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582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包括液压油箱、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安全阀、控制阀组、应急阀、回油过滤器、同步控制阀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所述的液压油箱与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二动力装置与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的控制阀组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安全阀、应急阀、回油过滤器、同步控制阀组、第二液压缸连接,所述的安全阀设置在控制阀组与液压油箱之间,应急阀设置在控制阀组上,所述的同步控制阀组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相连接,所述的回油过滤器一端连接液压油箱、另一端分别连接应急阀和控制阀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翻板机的卸车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翻板机液控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翻板是集机、电、液一体化的综合性卸车设备,运用了现代化控制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在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度的降低了卸车成本。目前,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后翻式翻板机多采用两缸底部前后支撑、两缸左右支撑两种结构形式。这两种结构形式的翻板机抗偏载能力较差,两缸左右支撑翻板机的一条液压缸或一条液压支路出现故障时,就会导致翻板平台的倾斜、扭曲变形,尤其是在起升角度较大时,极易损坏卸载车辆和翻板机本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2)翻板机液压系统站外管路较多,施工较复杂,应急回落速度较慢,有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空间;(3)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翻板机卸车速度和卸载大吨位卡车有时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翻板机的卸车效率和能力有待提高。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更多客户的需求,使产品系列化,针对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成为必然,进一步提高翻板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该辊道秤运行平稳、故障率低。由于本技术配套三条液压缸,能够实现对大吨位卡车的快速卸载,该系统在满足快速高效卸车的同时,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到快速卸载、节能环保,真正实现安全、稳定、快速高效的卸车要求。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包括液压油箱、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安全阀、控制阀组、应急阀、回油过滤器、同步控制阀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所述的液压油箱与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二动力装置与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的控制阀组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安全阀、应急阀、回油过滤器、同步控制阀组、第二液压缸连接,所述的安全阀设置在控制阀组与液压油箱之间,应急阀设置在控制阀组上,所述的同步控制阀组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三液压缸连接,所述的回油过滤器一端连接液压油箱、另一端分别连接应急阀和控制阀组。作为优化,所述第二液压缸连接控制阀组。作为优化,所述的同步控制阀组上设置两套二通流量控制阀,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相连接;同步控制阀组上设置比例控制阀,在翻板平台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自动调节第一液压缸、第三液压缸之间出现的相对位移偏差。作为优化,所述的应急阀连接同步控制阀组和第二液压缸。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均匀设置在翻板平台的底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本技术实现翻板机快速高效卸车的同时,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到快速卸载、节能环保,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各行业散装物料的卸车要求,在大角度、大吨位的卸车行业,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翻板机的卸车能力。2.同步控制阀组设置二通流量控制阀与比例控制阀组合方式,对其进油通道的液压油进行等量分流,使各出油口的油量相同,基本保证出口油路的运行速度一致。当由于外在负载不一致的原因造成两侧液压缸运行有误差时,通过调整比例控制阀的机能位置,对油路油量微量调整,使两侧液压缸回到同步状态,达到精度较高的同步要求。实现了翻板机偏载自动同步调整,确保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消除了安全隐患。3.应急阀利用主液压管路控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实现翻板平台的应急回落功能,降低了成本和管路渗漏的概率,提升了该回路的实用性和回落效率。4.三条主液压缸均布在平台底部,提高了抗偏载能力,较多缸支撑翻板机节约了成本,较两缸支撑翻板机抗偏载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液压缸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运行状态图;其中:1液压油箱、2第二动力装置、3第一动力装置、4回油过滤器、5第一单向阀、6第二单向阀、7安全阀、8控制阀组、9应急阀、10同步控制阀组、11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3第三液压缸、14翻板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图1至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第一动力装置3、第二动力装置2、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安全阀7、控制阀组8、应急阀9、回油过滤器4、同步控制阀组10、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第三液压缸13,所述的液压油箱1与第一动力装置3、第二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3与第一单向阀5连接,第二动力装置2与第二单向阀6连接,所述的控制阀组8分别与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安全阀7、应急阀9、回油过滤器4、同步控制阀组10、第二液压缸12连接,所述的安全阀7设置在控制阀组8与液压油箱1之间,应急阀9设置在控制阀组8上,所述的同步控制阀组10分别与第一液压缸11、第三液压缸13连接,所述的回油过滤器4一端连接液压油箱1、另一端分别连接应急阀9和控制阀组8。所述第二液压缸12连接控制阀组8。所述的同步控制阀组10上设置两套二通流量控制阀,分别与第一液压缸11、第三液压缸13相连接;同步控制阀组10上设置比例控制阀,在翻板平台14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自动调节第一液压缸11、第三液压缸13之间出现的相对位移偏差。同步控制阀组10设置二通流量控制阀与比例控制阀组合方式,对其进油通道的液压油进行等量分流,使各出油口的油量相同,基本保证出口油路的运行速度一致。当由于外在负载不一致的原因造成两侧液压缸运行有误差时,通过调整比例控制阀的机能位置,对油路油量微量调整,使两侧液压缸回到同步状态,达到精度较高的同步要求。实现了翻板机偏载自动同步调整,确保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消除了安全隐患。所述的应急阀9连接同步控制阀组10和第二液压缸12。应急阀9利用主液压管路控制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第三液压缸13,实现翻板平台14的应急回落功能,降低了成本和管路渗漏的概率,提升了该回路的实用性和回落效率。所述的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第三液压缸13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均匀设置在翻板平台14的底部。三条主液压缸均布在平台底部,提高了抗偏载能力,较多缸支撑翻板机节约了成本,较两缸支撑翻板机抗偏载能力强。本技术实现翻板机快速高效卸车的同时,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到快速卸载、节能环保,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各行业散装物料的卸车要求,在大角度、大吨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箱(1)、第一动力装置(3)、第二动力装置(2)、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安全阀(7)、控制阀组(8)、应急阀(9)、回油过滤器(4)、同步控制阀组(10)、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第三液压缸(13),所述的液压油箱(1)与第一动力装置(3)、第二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3)与第一单向阀(5)连接,第二动力装置(2)与第二单向阀(6)连接,所述的控制阀组(8)分别与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安全阀(7)、应急阀(9)、回油过滤器(4)、同步控制阀组(10)、第二液压缸(12)连接,所述的安全阀(7)设置在控制阀组(8)与液压油箱(1)之间,应急阀(9)设置在控制阀组(8)上,所述的同步控制阀组(10)分别与第一液压缸(11)、第三液压缸(13)连接,所述的回油过滤器(4)一端连接液压油箱(1)、另一端分别连接应急阀(9)和控制阀组(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后翻式翻板机液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箱(1)、第一动力装置(3)、第二动力装置(2)、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安全阀(7)、控制阀组(8)、应急阀(9)、回油过滤器(4)、同步控制阀组(10)、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第三液压缸(13),所述的液压油箱(1)与第一动力装置(3)、第二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3)与第一单向阀(5)连接,第二动力装置(2)与第二单向阀(6)连接,所述的控制阀组(8)分别与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安全阀(7)、应急阀(9)、回油过滤器(4)、同步控制阀组(10)、第二液压缸(12)连接,所述的安全阀(7)设置在控制阀组(8)与液压油箱(1)之间,应急阀(9)设置在控制阀组(8)上,所述的同步控制阀组(10)分别与第一液压缸(11)、第三液压缸(13)连接,所述的回油过滤器(4)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李嘉雷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