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23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6:41
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用于保证大豆的正常出苗。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中空结构,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卡爪,卡爪至少有两个且卡爪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插入土壤中;拉线,拉线将各个外壳串联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可以罩在大豆种子上,进而避免水淋在大豆种子上方,进而避免大豆种子上方土壤的板结;外壳插在土壤上,且对土壤起到一定的疏松作用;外壳上通气孔的设置,可以保证外壳内外良好的通风,进而确保种子的出苗。

A Soybean Seeding Component to Prevent Setting or Overheating of Seeding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ybean Seeding component which can prevent crumbling or overheating of seed holes, and is used to ensure the normal emergence of soybean seedlings. It includes: a shell, the shell is a conical hollow structure with small upper end and large lower end, and a number of ventil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 claw, at least two claws ar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for insertion into the soil; and a cable is drawn to connect the shells in seri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oybean Seeding component which can prevent the agglomeration or overheating of seed hole, which can cover the soybean seed, thereby avoiding water spraying over the soybean seed, thereby avoiding the agglomeration of the soil above the soybean seed; the shell is inserted in the soil, and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loosening the soil; the setting of ventilation holes on the shell can ensure good ventil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hell, thereby ensuring the good ventil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shell. Seed emer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豆播种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
技术介绍
在对大豆进行种植时,如果在大豆种子上面覆土,浇水后会出现土壤板结的问题,进而影响大豆的出苗。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穴种覆膜种植的方法,此种方式下出现了新的问题,即覆膜后空气流通性变差、膜下方的温度升高,也影响大豆的出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用于保证大豆的正常出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中空结构,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卡爪,卡爪至少有两个且卡爪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插入土壤中;拉线,拉线将各个外壳串联在一起。进一步地,在外壳的顶部固定有挂环,挂环与拉线系在一起。进一步地,卡爪为m、n或I形结构,卡爪的底部尖锐,在卡爪的侧面设有横刺。进一步地,卡爪为I形结构,在卡爪的底部固定有插板,插板的厚度小于卡爪的厚度,在卡爪的底部铰接安装有松土板,松土板的厚度小于卡爪的厚度,在松土板与卡爪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松土板与插板之间呈锐角夹角,该夹角值为5-15度。进一步地,卡爪为柱状,卡爪的底部尖锐。进一步地,通气孔为倾斜设置的孔,通气孔的上端朝向外壳内侧,通气孔的下端朝向外壳外侧。进一步地,通气孔为上下设置的多组,成组设置的多个通气孔沿周向均匀设置。进一步地,上方的通气孔与下方的通气孔沿周向错开。进一步地,在外壳的上端设有凹槽,挂环隐藏于凹槽内。进一步地,外壳在拉线上等间距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可以罩在大豆种子上,进而避免水淋在大豆种子上方,进而避免大豆种子上方土壤的板结;外壳插在土壤上,且对土壤起到一定的疏松作用;外壳上通气孔的设置,可以保证外壳内外良好的通风,进而确保种子的出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的三维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的三维示意图之二;图4为雨水落在外壳上的示意图;图5为通气孔错开设置的外壳三维图;图6为在外壳底部设置另一结构卡爪的三维示意图;图7为图6的正视图;图8为图6中卡爪的三维图;图9为空气进出外壳的示意图;图10为挂环隐藏设置的三维图;图11为图10的正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13为大豆出苗后本专利技术的收纳示意图;图中:1外壳,11通气孔,12圆顶,13凹槽,2卡爪,21横刺,22耳板,23松土板,24长槽,25插板,3挂环,4水滴,5大豆种子,6土壤,61疏松区,7拉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壳1、卡爪2和拉线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外壳1: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1为圆锥形的中空结构,外壳可以为金属件,如不锈钢件、铁件,也可以为塑料件。当外壳为塑料件时,外壳应具有足够的重量,以避免外壳被风刮走。外壳的上端小、下端大,外壳的上端设有圆顶12,圆顶的设置可以避免将使用者划伤。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11,通气孔为沿外壳轴线方向设置的多组,每组的多个通气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上下两组通气孔一一对应且均对应的通气孔位于同一母线上。通气孔的设置,使得外壳内部与外部连通,即空气可以由外壳外部进入外壳内部,也可以流出外壳。通气孔为倾斜设置的孔,即通气孔的上端朝向外壳内部,通气孔的下端朝向外壳外部。如图4所示,当水滴4落在外壳的外壁上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水滴会沿外壳外壁由上而下流动,当水滴流进通气孔内时,由于通气孔本身是倾斜设置的孔,水滴会沿通气孔的内壁由上而下流动,进而水滴也就不会进入外壳内侧。卡爪2:如图1至图4所示,卡爪2为m形结构,卡爪的下端尖锐,用于插入土壤中。卡爪至少设置两个,卡爪的顶部与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卡爪有两个时两卡爪左右设置。在卡爪的侧面固定有至少两根横刺21,卡爪的设置有两个作用:一是卡爪插入土壤中可以增大卡爪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避免外壳的歪倒;二是横刺的设置,可以撞击土壤或插入土壤中并使得破碎,进而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卡爪还可以为n形、I形等形状。挂环3:如图1至图4所示,挂环3设置在外壳的上方,挂环为C形结构,挂环的两端与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挂环的设置,用于方便外壳的拿取。拉线7:如图12所示,拉线7为尼龙绳,拉线将多个外壳串联在一起,安装时通过拉线绑住挂环进而实现拉线与外壳的连接,且拉线上的外壳等间距设置。拉线为软绳,当外壳罩在大豆种子上时,多个外壳之间等间距设置。如图13所示,当需要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收纳时,自前向后或自后向前依次将外壳提起,并将其叠压在相邻的外壳上,此时两外壳之间夹杂着拉线。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1)将外壳按顺序罩在大豆种子5上,此时外壳与大豆种子之间一一对应;(2)大豆出苗后,提拉拉线,使得外壳依次与土壤分离,对外壳进行收集。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为实施例二的外壳三维示意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二中外壳上的通气孔错开设置,在外壳上设有两组通气孔,每组的若干通气孔仍是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上下两组的通气孔不再是位于同一母线上,而是沿外壳周向错开。这样,增大了风进入外壳的机会,不同风向的风(正东、正南、正北、正西、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都能进入外壳内侧,保证了良好的通风。实施例三:如图6至图8所示,为实施例三的外壳三维示意图,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卡爪的结构不同。该实施例中的卡爪2为I字形,在卡爪的底部固定有插板25,插板的厚度小于卡爪的厚度,在卡爪的底部还固定有一对耳板22,在两耳板之间设有松土板23,松土板的长度大于插板,松土板与耳板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松土板与插板之间呈锐角夹角,该夹角值为5-15度。松土板和插板的下端均尖锐,以便于插入土壤中。在松土板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长槽24,长槽的设置使得松土板上背离插板的一端面上凹凸不平,这样松土板插入土壤中后可以对土壤起到疏松的作用。如图9所示,使用时拎住挂环当外壳置于大豆种子5正上方时,松开挂环,此时外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由于松土板的长度大于插板,因此松土板首先与土壤接触;又由于松土板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松土板插入土壤中后,松土板与插板的夹角逐渐增大,此时松土板对其上方的土壤起到撬动的作用,进而该处形成疏松区61。将外壳从土壤中拔出后,在扭簧的作用下松土板逐渐复原至原位。松土板在向上翻转的过程中,插板逐渐插入土壤中,插板插入土壤中,可以将外壳牢固的固定在土壤中,而松土板的插入及其在土壤中的运动方式,可以对土壤起到疏松的作用。实施例四:如图10、图11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点的结合:(1)在外壳的上部设有凹槽13,挂环隐藏设置在凹槽内;挂环隐藏式的设置,可以便于大豆出苗后将外壳叠放放置在一起;(2)卡爪为柱状,且卡爪的下端尖锐。如图12所示,使用时将外壳逐个罩在大豆种子上,此时外壳可以防止雨水滴落在大豆种子上。如图13所示,大豆种子出苗后,将外壳从土壤上拿走,并将外壳逐个叠加在一块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中空结构,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卡爪,卡爪至少有两个且卡爪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插入土壤中;拉线,拉线将各个外壳串联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中空结构,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卡爪,卡爪至少有两个且卡爪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插入土壤中;拉线,拉线将各个外壳串联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其特征是,在外壳的顶部固定有挂环,挂环与拉线系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其特征是,卡爪为m、n或I形结构,卡爪的底部尖锐,在卡爪的侧面设有横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板结或种穴过热的大豆播种组件,其特征是,卡爪为I形结构,在卡爪的底部固定有插板,插板的厚度小于卡爪的厚度,在卡爪的底部铰接安装有松土板,松土板的厚度小于卡爪的厚度,在松土板与卡爪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松土板与插板之间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维伟么传训徐杰张彦威南镇武李宗新刘灵艳张正徐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