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84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主要用于处理城市污水中的垃圾,一种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包括从污水中捕捞污水中的悬浮物的机架和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所述机架设置有垃圾出口端,通过机架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送至垃圾出口端,悬浮物从垃圾出口端落入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中,通过离心运动,实现了从污水中收集的垃圾悬浮物固液分离的干燥处理,使垃圾悬浮物上覆有的污水不泻流在地表,避免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
本技术涉及除污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
技术介绍
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包括从污水中捕捞污水中的悬浮物的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垃圾出口端,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带动固定在提升链上的清污耙板转动,固定在机架上的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清污耙板插入格栅中,将悬浮物钩入到固定在清污耙板上的耙齿中,通过机架的由下往上运动,悬浮物被送至设置在机架上的垃圾出口端,悬浮物通过自身重力和机架的自清功能自由落下,但是落下的悬浮物带有污水,在运输回收悬浮物的过程中,增加了悬浮物的重量,对运输造成不便,同时污水流至地表,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具有对收集的垃圾悬浮物进行脱水处理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提升链,所述提升链上固定有清污耙板,所述清污耙板上固定有耙齿,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供提升链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设置有垃圾出口端,所述垃圾出口端处设置有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转筒和壳体,所述转筒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转筒外壁上均匀排布有供污水排出的孔,所述驱动电机与转筒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带动固定在提升链上的清污耙板转动,固定在机架上的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清污耙板插入格栅中,将悬浮物钩入到固定在清污耙板上的耙齿中,通过机架的由下往上运动,悬浮物被送至设置在机架上的垃圾出口端,悬浮物落入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中,通过离心运动,能够将捞出的悬浮物中带有的水甩掉,使得大部分的污水与悬浮物分离,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回收处理悬浮物的不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上的主动轮,固定在壳体上的从动轮,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转动的皮带,固定在壳体内并与从动轮同步转动的主动锥齿轮,安装于转筒并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实现了通过固定在机架顶端的驱动电机在带动固定在机架上的提升链转动的同时,驱动电机上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转动带动与其同轴转动的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筒转动,即节约了电能同时实现转筒的离心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转筒外固定有薄壁层,所述薄壁层与转筒外壁形成空腔,空腔和转筒同轴,所述薄壁层底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水口。通过转筒外壁的薄壁层形成的空腔,避免了悬浮物在转筒内做离心运动时,污水通过转筒壁上的孔向外飞溅,空腔底部薄壁层上设置与空腔连通的出水口,使得污水迅速从空腔流出,避免积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位于转筒的下方。通过蓄水槽的设计,将污水进行收集处理,避免污水再次流入地表,对环境造成危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蓄水槽上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与蓄水槽内部导通的排水管。通过在开口处设计排水管,可迅速将蓄水槽内的水排出,避免污水从蓄水槽中溢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垃圾出口端固定设置有长条形槽,所述长条形槽上设置有挡板且滑动连接在长条形槽内。通过在垃圾出口端设置长条形槽,板可在长条形槽内滑动形成了一个开关动作,当转筒中的悬浮物堆满时,将挡板滑动插到长条形槽内,阻止悬浮物掉进转筒,正常情况下,拔掉插在长条形槽中的挡板即可使悬浮物掉进转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设置有翻盖且通过合页固定在壳体上。通过翻盖的设计,避免了在转筒做离心运动的过程中,悬浮物从转筒内飞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翻盖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通过在翻盖的一端设置把手,在打开或合上翻盖时借助把手,能够更好的完成动作,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的设计,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带动固定在提升链上的清污耙板转动,固定在机架上的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清污耙板插入格栅中,将悬浮物钩入到固定在清污耙板上的耙齿中,通过机架的由下往上运动,悬浮物被送至设置在机架上的垃圾出口端,悬浮物落入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中,驱动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动作,使得转筒做离心运动,能够将捞出的悬浮物中带有的水甩掉,使得大部分污水与悬浮物分离,给垃圾回收带来了便利,避免了带污水的垃圾悬浮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壳体;3、转筒;4、驱动电机;5、悬浮物;6、蓄水槽;11、提升链;12、清污耙板;13、耙齿;14、垃圾出口端;15、长条形槽;16、挡板;21、合叶;22、翻盖;23、把手;31、孔;32、空腔;33、出水口;41、主动轮;42、从动轮;43、皮带;44、主动锥齿轮;45、从动锥齿轮;61、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包括悬浮物捕捞部分和对悬浮物进行脱水处理部分。如图1所示,悬浮物捕捞部分包括机架1,机架1设置有提升链11,提升链11上固定有清污耙板12,清污耙板12上固定有耙齿13,机架1顶部设置有供提升链11转动的驱动电机4,机架1设置有垃圾出口端14。在捕捞污水中的悬浮物5时,固定在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4带动提升链11由下往上运动,固定在提升链11上的清污耙板12随着提升链11转动到水流的迎水面时,固定在清污耙板12上的耙齿13将格栅条拦截的悬浮物5钩入耙齿13中,悬浮物5覆在耙齿13上,耙齿13随着提升链11将悬浮物5运送到垃圾出口端14。在垃圾出口端14处设置有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转筒3和壳体2,转筒3设置在壳体2内且转筒3与壳体2通过转动连接,转筒3外壁上均匀排布有供污水排出的孔31,驱动电机4与转筒3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4上的主动轮41,主动轮41与驱动电机4通过键连接,通过轴承固定在壳体2上的从动轮42,带动从动轮42转动的皮带43,设置在壳体2内并与从动轮42同步转动的主动锥齿轮44,安装于转筒3并与主动锥齿轮44啮合的从动锥齿轮45;在转筒3外壁设置有与外壁固定的薄壁层34形成的空腔32,薄壁层34底端设置有与空腔32连通的出水口33,转筒3下端固定有蓄水槽6,蓄水槽6上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排水管61,垃圾出口14端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可在垃圾出口端14上的长条形槽15内滑动,壳体2上设置有翻盖22,翻盖22通过合页21固定在壳体2上,在翻盖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23。工作时,借助把手打23开固定在壳体2上的翻盖22,悬浮物5从垃圾出口端14落入转筒3内,驱动电机4上主动轮41转动,通过皮带43带动从动轮42转动,从动轮42转动带动与其同轴转动的主动锥齿轮44转动,主动锥齿轮44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锥齿轮45转动,进而带动转筒3旋转;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悬浮物5中的污水从转筒3壁上的孔31排出到空腔32中,并从空腔32底部的出水口33流入到蓄水槽6中,再通过开口从排水管61导出,从而实现了悬浮物5的固液分离,避免了带污水的悬浮物5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转筒内填充满悬浮物5时,在垃圾出口端14的长条形槽15上插上挡板16,阻止悬浮物5进一步落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设置有提升链(11),所述提升链(11)上固定有清污耙板(12),所述清污耙板(12)上固定有耙齿(13),所述机架(1)顶部设置有供提升链(11)转动的驱动电机(4),所述机架设置有垃圾出口端(14),其特征是:所述垃圾出口端(14)处设置有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转筒(3)和壳体(2),所述转筒(3)转动连接在壳体(2)内,所述转筒(3)外壁上均匀排布有供污水排出的孔(31),所述驱动电机(4)与转筒(3)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设置有提升链(11),所述提升链(11)上固定有清污耙板(12),所述清污耙板(12)上固定有耙齿(13),所述机架(1)顶部设置有供提升链(11)转动的驱动电机(4),所述机架设置有垃圾出口端(14),其特征是:所述垃圾出口端(14)处设置有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转筒(3)和壳体(2),所述转筒(3)转动连接在壳体(2)内,所述转筒(3)外壁上均匀排布有供污水排出的孔(31),所述驱动电机(4)与转筒(3)通过传动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粗格栅除污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4)上的主动轮(41),可旋转设置于壳体(2)上的从动轮(42),连接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的皮带(43),安装壳体(2)内并与从动轮(42)同轴连接的主动锥齿轮(44),安装于转筒(3)并与主动锥齿轮(44)啮合的从动锥齿轮(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宇航黄彦英侯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林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