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17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包括对接管,对接管的两侧开设有卡接凹口,对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套管,加固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削刀筒。该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通过插接杆和滑动凸块的使用,以及卡接滑板在滑动槽条内的限位,从而达到了使其第一切削刀筒、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相互对接,然后再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限位固定套筒竖直向上位移,从而达到了将其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使用完后提供拆卸的条件,使其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使用完后即可拆卸,将其分段使用削刀筒,从而致使切削刀的切磨层完全被利用,完全避免了直杆切削刀上表面无法被利用的尴尬现象。

A Straight-rod Cutting Tool with Wear Res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ar-resistant straight rod cutting tool, which comprises a butt pipe, two sides of the butt pipe are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recess, the bottom of the butt pipe is fixed with a fixed pipe, and the bottom of the reinforced pipe is fixed with a reinforcing casing, and the bottom of the reinforcing casing is fixed with a first cutting tool barrel. The wear-resistant straight-rod cutting tool, through the use of the socket rod and sliding bump, and the limit of the clamping slide plate in the sliding slot bar, achieves the joint of the first cutting tool barrel, the second cutting tool barrel and the third cutting tool barrel, and then drives the vertical up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limited fixed sleeve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rod, thus achieving the second cutting tool barrel and the third cutting tool barrel. After the use of the cutting tool barrel, the disassembly conditions are provided, so that the second and third cutting tool barrels can be disassembled after use, and the cutting tool barrels can be used in segments, thus making the cutting layer of the cutting tool fully utilized, and completely avoiding the embarrassing phenomenon tha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traight bar cutting tool can not be uti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
本技术涉及直杆切削刀
,具体为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
技术介绍
切削刀是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料层切去成为半成品,主要是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的一种器具,其中刀具磨损是切削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刀具磨损过快或发生非正常磨损(也称破损),必然会影响加工质量,增加刀具消耗,使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因此,通过研究刀具磨损,可制订合理的切削加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零件加工质量,并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目前,工业中使用的直杆切削刀磨损程度太大,常常太过于频繁更换,然而大多数的直杆切削刀下表面的切磨面使用完后,由于切削现象,使其上表面的切磨面几乎没有被使用,从而导致无法对其切削刀上表面的切磨面进行有效利用,继而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解决了现有的直杆切削刀上表面的切磨面几乎没有被有效利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两侧开设有卡接凹口,所述对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套管,所述加固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削刀筒,所述第一切削刀筒的底部与第二切削刀筒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二切削刀筒的底部与第三切削刀筒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一切削刀筒的底部和第二切削刀筒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接杆,所述插接杆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凸块,所述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的顶部均开设有配合滑动凸块卡接的凹槽,所述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开设的凹槽内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对接管的顶部插入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表面与对接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管、加固套管、第一切削刀筒、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滑动槽条,所述第一切削刀筒、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的内部滑动贯穿有限位固定套筒,所述限位固定套筒的顶部插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与限位固定套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固定套筒的两侧分别有六个连接卡杆,所述连接卡杆远离限位固定套筒轴心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滑板,所述卡接滑板位于滑动槽条内,所述卡接滑板与滑动槽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贯穿对接管的中部,且延伸至滑动套筒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与对接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筒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转动杆位于滑动套筒内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转动齿盘,所述滑动套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钢管,所述固定钢管靠近转动杆轴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挡板,所述竖直挡板位于转动齿盘的齿牙之间。优选的,六个所述连接卡杆分别以限位固定套筒的轴心呈两两左右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滑动套筒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凸条,所述滑动限位凸条与对接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位于对接管内部的表面套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滑动套筒的底部和对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帽,所述转动帽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增大摩擦的槽棱。(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通过对接管的设置,以及固定管、加固套管、第一切削刀筒、第二切削刀筒、第三切削刀筒、滑动套筒、插接杆、滑动凸块、滑动槽条、限位固定套筒、转动杆、连接卡杆、卡接滑板、转动齿盘、固定钢管和竖直挡板的配合使用,从而起到了通过插接杆和滑动凸块的使用,以及卡接滑板在滑动槽条内的限位,从而达到了使其第一切削刀筒、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相互对接,然后再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限位固定套筒竖直向上位移,从而达到了将其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使用完后提供拆卸的条件,使其第二切削刀筒和第三切削刀筒使用完后即可拆卸,将其分段使用削刀筒,从而致使切削刀的切磨层完全被利用,完全避免了直杆切削刀上表面无法被利用的尴尬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第二切削刀筒截面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结构对接管内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结构滑动套管截面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结构图2的C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对接管;2、固定管;3、加固套管;4、第一切削刀筒;5、第二切削刀筒;6、第三切削刀筒;7、滑动套筒;8、插接杆;9、滑动凸块;10、滑动槽条;11、限位固定套筒;12、转动杆;13、连接卡杆;14、卡接滑板;15、压缩弹簧;16、转动帽;17、转动齿盘;18、固定钢管;19、竖直挡板;20、滑动限位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包括对接管1,对接管1的两侧开设有卡接凹口,对接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套管3,加固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削刀筒4,第一切削刀筒4的底部与第二切削刀筒5的顶部接触,第二切削刀筒5的底部与第三切削刀筒6的顶部接触,第一切削刀筒4的底部和第二切削刀筒5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接杆8,插接杆8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凸块9,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的顶部均开设有配合滑动凸块9卡接的凹槽,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开设的凹槽内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槽,对接管1的顶部插入有滑动套筒7,滑动套筒7的表面与对接管1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管2、加固套管3、第一切削刀筒4、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滑动槽条10,第一切削刀筒4、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的内部滑动贯穿有限位固定套筒11,限位固定套筒11的顶部插入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转动杆12的表面与限位固定套筒11的内壁螺纹连接,限位固定套筒11的两侧分别有六个连接卡杆13,六个连接卡杆13分别以固定套筒11的轴心呈两两左右对称分布,连接卡杆13远离限位固定套筒11轴心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滑板14,卡接滑板14位于滑动槽条10内,卡接滑板14与滑动槽条10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多个卡接滑板14的设置,从而起到了限制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转动的效果,转动杆12的顶部贯穿对接管1的中部,且延伸至滑动套筒7的内部,滑动套筒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凸条20,滑动限位凸条20与对接管1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滑动限位凸条20的设置,从而起到了控制滑动套筒7无法转动的效果,转动杆12的表面与对接管1的内壁转动连接,滑动套筒7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转动杆12位于对接管1内部的表面套有压缩弹簧15,压缩弹簧1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滑动套筒7的底部和对接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压缩弹簧15的设置,从而起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包括对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1)的两侧开设有卡接凹口,所述对接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套管(3),所述加固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削刀筒(4),所述第一切削刀筒(4)的底部与第二切削刀筒(5)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二切削刀筒(5)的底部与第三切削刀筒(6)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一切削刀筒(4)的底部和第二切削刀筒(5)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接杆(8),所述插接杆(8)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凸块(9),所述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的顶部均开设有配合滑动凸块(9)卡接的凹槽,所述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开设的凹槽内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对接管(1)的顶部插入有滑动套筒(7),所述滑动套筒(7)的表面与对接管(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管(2)、加固套管(3)、第一切削刀筒(4)、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滑动槽条(10),所述第一切削刀筒(4)、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的内部滑动贯穿有限位固定套筒(11),所述限位固定套筒(11)的顶部插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转动杆(12)的表面与限位固定套筒(1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固定套筒(11)的两侧分别有六个连接卡杆(13),所述连接卡杆(13)远离限位固定套筒(11)轴心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滑板(14),所述卡接滑板(14)位于滑动槽条(10)内,所述卡接滑板(14)与滑动槽条(1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2)的顶部贯穿对接管(1)的中部,且延伸至滑动套筒(7)的内部,所述转动杆(12)的表面与对接管(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筒(7)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转动杆(12)位于滑动套筒(7)内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转动齿盘(17),所述滑动套筒(7)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钢管(18),所述固定钢管(18)靠近转动杆(12)轴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挡板(19),所述竖直挡板(19)位于转动齿盘(17)的齿牙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的直杆切削刀,包括对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1)的两侧开设有卡接凹口,所述对接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套管(3),所述加固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切削刀筒(4),所述第一切削刀筒(4)的底部与第二切削刀筒(5)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二切削刀筒(5)的底部与第三切削刀筒(6)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一切削刀筒(4)的底部和第二切削刀筒(5)的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接杆(8),所述插接杆(8)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凸块(9),所述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的顶部均开设有配合滑动凸块(9)卡接的凹槽,所述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开设的凹槽内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对接管(1)的顶部插入有滑动套筒(7),所述滑动套筒(7)的表面与对接管(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管(2)、加固套管(3)、第一切削刀筒(4)、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滑动槽条(10),所述第一切削刀筒(4)、第二切削刀筒(5)和第三切削刀筒(6)的内部滑动贯穿有限位固定套筒(11),所述限位固定套筒(11)的顶部插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转动杆(12)的表面与限位固定套筒(1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固定套筒(11)的两侧分别有六个连接卡杆(13),所述连接卡杆(13)远离限位固定套筒(11)轴心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明范贤波何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树熊超硬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