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87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29
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分为并列的混凝沉淀区、臭氧催化区两个区,两者共用壁,共用壁近底端开设有过水口,混凝沉淀区内近共用壁侧设置有第一溢流挡板,第一溢流挡板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一溢流挡板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混凝沉淀区内设置有斜板,混凝沉淀区近底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另设管道连接加药装置,进水管上设置有静态混合器;臭氧催化区近壳体末端设置有第二溢流挡板,第二溢流挡板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二溢流挡板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臭氧催化区底端设置有出水总管,臭氧催化区内共用壁与第二溢流挡板间设置有臭氧催化剂层。

A device for ozonation treatment of effluent from biochemical pond

A device for ozonation treatment of effluent from biochemical pond includes a shell,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zones, i.e.,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zone and ozone catalytic zone in parallel. The two zones share walls. A water outlet is opened near the bottom of the common wall. A first overflow baffle is arranged near the common wall side in the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zone.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overflow baff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pond body, and the top end of the first overflow baffle is formed with the top of the pond body. An overflow baffle is arranged near the bottom of the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zone, an intake pipe is arranged near the bottom of the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zone, an additional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a charging device, and a static mixer is arranged on the intake pipe; a second overflow baffle is arranged near the end of the shell of the ozone catalytic zon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overflow baff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pond body; an overflow outlet is form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second overflow baffle and the top of the pond body, and ozone stimulation is provided. The bottom of the ozone catalytic zon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main pipe, and the ozone catalyst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mmon wall and the second overflow baffle in the ozone catalytic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经生化池处理后仍然含有较多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大,而且污染类型变得更加复杂,有毒有害物质明显增多。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也变得多样化,且难降解有机物占比不断提高,且污水排放标准也不断提高,这就使原始的生化处理工艺达不到处理的要求,这就要求现代水处理技术也要不断进步,来满足发展的需要。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能够将很多种有机物氧化。目前,臭氧已经在饮用水、废水等领域有了很广泛的应用,主要是作为消毒剂和杀菌剂,也用作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剂。臭氧对于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有着极强的氧化能力,且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物。因此臭氧在废水处理领域应用前景很好,但O3在水中溶解度低、氧化效率低。所以在其氧化过程中加入催化剂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臭氧催化剂主要有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两种,前者是液体催化剂,后者是固体催化剂。均相催化剂虽然活性高、反应速度快,但催化剂溶于水中,不易分离出来,会导致催化剂流失且为后续处理增加负担。与均相催化剂相比,非均相催化剂以固体形式出现,易与水分离,工艺简单、因此渐渐成为了臭氧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经生化处理后仍不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的水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这种情况,提供一种有效处理这种废水的装置。本装置通过在臭氧催化池前整合混凝沉淀池来达到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目的,其混凝沉淀池主要是处理生化池出水中含量较高的悬浮物,防止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在臭氧催化池中堵塞催化剂。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分为并列的混凝沉淀区、臭氧催化区两个区,两者共用壁,共用壁近底端开设有过水口,混凝沉淀区内近共用壁侧设置有第一溢流挡板,第一溢流挡板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一溢流挡板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混凝沉淀区内设置有斜板,混凝沉淀区近底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另设管道连接加药装置,进水管上设置有静态混合器;臭氧催化区近壳体末端设置有第二溢流挡板,第二溢流挡板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二溢流挡板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臭氧催化区底端设置有出水总管,臭氧催化区内共用壁与第二溢流挡板间设置有臭氧催化剂层,所述臭氧催化剂层下方设置臭氧布气装置、反洗布气装置、反洗布水装置。反冲洗时采用气水同时反冲洗-水反冲洗的联合模式进行。作为优选,混凝沉淀区设置有吸泥装置。作为优选,吸泥装置包括吸泥小车和吸泥管道。作为优选,臭氧催化剂层包括臭氧催化剂隔板以及位于臭氧催化剂隔板之间的臭氧催化剂。最优选,催化剂层布置在进水管上方0.5~1.2m,臭氧催化区有效水深在5.0m~6.5m,催化剂高度为1.5~2.5m。作为优选,斜板采用PVC材质,以倾角60°放入沉淀区内。作为优选,混凝沉淀区底部有设置利于沉淀下来的污泥能够聚积在沉淀区底部的坡度。以利于沉淀下来的污泥能够聚积在沉淀池的底部,有利于吸泥机排泥。作为优选,催化剂隔板上有孔洞,要求孔洞直径小于催化剂粒径。隔板主要起将催化剂填料固定在催化层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导流水流的作用。作为优选,臭氧布气装置包括臭氧曝气管,臭氧曝气管采用微孔爆气。作为优选,臭氧催化区顶部设置臭氧尾气处理装置。作为优选,,絮凝池的一侧应设置排泥管行走槽,以让排泥管在吸泥车运行时有效排泥,还应设置排泥槽,让吸出的污泥经排泥槽流走。絮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加药装置制备后,经加药管投加到静态混合器前端,与污水合流至静态混合器,在静态混合器内充分混合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所述的臭氧催化区,催化剂层布置在催化池进水口上方0.5~1.2m;进一步地,催化剂填料为金属氧化物负载于多孔载体上所形成的催化剂;进一步地,载体为Al2O3、沸石、浮石或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锰、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臭氧催化池池底设置臭氧曝气管,曝气装置采用微孔爆气,臭氧气泡直径小,有利于与水充分混合,也有助于臭氧气体能够顺利进入催化剂载体的孔道中,增加臭氧气体在载体上的吸附率,使活性金属氧化物能够更加有效利用臭氧气体,增加臭氧的利用效率,减少臭氧的使用量;进一步地,臭氧投加量可根据现场运行情况进行调整;进一步地,臭氧催化池池顶设置臭氧尾气处理装置,臭氧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分解那些没有被催化剂利用的臭氧分子,防止臭氧分子进入空气中污染空气;进一步地,臭氧催化池底部设置反冲洗装置,防止催化剂层长期运行出现堵塞的情况,反冲洗装置包括布气装置、布水装置、鼓风机和反洗水泵。布气装置在臭氧曝气装置下方、布水装置在布气装置下方,反冲洗时采用气水同时反冲洗-水反冲洗的联合模式进行。本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将混凝沉淀池与臭氧催化池联合布置,能够在处理水悬浮物浓度较高时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有效防止高浊度废水对系统的冲击。既能够有效处理废水,又能够使催化剂不堵塞,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系统配置反冲洗装置,对催化剂按周期或水头损失进行反冲洗,保证催化剂填料及其孔道内不会被颗粒物堵塞,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处理效率。混凝池的作用可以减少反冲洗频率和时间,减少因反冲洗产生的废水水量,进而减少需要处理反冲洗污水的费用,节约资源;(2)本装置采用负载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型催化剂,载体采用Al2O3、沸石、浮石或活性炭等,催化剂活性高,能够有效将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去除效果好,节约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限定本技术。实施1: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分为并列的混凝沉淀区1、臭氧催化区2两个区,两者共用壁3,共用壁3近底端开设有过水口3.1,混凝沉淀区1内近共用壁3侧设置有第一溢流挡板4,第一溢流挡板4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一溢流挡板4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4.1,混凝沉淀区1内设置有斜板5,混凝沉淀区1近底端设置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另设管道连接加药装置6,进水管1.1上设置有静态混合器7;臭氧催化区2近壳体末端设置有第二溢流挡板8,第二溢流挡板8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二溢流挡板8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第二溢流口8.1,臭氧催化区2底端设置有出水总管9,臭氧催化区2内共用壁与第二溢流挡板8间设置有臭氧催化剂层10,所述臭氧催化剂层10下方设置臭氧布气装置11、反洗布气装置12、反洗布水装置13。反冲洗时采用气水同时反冲洗-水反冲洗的联合模式进行。反冲洗保证催化剂填料及其孔道内不会被颗粒物堵塞,为有机污染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臭氧反应提供场所和空间,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处理效率,提高臭氧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氧化效率。混凝沉淀区2设置有吸泥装置14。吸泥装置14包括吸泥小车14.1和吸泥管道14.2。臭氧催化剂层10包括臭氧催化剂隔板10.1以及位于臭氧催化剂隔板10.1之间的臭氧催化剂10.2。臭氧催化剂层10布置在进水管1.1上方0.5m,臭氧催化区2有效水深在5.0m,催化剂高度为2m。斜板5采用P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分为并列的混凝沉淀区、臭氧催化区两个区,两者共用壁,共用壁近底端开设有过水口,混凝沉淀区内近共用壁侧设置有第一溢流挡板,第一溢流挡板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一溢流挡板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混凝沉淀区内设置有斜板,混凝沉淀区近底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另设管道连接加药装置,进水管上设置有静态混合器;臭氧催化区近壳体末端设置有第二溢流挡板,第二溢流挡板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二溢流挡板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臭氧催化区底端设置有出水总管,臭氧催化区内共用壁与第二溢流挡板间设置有臭氧催化剂层,所述臭氧催化剂层下方设置臭氧布气装置、反洗布气装置、反洗布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分为并列的混凝沉淀区、臭氧催化区两个区,两者共用壁,共用壁近底端开设有过水口,混凝沉淀区内近共用壁侧设置有第一溢流挡板,第一溢流挡板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一溢流挡板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混凝沉淀区内设置有斜板,混凝沉淀区近底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另设管道连接加药装置,进水管上设置有静态混合器;臭氧催化区近壳体末端设置有第二溢流挡板,第二溢流挡板底端与池体底部连接,第二溢流挡板顶端与池体顶端形成溢流口,臭氧催化区底端设置有出水总管,臭氧催化区内共用壁与第二溢流挡板间设置有臭氧催化剂层,所述臭氧催化剂层下方设置臭氧布气装置、反洗布气装置、反洗布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沉淀区设置有吸泥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泥装置包括吸泥小车和吸泥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氧化法处理生化池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鹞周国亚莫新强冯奕宾吴波李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鹞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