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水解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05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水解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侧设有加热夹层,所述加热夹层内腔中部固定设有热量补给板,所述加热夹层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罐体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部套设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顶部对应的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加热箱底部设有喷头,所述加热箱一侧设有支撑架以及另一侧设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一端连接有蒸汽总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箱设置为两个且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便于给水解物料加热,另外多个喷头底部与加热箱底部表面相切设置,便于将蒸汽均匀扩散至水解溶液内,蒸汽扩散面积大,物料加热均匀,水解快速高效。

An efficient hydrolysis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hydrolysis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The inner side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sandwich, and a heat supply plate is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heating sandwich. The top side of the heating sandwi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take pipe. The inner side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shaft, and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stirr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box. An impeller is provided at the bottom of the heating box with a nozzle, a support frame on one side and an intake branch pipe on the other side. One end of the intake branch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intake pipe,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intake pipe and the second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steam main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wo heating boxes and is made of aluminium alloy material,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heating hydrolytic materials. In addition, the bottom of multiple sprinklers is tangentially arrang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heating box, which facilitates the uniform diffusion of steam into the hydrolytic solution. The steam diffusion area is large, the material is uniformly heated, and the hydrolysis is fast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水解釜
本技术涉及水解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水解釜。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一些化工原料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水解等操作,传统的办法为将原料进行导入到水解釜内进行水解,但是水解时采用夹套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加热效率低下,浪费大量的蒸汽,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当水解釜较大时蒸汽从顶部进入从底部流出,会导致顶部和底部的加热温差较大,影响水解效果。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效水解釜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水解釜,通过加热箱设置为两个且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便于给水解物料加热,另外多个喷头底部与加热箱底部表面相切设置,便于将蒸汽均匀扩散至水解溶液内,蒸汽扩散面积大,物料加热均匀,水解快速高效,通过热量补给板的设置,便于在中部给从顶部进入底部因换热而散失部分热量的蒸汽再次加热,使蒸汽对罐体整体加热均匀,加快水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水解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侧设有加热夹层,所述加热夹层内腔中部固定设有热量补给板,所述加热夹层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罐体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部套设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顶部对应的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加热箱底部设有喷头,所述加热箱一侧设有支撑架以及另一侧设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一端连接有蒸汽总管,所述蒸汽总管底部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底端与加热夹层底部连接,所述回流管与蒸汽总管一端连接蒸汽罐。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以及另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于出料管一侧,所述出水管与加热夹层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热量补给板设置为两组,每组热量补给板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均设置为倾斜状,每组所述热量补给板交错设置,所述热量补给板内部设有加热丝,所述热量补给板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设有减速电机,所述搅拌轴顶端贯穿加热夹层和罐体且延伸至罐体顶部与减速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轴底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支架与罐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箱设置为两个且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加热箱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固定设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与搅拌轴活动卡接。优选的,所述喷头设置为多个且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于加热箱底部,所述加热箱横截面设置为圆形以及纵截面设置为椭圆形,多个所述喷头底部与加热箱底部表面相切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加热箱设置为两个且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便于给水解物料加热,另外多个喷头底部与加热箱底部表面相切设置,便于将蒸汽均匀扩散至水解溶液内,蒸汽扩散面积大,物料加热均匀,水解快速高效;2、通过加热箱横截面设置为圆形以及纵截面设置为椭圆形,避免水解后的残渣滞留在加热箱外壁,造成粘壁,并且影响加热箱对水解物料的加热;3、通过热量补给板设置为两组,每组热量补给板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均设置为倾斜状,每组热量补给板交错设置,热量补给板内部设有加热丝,热量补给板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便于在中部给从顶部进入底部因换热而散失部分热量的蒸汽再次加热,使蒸汽对罐体整体加热均匀,加快水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箱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加热夹层、3热量补给板、4第一进气管、5搅拌轴、6加热箱、7搅拌桨、8喷头、9支撑架、10进气支管、11第二进气管、12蒸汽总管、13回流管、14蒸汽罐、15进料口、16排气口、17出料管、18出水管、19减速电机、20滚珠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高效水解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侧设有加热夹层2,所述加热夹层2内腔中部固定设有热量补给板3,所述加热夹层2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气管4,所述罐体1内部设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外部套设有加热箱6,所述加热箱6顶部对应的搅拌轴5上设有搅拌桨7,所述加热箱6底部设有喷头8,所述加热箱6一侧设有支撑架9以及另一侧设有进气支管10,所述进气支管10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1,所述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11一端连接有蒸汽总管12,所述蒸汽总管12底部设有回流管13,所述回流管13底端与加热夹层2底部连接,所述回流管13与蒸汽总管12一端连接蒸汽罐1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1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15以及另一侧设有排气口16,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17和出水管18,所述出水管18设置于出料管17一侧,所述出水管18与加热夹层2相连通,将蒸汽换热后冷凝产生的水珠排出。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量补给板3设置为两组,每组热量补给板3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均设置为倾斜状,每组所述热量补给板3交错设置,所述热量补给板3内部设有加热丝,所述热量补给板3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便于在中部给从顶部进入底部因换热而散失部分热量的蒸汽再次加热,使蒸汽对罐体1整体加热均匀,加快水解。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减速电机19,所述搅拌轴5顶端贯穿加热夹层2和罐体1且延伸至罐体1顶部与减速电机19连接,所述搅拌轴5底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支架与罐体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箱6设置为两个且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加热箱6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固定设有滚珠轴承20,所述滚珠轴承20与搅拌轴5活动卡接,使搅拌轴5带动搅拌桨7搅拌物料加快水解时,加热箱6固定不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头8设置为多个且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于加热箱6底部,所述加热箱6横截面设置为圆形以及纵截面设置为椭圆形,避免水解后的残渣滞留在加热箱6外壁,造成粘壁,并且影响加热箱6对水解物料的加热,多个所述喷头8底部与加热箱6底部表面相切设置,便于将蒸汽均匀扩散至水解溶液内,蒸汽扩散面积大,物料加热均匀。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使用时,物料经进料口15进入罐体1内部,减速电机19带动搅拌轴5和搅拌桨7转动,将物料搅拌,蒸汽分两路导入罐体1内,一路蒸汽经第一进气管4进入加热夹层2内,给罐体1内部的物料加热,加快水解,换热后冷凝的蒸汽形成水滴经出水管18排出,且换热后的蒸汽(大部分蒸汽)经回流管13回流至蒸汽罐14再次加热,循环利用,绿色环保;另一路蒸汽经第二进气管11和进气支管10进入加热箱6,最后经喷头8排至罐体1内部与物料充分混合,将物料加热,并且罐体1内换热后的气体经排气口16排出,最终水解后的物料经出料管17出料;参照说明书附图2,加热箱6横截面设置为圆形以及纵截面设置为椭圆形,避免水解后的残渣滞留在加热箱6外壁,造成粘壁,并且影响加热箱6对水解物料的加热,多个所述喷头8底部与加热箱6底部表面相切设置,便于将蒸汽均匀扩散至水解溶液内,蒸汽扩散面积大,物料加热均匀;参照说明书附图3,热量补给板3设置为两组,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水解釜,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侧设有加热夹层(2),所述加热夹层(2)内腔中部固定设有热量补给板(3),所述加热夹层(2)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气管(4),所述罐体(1)内部设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外部套设有加热箱(6),所述加热箱(6)顶部对应的搅拌轴(5)上设有搅拌桨(7),所述加热箱(6)底部设有喷头(8),所述加热箱(6)一侧设有支撑架(9)以及另一侧设有进气支管(10),所述进气支管(10)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1),所述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11)一端连接有蒸汽总管(12),所述蒸汽总管(12)底部设有回流管(13),所述回流管(13)底端与加热夹层(2)底部连接,所述回流管(13)与蒸汽总管(12)一端连接蒸汽罐(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水解釜,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侧设有加热夹层(2),所述加热夹层(2)内腔中部固定设有热量补给板(3),所述加热夹层(2)顶部一侧设有第一进气管(4),所述罐体(1)内部设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外部套设有加热箱(6),所述加热箱(6)顶部对应的搅拌轴(5)上设有搅拌桨(7),所述加热箱(6)底部设有喷头(8),所述加热箱(6)一侧设有支撑架(9)以及另一侧设有进气支管(10),所述进气支管(10)一端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1),所述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11)一端连接有蒸汽总管(12),所述蒸汽总管(12)底部设有回流管(13),所述回流管(13)底端与加热夹层(2)底部连接,所述回流管(13)与蒸汽总管(12)一端连接蒸汽罐(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解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15)以及另一侧设有排气口(16),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17)和出水管(18),所述出水管(18)设置于出料管(17)一侧,所述出水管(18)与加热夹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