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85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结构,包括机体外壳、贯穿机体外壳设置的转动杆、轴承和固定底座,机体外壳为长方体且边为弧形的金属壳体结构,机体外壳包括对称设置的主壳体和次壳体,主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凹槽,凹槽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杆,轴杆套与次壳体的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主壳体和次壳体的上端接触部分分别设有固定板,且两固定板的表面对称设有孔槽,保证在电机内部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快速拧开螺丝,打开内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繁琐的步骤;在机体外壳的表面设有金属导热块,大大增加了散热速度,且导热块的底部与下方的固定底座相接触,减少转动杆在转动时产生的晃动感。

A Servo M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rvo motor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shell, a rotating rod, a bearing and a fixed base arranged through the body shell. The body shell is a cuboid metal shell structure with curved edges. The body shell includes a symmetrical main shell and a secondary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mai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quare groove, and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groove is fixed with a shaft rod, and the shaft rod sleeve and the secondary shell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The bottom of the sub-shell is an integral forming structure. The upper contact parts of the main shell and the sub-shel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fixing plates, and the surfaces of the two fixing plates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holes and grooves to ensure that when problems occur inside the motor, the complicated and tedious steps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be solved by quickly unscrewing the screw and open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the surface of the out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metal heat conducting block, which is large. The heat dissipation speed is greatly increased, and the bottom of the heat conducting block is in contact with the fixed base below, which reduces the shaking feeling of the rotating rod when it rot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具体为一种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现有技术中,伺服电机的结构十分复杂,一旦损坏,里面的维修工程将会很麻烦,且整个拆卸过程十分浪费时间,伺服电机一般采用的是外接风扇的散热方式,但整个散热效果不明显,且容易沾上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伺服电机结构,包括机体外壳、贯穿机体外壳设置的转动杆、轴承和固定底座,所述机体外壳为长方体且边为弧形的金属壳体结构,所述机体外壳的两侧边对称卡设有几组方形金属导热块,所述机体外壳的下方设有固定底座,且导热块的下端和固定底座表面相接触设置,所述机体外壳包括对称设置的主壳体和次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的表面与轴杆套转动连接,所述轴杆套为一根中控管状结构,且与次壳体的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主壳体和次壳体的上端接触部分分别设有固定板,且两固定板的表面对称设有孔槽。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为一端从机体外壳中间位置贯穿设计的柱状长杆,所述转动杆表面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卡设在机体外壳中的轴承槽内,且轴承内部设有多个滚珠。优选地,所述机体外壳一侧边上的金属导热块数量不少于8个,且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为3-5厘米,所述轴杆套的直径大小不超过机体外壳底部的厚度,且不小于轴杆的半径,所述主壳体和次壳体表面接触部分用橡胶膜包裹,且上端固定板通过螺钉铆接在孔槽中,所述孔槽的数量不少于3个,所述轴承的内环半径略大于转动杆的半径,且轴承向机体外壳外突出一部分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电机机体为一种可活动开启或闭合的壳体结构,保证在电机内部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快速拧开螺丝,打开内部结构,观察内部发生的状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繁琐的步骤;2.在机体外壳的表面设有金属导热块,大大增加了散热速度,且导热块的底部与下方的固定底座相接触,减少转动杆在转动时产生的晃动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底部示意图。图中:1机体外壳、2转动杆、3轴承、4固定底座、5金属导热块、6主壳体、7次壳体、8凹槽、9轴杆、10轴杆套、11固定板、12孔槽、13轴承槽、14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机体外壳1、贯穿机体外壳1设置的转动杆2、轴承3和固定底座4,机体外壳1为长方体且边为弧形的金属壳体结构,机体外壳1的两侧边对称卡设有几组方形金属导热块5,机体外壳1的下方设有固定底座4,且导热块5的下端和固定底座4表面相接触设置,机体外壳1包括对称设置的主壳体6和次壳体7,主壳体6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凹槽8,凹槽8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杆9,所述轴杆9的表面与轴杆套10转动连接,所述轴杆套10为一根中控管状结构,且与次壳体7的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主壳体6和次壳体7的上端接触部分分别设有固定板11,且两固定板11的表面对称设有孔槽12,次壳体7的底部通过轴杆套10在主壳体6的底部轴杆9上实现转动连接,金属导热块5和下端的固定底座4相接触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整个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较大的晃动感,且金属导热块5也可以通过固定底座6散热,整个壳体内部设有圆柱形内腔,当机体外壳1打开时,内部设备包括轴承3、磁铁、制动装置等都卡在内腔的一侧壁上,当机体外壳1关闭时,设备与内腔很好的贴切在一起,保证其能够完整工作;进一步地,转动杆2为一端从机体外壳1中间位置贯穿设计的柱状长杆,转动杆2表面套设有轴承3,轴承3卡设在机体外壳1中的轴承槽13内,且轴承3内部设有多个滚珠14,转动杆2与机体外壳1接触的部分在长时间的转动后会有一定的晃动现象,而进一步将轴承3一部分突出设在机体外壳1的表面,减少了转动杆2与机体外壳1的摩擦,避免长时间转动产生的摩擦感,安装在机体外壳1内部的转动杆2套设有轴承3、磁铁、制动装置等;进一步地,机体外壳1一侧边上的金属导热块5数量不少于8个,且相邻两个之间的距离为3-5厘米,轴杆套10的直径大小不超过机体外壳1底部的厚度,且不小于轴杆9的半径,主壳体6和次壳体7表面接触部分用橡胶膜包裹,且上端固定板11通过螺钉铆接在孔槽12中,孔槽12的数量不少于3个,轴承3的内环半径略大于转动杆2的半径,轴杆套10的直径大小要适中,过大可能会导致机体外壳1关闭不上,过小导致轴杆套10不牢固,次壳体7与主壳体6所有接触的部分都涂上橡胶膜,减小在电机转动时机体外壳1的晃动。使用原理:机体外壳1为一种可活动开启或闭合的壳体结构,保证在电机内部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快速拧开螺丝,打开内部结构,观察内部发生的状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杂繁琐的步骤;轴承3设置有一部分突出设置在机体外壳1的表面,减少了转动杆2与机体外壳1之间的摩擦,通过设置外置金属导热块5,可将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迅速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结构,包括机体外壳(1)、贯穿机体外壳(1)设置的转动杆(2)、轴承(3)和固定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为长方体且边为弧形的金属壳体结构,所述机体外壳(1)的两侧边对称卡设有几组方形金属导热块(5),所述机体外壳(1)的下方设有固定底座(4),且导热块(5)的下端和固定底座(4)表面相接触设置,所述机体外壳(1)包括对称设置的主壳体(6)和次壳体(7),所述主壳体(6)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凹槽(8),所述凹槽(8)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杆(9),所述轴杆(9)的表面与轴杆套(10)转动连接,所述轴杆套(10)为一根中控管状结构,且与次壳体(7)的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主壳体(6)和次壳体(7)的上端接触部分分别设有固定板(11),且两固定板(11)的表面对称设有孔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结构,包括机体外壳(1)、贯穿机体外壳(1)设置的转动杆(2)、轴承(3)和固定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为长方体且边为弧形的金属壳体结构,所述机体外壳(1)的两侧边对称卡设有几组方形金属导热块(5),所述机体外壳(1)的下方设有固定底座(4),且导热块(5)的下端和固定底座(4)表面相接触设置,所述机体外壳(1)包括对称设置的主壳体(6)和次壳体(7),所述主壳体(6)的底部开设有方形凹槽(8),所述凹槽(8)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杆(9),所述轴杆(9)的表面与轴杆套(10)转动连接,所述轴杆套(10)为一根中控管状结构,且与次壳体(7)的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主壳体(6)和次壳体(7)的上端接触部分分别设有固定板(11),且两固定板(11)的表面对称设有孔槽(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夏龙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