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及水体净化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86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及水体净化系统,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太阳能自供氧组件、浮筒、菌筒以及配重块,浮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太阳能自供氧组件安装在第一端面上,太阳能自供氧组件的一端贯穿菌筒,并与配重块连接,太阳能自供氧组件能够向菌筒中供氧;菌筒由内至外设置有内筒和外筒,内筒中填充有固化微生物缓释源,内筒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微孔;外筒与内筒的空隙中填充有第一填料层,外筒上开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大孔,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填料层,通过微孔能够将固化微生物缓释源释放到水体中去。该水体净化系统具有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对黑臭水体有持续的净化作用。

A Deep Black Odor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ep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olar self-oxygen supply module, a buoy, a fungus cylinder and a counterweight block, and the buoy has a relative first end surface and a second end surface; the solar self-oxygen supply module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end surface; one end of the solar self-oxygen supply module runs through the fungus cylind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unterweight block; the solar self-oxygen supply module can supply oxygen to the fungus cylinder; the fungus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ylinder and an outer cylinder from inside to outside, and the inner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It is filled with a sustained release source of solidified microorganisms, and a plurality of microholes with interval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cylinder; the first filling layer is filled in the gap between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inner cylinder, and a plurality of uniformly arranged Macro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cylinder, and a second fill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cylinder, through which the sustained release source of solidified microorganisms can be released into the water body. Th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has a deep black-odor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which has a continuous purification effect on the black-odor wat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及水体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及水体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猛集中、工业的飞快发展以及生活污废水、工业污废水的持续大量排放,导致大规模的城镇河涌、湖泊等出现水质急剧下降乃至出现黑臭等现象;目前,很多城市的黑臭水体成为一个城市风景中的败笔,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与社会问题。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时,有机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转化为缺氧或厌氧状态,产生氨、硫化氢、硫醇、硫醚、有机胺和有机酸等恶臭物质,致使水体黑臭。目前,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处理的技术种类繁多,包括过滤、分离及其强化技术等物理方法,化学混凝、沉淀、电化学、磁处理技术等化学方法,还有生物及其强化技术,物理、化学及生化联用技术等。其中,关于河流水质净化与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集成最为推崇与热门,相对物理技术与化学技术,的确存在投资运营费用低、操作简易,基本不带来二次污染等优点。现有技术中,通过微生物改善黑臭水体生态,所投加的高效微生物菌群容易受水流的冲刷而白白流失,难以持续发挥高效微生物的净化效果;使用传统的供氧设备,又会因场地限制使现场通电与布置变得复杂,且运行成本高;另外,厌氧底泥是导致水体黑臭的重要的内源性污染源,常规手段只关注黑臭水的治理,往往治标不治本。因此,以上原因导致难以持续有效的解决水体黑臭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此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体净化装置难以持续发挥高效微生物的净化效果和底泥治理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净化系统,此水体净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体净化装置净化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所述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太阳能自供氧组件、浮筒、菌筒以及配重块,所述浮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并设置于所述浮筒内部,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的一端贯穿所述菌筒,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能够向所述菌筒中供氧;所述菌筒与所述第二端面软连接,所述菌筒由内至外设置有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中填充有固化微生物缓释源,所述内筒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微孔;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的空隙中填充有第一填料层,所述外筒上开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大孔,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填料层,通过所述微孔能够将固化微生物缓释源释放到水体中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筒的材料包括PVC树脂、PE树脂、PP树脂、HDPE树脂、或者PP折滤芯;所述外筒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纱网、尼龙纱网、PVC树脂、PE树脂、PP树脂、HDPE树脂或者PP折滤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填料层采用的材料包括PP球、PP棉、无机陶粒、石英砂、碳纤维或者多孔亲水海绵;所述第二填料层的采用的材料包括醛化纤纶、涤纶丝、碳纤维、多孔亲水海绵或PP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包括多个仿生态太阳能板、供氧泵、GPS定位器、电池、曝气管以及曝气器;所述供氧泵、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浮筒内,多个所述仿生态太阳能板安装在所述浮筒上部,所述电池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仿生态太阳能板、所述供氧泵连接;所述曝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供氧泵,另一端穿过所述菌筒内部,并与所述曝气器连接;所述GPS定位器安装在所述浮筒内部,并与所述电池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仿生态太阳能板最小面积尺寸为420mm×350mm,最小电压为18V,最小功率为20W。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氧泵至少2个,采用双泵交替的工作方式,所述供氧泵的最小功率为1W,最小电压为5V。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曝气器包括曝气盘、曝气管、曝气头、定螺旋曝气器或者自吸式射流曝气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化微生物缓释源包括细菌、光合细菌、霉菌、蓝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或球衣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筒为圆柱形,高度为20-100cm,直径为5-15cm;所述微孔直径为2-8mm,密度为2-6个/cm2。一种水体净化系统,所述水体净化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该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由于具有太阳能自供氧组件、浮筒、菌筒以及配重块,浮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太阳能自供氧组件安装在第一端面上,太阳能自供氧组件的一端贯穿菌筒,并与配重块连接,太阳能自供氧组件能够向菌筒中供氧;菌筒安装在第二端面上,菌筒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微孔;菌筒与第二端面软连接,菌筒由内至外设置有内筒和外筒,内筒中填充有固化微生物缓释源,内筒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微孔;外筒与内筒的空隙中填充有第一填料层,外筒上开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大孔,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填料层;因此,菌筒中的固化微生物被激活后可通过内筒微孔缓慢释放到第一填料层中生长,继续通过外筒大孔扩散到第二填料层中繁殖。第二填料层所采用的填料长度设置下垂超出配重块位置;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可延第二填料层继续增殖扩散至底泥层,并作用于底泥;因此,在菌筒向填料、水体、底泥中缓慢释放高效的被激活的复合微生物,同时,由于太阳能一体化供氧设备具有仿生态太阳能板,可吸收的有效太阳辐射能量增加,其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维持供氧泵供氧,且供氧泵采用双泵交替的工作方式来加大供氧量、延长供氧时间,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持续深度供氧效果。本技术主要针对深层水体以及底泥生态环境,提供了一种不受场地与动力限制的太阳能一体化供氧设备,为深层水体中的微生物供氧,保证其持续地为深层黑臭水体和底泥发挥净化作用,通过重构其微生态,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水体的生态失衡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水体净化系统,该水体净化系统由于具有以上的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结构简单,即装即用,零运行成本,生态清洁,能够为水体持续深度净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菌筒内外层填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菌筒第一填料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菌筒第一填料层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菌筒第一填料层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自供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标:1-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2-太阳能自供氧组件;3-浮筒;4-菌筒;5-配重块;6-第一端面;7-第二端面;8-第一填料层;9-第二填料层;12-仿生态太阳能板;13-供氧泵;14-电池;15-曝气管;16-曝气器;17-内筒;18-外筒;19-GPS定位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太阳能自供氧组件、浮筒、菌筒以及配重块,所述浮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并设置于所述浮筒内部,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的一端贯穿所述菌筒,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能够向所述菌筒中供氧;所述菌筒与所述第二端面软连接,所述菌筒由内至外设置有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中填充有固化微生物缓释源,所述内筒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微孔;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的空隙中填充有第一填料层,所述外筒上开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大孔,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填料层,通过所述微孔能够将固化微生物缓释源释放到水体中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太阳能自供氧组件、浮筒、菌筒以及配重块,所述浮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并设置于所述浮筒内部,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的一端贯穿所述菌筒,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件能够向所述菌筒中供氧;所述菌筒与所述第二端面软连接,所述菌筒由内至外设置有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中填充有固化微生物缓释源,所述内筒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微孔;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的空隙中填充有第一填料层,所述外筒上开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大孔,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填料层,通过所述微孔能够将固化微生物缓释源释放到水体中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材料包括PVC树脂、PE树脂、PP树脂、HDPE树脂、或者PP折滤芯;所述外筒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纱网、尼龙纱网、PVC树脂、PE树脂、PP树脂、HDPE树脂或者PP折滤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采用的材料包括PP球、PP棉、无机陶粒、石英砂、碳纤维或者多孔亲水海绵;所述第二填料层采用的材料包括醛化纤纶、涤纶丝、碳纤维、多孔亲水海绵或PP棉;所述第二填料层所采用的填料长度设置下垂超出所述配重块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黑臭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自供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平区雪连车海波任珂陈浩吴家宝丁兴森刘华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