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02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59
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所述的无人自转旋翼机(27)的机舱内装入支架(28),所述的支架(28)上固定传动箱(26),所述的传动箱(26)伸出连接轴Ⅲ(11)通过联轴器Ⅰ(23)连接螺旋桨(25)的连接轴Ⅵ(24),所述的传动箱(26)内的齿轮Ⅰ(4)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Ⅰ(5),所述的齿轮Ⅰ(4)与连接轴Ⅰ(5)紧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手动可以电动,利用惯性实现对螺旋桨的预旋,减少跑道长度,增加拉力。

Pre-Rotary Drive Mechanism of Unmanned Rotor Aircraft

Pre-rotat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unmanned rotorcraf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rotat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an unmanned rotorcraft. The cabin of the unmanned rotorcraft (27) is equipped with a bracket (28). The bracket (28) is fixed with a transmission box (26). The transmission box (26) extends out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III (11) and connects the connecting shaft VI (24) of the propeller (25) through the coupling I (23). The center of the gear I (4) in the transmission box (26) passe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haft I (5), and the teeth thereof. The wheel I(4) is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haft I(5). The invention can manually and electrically rotate the propeller by using inertia, reduce the length of the runway and increase the pull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由于无人自转旋翼机体积过大,单独依靠气动性使得无动力旋翼进行预旋对跑道现场环境要求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可以手动可以电动,利用惯性实现对螺旋桨的预旋,减少跑道长度,增加拉力。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其组成包括:无人自转旋翼机27,所述的无人自转旋翼机27的机舱内装入支架28,所述的支架28上固定传动箱26,所述的传动箱26伸出连接轴Ⅲ11通过联轴器Ⅰ23连接螺旋桨25的连接轴Ⅵ24,所述的传动箱26内的齿轮Ⅰ4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Ⅰ5,所述的齿轮Ⅰ4与连接轴Ⅰ5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Ⅰ5上紧固连接齿轮Ⅱ6,所述的齿轮Ⅱ6啮合齿轮Ⅲ7,所述的齿轮Ⅱ6与齿轮Ⅲ7设置在齿轮Ⅰ4的下方,所述的齿轮Ⅲ7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Ⅱ8,所述的齿轮Ⅲ7与连接轴Ⅱ8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Ⅱ8上紧固连接齿轮Ⅳ9,所述的齿轮Ⅳ9啮合齿轮Ⅴ10,所述的齿轮Ⅴ10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Ⅲ11,所述的齿轮Ⅴ10与连接轴Ⅲ11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Ⅲ11上紧固连接齿轮Ⅵ12,所述的齿轮Ⅵ12啮合齿轮Ⅶ13,所述的齿轮Ⅶ13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Ⅳ14,所述的齿轮Ⅶ13与连接轴Ⅳ14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Ⅳ14上紧固连接齿轮Ⅷ15,所述的齿轮Ⅷ15啮合齿轮Ⅸ16,所述的齿轮Ⅸ16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Ⅴ17,所述的齿轮Ⅸ16与连接轴Ⅴ17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Ⅴ17上紧固连接惯性轮18。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Ⅰ4啮合齿轮Ⅹ1,所述的齿轮Ⅹ1通过联轴器Ⅱ2连接正反转电动机M3的输出轴,所述的正反转电动机M3通过紧固架19连接在传动箱26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Ⅹ1通过联轴器Ⅱ2连接在传动箱26的侧壁上,所述的齿轮Ⅹ1啮合齿轮Ⅺ22,所述的齿轮Ⅺ22连接Z形拐臂21,所述的Z形拐臂21穿过传动箱26的底端与无人自转旋翼机27的机舱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Ⅱ6、齿轮Ⅳ9、齿轮Ⅵ12、齿轮Ⅷ15与齿轮Ⅰ4、齿轮Ⅲ7、齿轮Ⅴ10、齿轮Ⅶ13、齿轮Ⅸ16的齿数为2:1,所述的齿轮Ⅱ6、齿轮Ⅳ9、齿轮Ⅵ12、齿轮Ⅷ15与齿轮Ⅰ4、齿轮Ⅲ7、齿轮Ⅴ10、齿轮Ⅶ13、齿轮Ⅸ16的面积为2:1。进一步的,所述的正反转电动机M3的一端通过熔断器FU1连接电源,所述的正反转电动机M的另一端通过熔断器FU2连接限流保护器FR,所述的限流保护器FR连接按钮开关SB1,所述的按钮开关SB1连接按钮开关SB2,所述的按钮开关SB2并联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所述的按钮开关SB2连接行程开关SQ1,所述的行程开关SQ1连接行程开关SQ3,所述的行程开关SQ3连接交流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1并联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2连接交流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连接行程开关SQ4,所述的行程开关SQ4连接行程开关SQ2,所述的行程开关SQ2连接按钮开关SB3,所述的按钮开关SB3并联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进一步的,所述的定时电路包括555芯片,所述的555芯片的8号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滑变器R15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c与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压输入端+12V,所述的三极管Q2的基极b连接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与555芯片的3号端,所述的滑变器R15的另一端连接555芯片的7号端、555芯片的6号端与电容C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的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555芯片的2号端与按键PB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555芯片的4号端与按键PB2的一端,所述的按键PB1的另一端连接按键PB2的另一端、555芯片的1号端、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于进行预旋使得无人自转旋翼机对场地的依赖降低,减少跑道长度。2.本专利技术的正反转电机M启动时长固定,只需起到预旋的作用即可,使自转旋翼机的优点得以保留。3.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箱内齿轮组可减少外界干扰,借助力小,即可手动也可电动控制,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接正反转电机M的传动箱剖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接Z形拐臂的传动箱剖视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定时电路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启动电路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线收发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其组成包括:无人自转旋翼机27,所述的无人自转旋翼机27的机舱内装入支架28,所述的支架28上固定传动箱26,所述的传动箱26伸出连接轴Ⅲ11通过联轴器Ⅰ23连接螺旋桨25的连接轴Ⅵ24,所述的传动箱26内的齿轮Ⅰ4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Ⅰ5,所述的齿轮Ⅰ4与连接轴Ⅰ5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Ⅰ5上紧固连接齿轮Ⅱ6,所述的齿轮Ⅱ6啮合齿轮Ⅲ7,所述的齿轮Ⅱ6与齿轮Ⅲ7设置在齿轮Ⅰ4的下方,所述的齿轮Ⅲ7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Ⅱ8,所述的齿轮Ⅲ7与连接轴Ⅱ8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Ⅱ8上紧固连接齿轮Ⅳ9,所述的齿轮Ⅳ9啮合齿轮Ⅴ10,所述的齿轮Ⅴ10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Ⅲ11,所述的齿轮Ⅴ10与连接轴Ⅲ11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Ⅲ11上紧固连接齿轮Ⅵ12,所述的齿轮Ⅵ12啮合齿轮Ⅶ13,所述的齿轮Ⅶ13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Ⅳ14,所述的齿轮Ⅶ13与连接轴Ⅳ14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Ⅳ14上紧固连接齿轮Ⅷ15,所述的齿轮Ⅷ15啮合齿轮Ⅸ16,所述的齿轮Ⅸ16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Ⅴ17,所述的齿轮Ⅸ16与连接轴Ⅴ17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Ⅴ17上紧固连接惯性轮18。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Ⅰ4啮合齿轮Ⅹ1,所述的齿轮Ⅹ1通过联轴器Ⅱ2连接正反转电动机M3的输出轴,所述的正反转电动机M3通过紧固架19连接在传动箱26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Ⅹ1通过联轴器Ⅱ2连接在传动箱26的侧壁上,所述的齿轮Ⅹ1啮合齿轮Ⅺ22,所述的齿轮Ⅺ22连接Z形拐臂21,所述的Z形拐臂21穿过传动箱26的底端与无人自转旋翼机27的机舱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Ⅱ6、齿轮Ⅳ9、齿轮Ⅵ12、齿轮Ⅷ15与齿轮Ⅰ4、齿轮Ⅲ7、齿轮Ⅴ10、齿轮Ⅶ13、齿轮Ⅸ16的齿数为2:1,所述的齿轮Ⅱ6、齿轮Ⅳ9、齿轮Ⅵ12、齿轮Ⅷ15与齿轮Ⅰ4、齿轮Ⅲ7、齿轮Ⅴ10、齿轮Ⅶ13、齿轮Ⅸ16的面积为2:1。进一步的,所述的正反转电动机M3的一端通过熔断器FU1连接电源,所述的正反转电动机M的另一端通过熔断器FU2连接限流保护器FR,所述的限流保护器FR连接按钮开关SB1,所述的按钮开关SB1连接按钮开关SB2,所述的按钮开关SB2并联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所述的按钮开关SB2连接行程开关SQ1,所述的行程开关SQ1连接行程开关SQ3,所述的行程开关SQ3连接交流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1并联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KM2连接交流接触器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其组成包括:无人自转旋翼机(27),其特征是:所述的无人自转旋翼机(27)的机舱内装入支架(28),所述的支架(28)上固定传动箱(26),所述的传动箱(26)伸出连接轴Ⅲ(11)通过联轴器Ⅰ(23)连接螺旋桨(25)的连接轴Ⅵ(24),所述的传动箱(26)内的齿轮Ⅰ(4)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Ⅰ(5),所述的齿轮Ⅰ(4)与连接轴Ⅰ(5)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Ⅰ(5)上紧固连接齿轮Ⅱ(6),所述的齿轮Ⅱ(6)啮合齿轮Ⅲ(7),所述的齿轮Ⅱ(6)与齿轮Ⅲ(7)设置在齿轮Ⅰ(4)的下方,所述的齿轮Ⅲ(7)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Ⅱ(8),所述的齿轮Ⅲ(7)与连接轴Ⅱ(8)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Ⅱ(8)上紧固连接齿轮Ⅳ(9),所述的齿轮Ⅳ(9)啮合齿轮Ⅴ(10),所述的齿轮Ⅴ(10)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Ⅲ(11),所述的齿轮Ⅴ(10)与连接轴Ⅲ(11)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Ⅲ(11)上紧固连接齿轮Ⅵ(12),所述的齿轮Ⅵ(12)啮合齿轮Ⅶ(13),所述的齿轮Ⅶ(13)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Ⅳ(14),所述的齿轮Ⅶ(13)与连接轴Ⅳ(14)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Ⅳ(14)上紧固连接齿轮Ⅷ(15),所述的齿轮Ⅷ(15)啮合齿轮Ⅸ(16),所述的齿轮Ⅸ(16)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Ⅴ(17),所述的齿轮Ⅸ(16)与连接轴Ⅴ(17)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Ⅴ(17)上紧固连接惯性轮(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其组成包括:无人自转旋翼机(27),其特征是:所述的无人自转旋翼机(27)的机舱内装入支架(28),所述的支架(28)上固定传动箱(26),所述的传动箱(26)伸出连接轴Ⅲ(11)通过联轴器Ⅰ(23)连接螺旋桨(25)的连接轴Ⅵ(24),所述的传动箱(26)内的齿轮Ⅰ(4)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Ⅰ(5),所述的齿轮Ⅰ(4)与连接轴Ⅰ(5)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Ⅰ(5)上紧固连接齿轮Ⅱ(6),所述的齿轮Ⅱ(6)啮合齿轮Ⅲ(7),所述的齿轮Ⅱ(6)与齿轮Ⅲ(7)设置在齿轮Ⅰ(4)的下方,所述的齿轮Ⅲ(7)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Ⅱ(8),所述的齿轮Ⅲ(7)与连接轴Ⅱ(8)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Ⅱ(8)上紧固连接齿轮Ⅳ(9),所述的齿轮Ⅳ(9)啮合齿轮Ⅴ(10),所述的齿轮Ⅴ(10)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Ⅲ(11),所述的齿轮Ⅴ(10)与连接轴Ⅲ(11)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Ⅲ(11)上紧固连接齿轮Ⅵ(12),所述的齿轮Ⅵ(12)啮合齿轮Ⅶ(13),所述的齿轮Ⅶ(13)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Ⅳ(14),所述的齿轮Ⅶ(13)与连接轴Ⅳ(14)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Ⅳ(14)上紧固连接齿轮Ⅷ(15),所述的齿轮Ⅷ(15)啮合齿轮Ⅸ(16),所述的齿轮Ⅸ(16)的中心穿过连接轴Ⅴ(17),所述的齿轮Ⅸ(16)与连接轴Ⅴ(17)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轴Ⅴ(17)上紧固连接惯性轮(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轮Ⅰ(4)啮合齿轮Ⅹ(1),所述的齿轮Ⅹ(1)通过联轴器Ⅱ(2)连接正反转电动机M(3)的输出轴,所述的正反转电动机M(3)通过紧固架(19)连接在传动箱(26)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轮Ⅹ(1)通过联轴器Ⅱ(2)连接在传动箱(26)的侧壁上,所述的齿轮Ⅹ(1)啮合齿轮Ⅺ(22),所述的齿轮Ⅺ(22)连接Z形拐臂(21),所述的Z形拐臂(21)穿过传动箱(26)的底端与无人自转旋翼机(27)的机舱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自转旋翼机预旋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轮Ⅱ(6)、齿轮Ⅳ(9)、齿轮Ⅵ(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守田苏中滨孔庆明贾银江高萌赵振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