螺旋凸起B(8)的上端面与下壳体(3)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螺旋凸起A(7)具有上端斜面(10),所述螺旋凸起B(8)具有下端斜面(11),所述上端斜面(10)与下端斜面(11)平行或非平行设置;所述上端斜面(10)和下端斜面(11)构成由上壳体(2)内壁和下壳体(3)内壁组成的影响气流流向的螺旋气道(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空气滤清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气道(9)的起始端与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龙王义超裴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