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除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849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解析除氧器,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均呈中空型圆柱体结构设置,且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罐体的内壁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活动放置有活性碳板,所述第二罐体的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第二罐体的顶端延伸至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能够将无氧气体与含氧水混合均匀,且可以使得气体能够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该装置上的导气管方便进行安装以及拆卸,从而方便对除氧器上的导气管进行维修更换,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解析除氧器
本技术涉及除氧装置
,尤其涉及解析除氧器。
技术介绍
解析除氧器是除氧器的一种,是一种可以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出掉的装置,解析除氧是基于亨利定律,将无氧的气体与含氧水强烈混合,使溶解在水中的氧析出至气体中去,而使给水达到水质要求。含氧气体在加热反应器内反应成无氧的惰性气体循环使用。根据亨利定律,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C]和该气体在气液分界面上的平衡分压[P]成正比,即:C=K·P。传统的解析除氧器在对水中的氧气进行去除时,无氧气体与含氧水的混合不够充分,从而使得除氧不够充分,而且除氧器上的管道安装拆卸较为麻烦,在其气密性受到影响时,不利于对其进行维修更换,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解析除氧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解析除氧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解析除氧器,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均呈中空型圆柱体结构设置,且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罐体的内壁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活动放置有活性碳板,所述第二罐体的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第二罐体的顶端延伸至其内部,且转动杆的圆周侧壁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搅拌杆,所述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的底端设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的底端均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与活动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的顶端设有进气口,第二罐体的圆周侧壁上段设有进液口以及出气口,第二罐体下段的圆周侧壁设有出液口,且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下段的圆周侧壁与第二罐体上段的圆周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且转动套筒的内壁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转动套筒的内部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圆周侧壁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弹簧,且弹簧的端部与滑块的侧壁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筒的内壁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固定板,且固定板呈弧形设置,且其中间位置设有圆形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两端圆周侧壁均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安装块,且安装块远离活动环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圆形通孔滑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动电机、转动杆、搅拌杆、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一罐体、第二罐体、活性碳板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将无氧气体与含氧水混合均匀,且可以使得气体能够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消耗;通过第一导气管、活动环、滑槽、弹簧、滑块、安装块、转动套筒、固定板、固定杆的设置,使得该装置上的导气管方便进行安装以及拆卸,从而方便对除氧器上的导气管进行维修更换。综上所述,该装置能够将无氧气体与含氧水混合均匀,且可以使得气体能够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该装置上的导气管方便进行安装以及拆卸,从而方便对除氧器上的导气管进行维修更换,适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解析除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解析除氧器的转动套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动电机、2第一罐体、3活性碳板、4第一导气管、5第二罐体、6转动杆、7搅拌杆、8第二导气管、9活动环、10滑槽、11弹簧、12滑块、13安装块、14转动套筒、15固定板、16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解析除氧器,包括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5,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均呈中空型圆柱体结构设置,且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导气管4,所述第一罐体2的内壁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活动放置有活性碳板3,所述第二罐体5的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转动电机1,且转动电机1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穿过第二罐体5的顶端延伸至其内部,且转动杆6的圆周侧壁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搅拌杆7,所述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的底端设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的底端均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与活动槽滑动连接,第一罐体2的顶端设有进气口,第二罐体5的圆周侧壁上段设有进液口以及出气口,第二罐体5下段的圆周侧壁设有出液口,且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8,第一罐体2下段的圆周侧壁与第二罐体5上段的圆周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14,且转动套筒14的内壁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滑槽10,所述转动套筒14的内部设有活动环9,所述活动环9的圆周侧壁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12,且滑块12与滑槽10滑动连接,滑槽10的内壁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弹簧11,且弹簧11的端部与滑块12的侧壁连接,转动套筒14的内壁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固定板15,且固定板15呈弧形设置,且其中间位置设有圆形通孔,第一导气管4的两端圆周侧壁均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安装块13,且安装块13远离活动环9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16,且固定杆16与圆形通孔滑动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含氧气体通入到第一罐体2内,并且将活性碳板3加热到400度,然后使得含氧气体与活性碳板3进行反应,使其生成二氧化碳等无氧气体,然后将无氧气体通过第一导气管4通入到第二罐体5内,使其与第二罐体5内的水接触,并且同时启动转动电机1,转动电机1带动转动杆6以及搅拌杆7转动,从而使得无氧气体与水混合均匀,使得水中的氧气与无氧气体结合,在水中氧气去除后,将水从出水口排出,气体从出气口进入到第二导气管8,并且通过第二导气管8再次进入到第一罐体2内投入使用,由于气体加热后通入管道,因此第一导气管4容易损坏,需要对第一导气管4进行更换,更换时,推动第一罐体2,使得第一罐体2带动活动块在活动槽内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导气管4带动安装块13推动活动环9,活动环9带动滑块12在滑槽10内滑动,并且滑块12挤压弹簧11,当安装块13带动固定杆16脱离固定板15上的固定孔时,转动转动套筒14,使得安装块13与固定板15错开,然后将第一导气管4拆卸下来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解析除氧器,包括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均呈中空型圆柱体结构设置,且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导气管(4),所述第一罐体(2)的内壁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活动放置有活性碳板(3),所述第二罐体(5)的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转动电机(1),且转动电机(1)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穿过第二罐体(5)的顶端延伸至其内部,且转动杆(6)的圆周侧壁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搅拌杆(7),所述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的底端设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的底端均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与活动槽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解析除氧器,包括第一罐体(2)和第二罐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均呈中空型圆柱体结构设置,且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导气管(4),所述第一罐体(2)的内壁连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活动放置有活性碳板(3),所述第二罐体(5)的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转动电机(1),且转动电机(1)的输出轴竖直朝下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穿过第二罐体(5)的顶端延伸至其内部,且转动杆(6)的圆周侧壁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离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搅拌杆(7),所述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的底端设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罐体(2)与第二罐体(5)的底端均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与活动槽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析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2)的顶端设有进气口,第二罐体(5)的圆周侧壁上段设有进液口以及出气口,第二罐体(5)下段的圆周侧壁设有出液口,且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熙祥胡松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方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