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07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座、转轴和皮带;所述支架设置有运送通道,多个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和环形外磁铁,所述环形外磁铁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环形外磁铁设置有内孔;所述转轴包括轴体、支撑头和环形内磁铁,所述轴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头,所述环形内磁铁套设在所述支撑头外;所述环形内磁铁插入至所述环形外磁铁的内孔中,所述环形内磁铁外表面的极性与所述环形外磁铁内孔表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轴体表面。

A conveyor bel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veyor belt, comprising a support frame and a support seat, a rotating shaft and a belt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or channel, and a plurality of the support seats are arranged in the conveyor channel; both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re arranged in the support seat; the support seat comprises a seat body and a ring external magnet, and the ring external magnet is arranged on the seat body. The annular outer magnet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hole; the rotating shaft includes an axis, a support head and an annular inner magnet, both ends of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the support head, and the annular inner magnet sleev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support head; the annular inner magnet is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hole of the annular outer magnet, and the polarity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annular inner magnet and the polarity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annular outer magnet are arranged outside the support head. The belt is sleev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haf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送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送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传送带存在一些问题点,传送过程中用于支撑皮带的转轴零件之间容易产生噪音,而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座、转轴和皮带;所述支架设置有运送通道,多个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和环形外磁铁,所述环形外磁铁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环形外磁铁设置有内孔;所述转轴包括轴体、支撑头和环形内磁铁,所述轴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头,所述环形内磁铁套设在所述支撑头外;所述环形内磁铁插入至所述环形外磁铁的内孔中,所述环形内磁铁外表面的极性与所述环形外磁铁内孔表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轴体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体顶面设置有下凹槽,所述环形外磁铁放置在所述下凹槽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座盖,所述座盖底面设置有上凹槽,所述座盖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上凹槽与所述下凹槽共同包围所述环形外磁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机、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的两端,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轴承,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轴承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凸出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体表面和所述皮带内表面均设置有凸齿,所述轴体表面的凸齿与所述皮带内表面的凸齿相互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头为锥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传送带噪音较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寿命较长,灰尘进入至转轴端部处也不会增加摩擦力,易于保持效率稳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除去皮带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除去主动轴和从动轴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转轴与环形外磁铁配合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转轴与环形外磁铁配合时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转轴与环形外磁铁配合时的又一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磁场线方向示意。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架10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的支撑座、转轴和皮带40;所述支架10设置有运送通道,多个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21和环形外磁铁22,所述环形外磁铁22设置在所述座体21上,所述环形外磁铁22设置有内孔;所述转轴包括轴体31、支撑头32和环形内磁铁33,所述轴体3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头32,所述环形内磁铁33套设在所述支撑头32外;所述环形内磁铁33插入至所述环形外磁铁22的内孔中,所述环形内磁铁33外表面的极性与所述环形外磁铁22内孔表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皮带40套设在所述轴体31表面。所述座体21顶面设置有下凹槽,所述环形外磁铁22放置在所述下凹槽上。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座盖23,所述座盖23底面设置有上凹槽,所述座盖23设置在所述座体21上,所述上凹槽与所述下凹槽共同包围所述环形外磁铁22。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电机53、主动轴51、从动轴52、固定座54和支撑板55,所述主动轴51和从动轴52分别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的两端,所述电机53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所述电机53与所述主动轴51连接,所述皮带40套设在所述主动轴51和所述从动轴52表面。所述固定座54内设置有轴承56,所述固定座54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主动轴51和所述从动轴52的两端设置在所述轴承56中。所述支撑板55凸出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5上。所述轴体31表面和所述皮带40内表面均设置有凸齿,所述轴体31表面的凸齿与所述皮带40内表面的凸齿相互啮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头32为锥形。所述支撑板55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支撑板55的一侧与所述支架10固定,所述支撑板55用于支撑其它部件。所述支撑座和固定座54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55上,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转轴,所述固定座54用于支撑所述主动轴51和从动轴52。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53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外侧面,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主动轴51与所述从动轴52之间,所述电机53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轴51连接,所述电机53可向所述主动轴51提供动力旋转。所述皮带40套设在所述主动轴51、从动轴52和转轴外,所述主动轴51和所述从动轴52均设置有与所述皮带40内表面啮合的凸齿。所述主动轴51通过所述皮带40带动所述转轴和所述从动轴52转动。所述座体21的上凹槽与所述座盖23的下凹槽之间形成的圆孔放置有所述环形外磁铁22。所述转轴端部的环形内磁铁33插入至所述环形外磁铁22的内孔中,所述环形内磁铁33的外表面与所述环形外磁铁22的内孔之间产生磁性斥力,使得所述环形内磁铁33与所述环形外磁铁22不接触,所述支撑头32的端部在工作过程中会与所述支架10产生轻微摩擦,该摩擦力不会对工作状态造成大的影响。所述皮带40的凸齿与轴体31上的凸齿啮合,带动所述轴体31转动。在工作过程中所述环形外磁铁22与所述环形内磁铁33之间的同性磁力可以将转轴悬浮起来,两磁铁的环形结构可以在转轴受力下提供缓冲,保证受力时转轴能够回复到原始的位置,避免碰撞。两磁铁之间的尺寸大小以及磁性大小需要配合实际承受货物重量的要求通过计算得出,使得所述环形内磁铁33尽可能位于所述环形外磁铁22内孔的中心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带能够更省电,减小噪音,减小转动摩擦力,提高效率,通过两磁铁之间的缓冲作用减小硬伤发生的机会,让电机和轴承的寿命更长久,此种结构方式成本低、效率高;同时,这种模式的转轴方便维修拆装。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传送带噪音较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寿命较长,灰尘进入至转轴端部处也不会增加摩擦力,易于保持效率稳定。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座、转轴和皮带;所述支架设置有运送通道,多个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和环形外磁铁,所述环形外磁铁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环形外磁铁设置有内孔;所述转轴包括轴体、支撑头和环形内磁铁,所述轴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头,所述环形内磁铁套设在所述支撑头外;所述环形内磁铁插入至所述环形外磁铁的内孔中,所述环形内磁铁外表面的极性与所述环形外磁铁内孔表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轴体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座、转轴和皮带;所述支架设置有运送通道,多个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运送通道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和环形外磁铁,所述环形外磁铁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环形外磁铁设置有内孔;所述转轴包括轴体、支撑头和环形内磁铁,所述轴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头,所述环形内磁铁套设在所述支撑头外;所述环形内磁铁插入至所述环形外磁铁的内孔中,所述环形内磁铁外表面的极性与所述环形外磁铁内孔表面的极性相同;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轴体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顶面设置有下凹槽,所述环形外磁铁放置在所述下凹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座盖,所述座盖底面设置有上凹槽,所述座盖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上凹槽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奕丰李天资龙坤黄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鸿达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