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89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工作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上下运动,第一丝杆通过连杆机构驱动下模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实现上下模合模功能;第二电机驱动哥林柱上下运动,哥林柱的顶部固设有上模安装板,从而调节上模安装板和下模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使其满足不同高度的模具的安装;加料装置供料至注射装置,第四电机驱动注料螺杆转动,驱动气缸驱动料筒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从而驱动料筒上下运动,使其伸入或退出上模安装板;第三电机通过第二丝杆驱动推板沿垂直方向滑动,从而使注料螺杆推送和后退,实现注射;该立式电动注塑机采用电动驱动,相比传统的立式注塑机,其工作稳定性更高,适用于高精度产品的注塑成型。

A Vertical Electr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rtical electric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in which the first motor drives the first screw to move up and down, and the first screw drives the lower die mounting plate to slid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upper and lower die closing function; the second motor drives the upper and lower motion of the Corinth column, and the top of the Corinth column is fixed with the upper die mounting plate, thereby adjusting the upper di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lower die mounting plat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eeding device and the injection device can satisfy the installation of moulds with different heights; the feeding device feeds to the injection device, and the fourth motor drives the feeding screw to rotate, driving the cylinder to drive the feeding cylinder mounting plate to slid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us driving the feeding cylinder to move up and down, so that it can extend or withdraw from the upper die mounting plate; the third motor drives the pushing plate to slide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rough the second screw, thus making the feeding screw rod slide Push and retreat to realize injection. The vertical electric injection machine is driven by electric pow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injection machine, its working stability is higher and it is suitable for injection moulding of high precision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分为立式、卧式和立卧复合式三种,其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传统的立式注塑机由于工作时需要的驱动力较大,因此大多采用液压油驱动其部件工作。但是,油压装置在油路同时开闭时,会出现油路干扰现象,对油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亦对液压驱动的立式注塑机的工作造成影响。因此,液压油驱动的立式注塑机不适用于精密产品的加工。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包括安装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方的支撑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丝杆以及多根哥林柱;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哥林柱向上延伸且穿过所述支撑底板;一下模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哥林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杆上下运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连杆机构,所述第一丝杆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下模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哥林柱上下运动;所述哥林柱的顶部固设有上模安装板;所述上模安装板上设有驱动气缸以及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一导柱,一料筒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柱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料筒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料筒安装板上设有加料装置以及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二导柱,一推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顶部固设有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上设有第三电机以及向下延伸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丝杆驱动所述推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推板上设有第四电机以及与所述第四电机驱动连接的注射装置,所述加料装置供料至所述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上模安装板。较优地,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面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上设有第一螺帽座,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帽座螺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丝杆顶座、两组第一连杆、两组第二连杆和两组第三连杆;所述丝杆顶座通过若干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下模安装板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座;两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的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丝杆顶座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较优地,所述安装底板和所述支撑底板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接于所述第一螺帽座上,所述第一轴承上设有与其套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电机为刹车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设有与其驱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哥林柱的根部分别设有与其螺接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较优地,所述哥林柱的根部为螺纹部,所述第三齿轮包括齿轮本体以及设于所述齿轮本体中部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且与所述第一螺纹套筒螺接。较优地,所述安装顶板的底面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螺纹套筒,其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连接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螺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较优地,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注料螺杆、料筒、射嘴、止逆靠环和止逆环;所述注料螺杆的一端设有螺杆头,另一端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设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第三皮带轮驱动连接;所述止逆环和所述止逆靠环由下至上依次套接于所述螺杆头上;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料斗以及与所述料斗连通的加料座,所述加料座设置在所述料筒安装板上;所述加料座中设有加料套筒,所述加料套筒和加料座上分别设有相通的进料口;所述料筒固定于所述料筒安装板上且其进口端与所述加料套筒连接;所述注料螺杆依次穿过所述加料套筒和所述料筒并收容于所述料筒内;所述射嘴设于所述料筒的出口端并穿过所述上模安装板。较优地,所述下模安装板上设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上设有顶出导杆,所述顶出导杆伸出所述下模安装板的表面。较优地,所述驱动气缸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于所述料筒安装板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立式电动注塑机工作时,模具的下模安装在下模安装板上,模具的上模安装在上模安装板,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上下运动,第一丝杆通过连杆机构驱动下模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实现上下模合模功能;第二电机驱动哥林柱上下运动,哥林柱的顶部固设有上模安装板,从而调节上模安装板和下模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使其满足不同高度的模具的安装;加料装置供料至注射装置,第四电机驱动注料螺杆转动,驱动气缸驱动料筒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从而驱动料筒上下运动,使其伸入或退出上模安装板;第三电机通过第二丝杆驱动推板沿垂直方向滑动,从而使注料螺杆推送和后退,实现注射;该立式电动注塑机采用电动驱动,相比传统的立式注塑机,其工作稳定性更高,适用于高精度产品的注塑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杆机构与下模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哥林柱与上模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三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加料座和加料套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9所示,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包括安装底板1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1上方的支撑底板2,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有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12、第一丝杆13以及多根哥林柱14。所述第一丝杆13和所述哥林柱14向上延伸且穿过所述支撑底板2。一下模安装板3分别与所述哥林柱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驱动所述第一丝杆13上下运动,所述支撑底板2上设有连杆机构4,所述第一丝杆13通过所述连杆机构4驱动所述下模安装板3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电机12驱动所述哥林柱14上下运动。所述哥林柱14的顶部固设有上模安装板5。所述上模安装板5上设有驱动气缸51以及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一导柱52,一料筒安装板6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柱52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气缸51驱动所述料筒安装板6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料筒安装板6上设有加料装置61以及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二导柱62,一推板7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柱6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柱62的顶部固设有安装顶板8,所述安装顶板8上设有第三电机81以及向下延伸的第二丝杆82,所述第三电机81通过所述第二丝杆82驱动所述推板7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推板7上设有第四电机71以及与所述第四电机71驱动连接的注射装置9,所述加料装置61供料至所述注射装置9,所述注射装置9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上模安装板5。该立式电动注塑机工作时,模具的下模安装在下模安装板3上,模具的上模安装在上模安装板5,第一电机11驱动第一丝杆13上下运动,第一丝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包括安装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方的支撑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丝杆以及多根哥林柱;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哥林柱向上延伸且穿过所述支撑底板;一下模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哥林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杆上下运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连杆机构,所述第一丝杆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下模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哥林柱上下运动;所述哥林柱的顶部固设有上模安装板;所述上模安装板上设有驱动气缸以及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一导柱,一料筒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柱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料筒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料筒安装板上设有加料装置以及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二导柱,一推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顶部固设有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上设有第三电机以及向下延伸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丝杆驱动所述推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推板上设有第四电机以及与所述第四电机驱动连接的注射装置,所述加料装置供料至所述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上模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电动注塑机,包括安装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方的支撑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丝杆以及多根哥林柱;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哥林柱向上延伸且穿过所述支撑底板;一下模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哥林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杆上下运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连杆机构,所述第一丝杆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下模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哥林柱上下运动;所述哥林柱的顶部固设有上模安装板;所述上模安装板上设有驱动气缸以及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一导柱,一料筒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柱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料筒安装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料筒安装板上设有加料装置以及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二导柱,一推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顶部固设有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上设有第三电机以及向下延伸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丝杆驱动所述推板沿垂直方向滑动;所述推板上设有第四电机以及与所述第四电机驱动连接的注射装置,所述加料装置供料至所述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上模安装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电动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面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连接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上设有第一螺帽座,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帽座螺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丝杆顶座、两组第一连杆、两组第二连杆和两组第三连杆;所述丝杆顶座通过若干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下模安装板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座;两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的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丝杆顶座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化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特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