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运动装置及按摩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4933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运动装置及按摩椅,热运动装置包括可转动的传动轴、驱动传动轴转动的传动单元、以及安装在传动轴两端的发热单元,每组发热单元都包括具有筒状外周面的内隔热壳体、发热丝、以及固定套设在内隔热壳体外部的外导热壳体,所述内隔热壳体与传动轴相固定,所述发热丝缠绕在内隔热壳体的筒状外周面上、构成筒状发热圈,所述筒状发热圈固定在内隔热壳体和外导热壳体之间。本申请中,发热单元的发热面为空间面、而非平面,发热均匀,再结合内隔热壳体的隔热性能和外导热壳体的导热性能,让热量更好地向外传递。

A Thermal Motion Device and Massage Chai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hermal motion device and a massage chair. The thermal motion device includes a rotatable transmission shaft, a transmission unit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heating unit installed at both ends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Each set of heating units includes an inner heat insulating shell with a cylindrical peripheral surface, a heating wire, and an external heat conducting shell fix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inner heat insulating shell. The shell is fix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heating wire is wound around the cylindrical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inner heat insulating shell to form a cylindrical heating ring, which is fixed between the inner heat insulating shell and the outer heat conducting shell.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heating surface of the heating unit is a space surface rather than a plane, and the heating is uniform. Combined with the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ner insulation shell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outer thermal conductivity shell, the heat can be better transferred outw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运动装置及按摩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椅,特别是涉及一种按摩椅中用于脚底按摩的热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身体由于缺乏运动容易出现各种疲劳酸痛等现象,通过对人体进行按摩可以放松紧张肌肉、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对保健强身具有较好的作用。基于此,市面上出现了较多的按摩器械,通过对人体进行按摩,使人体放松、促进人体血液流通等,故按摩器械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进一步地,为了增加按摩器械的功能,一些按摩器械中配置有用于按摩脚底的发热单元,发热单元可转动地安装在按摩器械中,发热单元上通常还会设置有外突的滚轮、以及内置的发热组件。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发热单元中,其基本上都是平面发热、采用基本的发热片的结构形式,发热单元的主体材料通常选用不导热材料,故发热单元存在发热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导致用户体验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热均匀的热运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运动装置,包括可转动的传动轴、驱动传动轴转动的传动单元、以及安装在传动轴两端的发热单元,每组发热单元都包括可转动的传动轴、驱动传动轴转动的传动单元、以及安装在传动轴两端的发热单元,每组发热单元都包括具有筒状外周面的内隔热壳体、发热丝、以及固定套设在内隔热壳体外部的外导热壳体,所述内隔热壳体与传动轴相固定,所述发热丝缠绕在内隔热壳体的筒状外周面上、构成筒状发热圈,所述筒状发热圈固定在内隔热壳体和外导热壳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固定的驱动蜗杆、以及固定在传动轴上的驱动蜗轮,所述驱动蜗杆与驱动蜗轮传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齿轮箱,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齿轮箱中,所述驱动蜗杆和驱动蜗轮都被收容在齿轮箱中。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单元还包括多个发热按摩滚轮,每个发热按摩滚轮包括从内隔热壳体外周向外突出的支撑凸部、以及从外导热壳体中向外突出的滚轮凸部,所述滚轮凸部中具有容置支撑凸部的凹槽,所述滚轮凸部上缠绕有部分所述发热丝。进一步地,发热单元还包括固定于内隔热壳体的电连接组件、以及与内隔热壳体相对固定的供电组件,所述发热丝的两端与电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电连接组件和供电组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为镍钛合金丝,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和发热丝一端相连接的第一导电金属片、以及与发热丝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导电金属片,所述供电组件包括与内隔热壳体相对固定的碳刷固定座、固定于碳刷固定座的碳刷控制板、安装于碳刷固定座的碳刷、固定于内隔热壳体的供电控制板、以及固设在供电控制板上的导电滑环板,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都与供电控制板相连接,所述碳刷与导电滑环板接触连接,所述碳刷与碳刷控制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碳刷固定座和碳刷之间固设有压簧。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单元还包括固定在内隔热壳体的筒状外周面上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外导热壳体相贴合、用于检测外导热壳体的发热温度,所述温控器连接在第一导电金属片和供电控制板之间、或第二导电金属片和供电控制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内隔热壳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容置发热丝的线槽,所述线槽呈开口朝外的倒三角形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按摩椅,所述按摩椅中配置有如上所述的热运动装置。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热运动装置及按摩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发热单元的发热面为空间面、而非平面,发热均匀,再结合内隔热壳体的隔热性能和外导热壳体的导热性能,可以阻隔热量向内传递,进而让热量更好地向外传递,故损失热量少、发热效果佳,大大减少加热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中热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为本申请中发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为本申请中内隔热壳体和电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图6的A圈放大图。图8为内隔热壳体、电连接组件、温控器和外导热壳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左视图。图10为在图8的基础上安装供电控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传动轴2传动单元3发热单元4内隔热壳体41支撑凸部42线槽43第一安装槽44固定卡槽45第三安装槽46减料槽47连接槽5发热丝6外导热壳体61滚轮凸部7第一导电金属片8第二导电金属片81卡扣部9碳刷固定座10碳刷控制板11碳刷12供电控制板13导电滑环板14压簧15温控器16第一限位支架17第二限位支架18第四限位支架19第五限位支架20驱动电机21驱动蜗杆22驱动蜗轮23齿轮箱231上盖体232下盖体24轴承25限位卡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申请涉及家电行业中的一种按摩器材,比如:按摩椅、脚部按摩器等,特别涉及一种按摩器材中用于对人体脚部进行发热按摩的热运动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热运动装置包括可转动的传动轴1、驱动传动轴1转动的传动单元2、以及安装在传动轴1两端的发热单元3,两组发热单元3左右镜像设置。为便于叙述,将传动轴1的轴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并以安装在传动轴1左端的发热单元3为例、对发热单元3的优选结构展开叙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发热单元3包括具有筒状外周面的内隔热壳体4、发热丝5、固定套设在内隔热壳体4外部的外导热壳体6、固定于内隔热壳体4的电连接组件、以及与内隔热壳体4相对固定的供电组件,所述内隔热壳体4与传动轴1相固定,所述发热丝5缠绕在内隔热壳体4的筒状外周面上、构成筒状发热圈,所述筒状发热圈固定在内隔热壳体4和外导热壳体6之间,所述发热丝5的两端与电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电连接组件和供电组件相连接,所述内隔热壳体4和外导热壳体6的材料不同、且都绝缘。热运动装置工作时,传动单元2驱动传动轴1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传动轴1左右两端的发热单元3一起转动,人体脚部与外导热壳体6相接触,进而按摩人体脚部。另外,供电组件通过电连接组件给发热丝5供电,则筒状发热圈发热,热量经外导热壳体6传递给人体脚部,实现加热按摩的效果,能够有效促进人体脚部血液流通、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特别地,本申请中,热量是由筒状发热圈提供的,而筒状发热圈是由发热丝5采用空间绕线的方式所形成的一种空间曲面,从而使得发热单元3的发热面为空间面、而非平面;另外,内隔热壳体4由不导热材料制成、具有隔热性能,可以阻隔热量向内传递、减少热量损失,在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又能够起到保护内部传动轴1等部件的作用;而外导热壳体6由导热率高的材料制成、具有导热性能,最终使得发热单元3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的传动轴(1)、驱动传动轴(1)转动的传动单元(2)、以及安装在传动轴(1)两端的发热单元(3),每组发热单元(3)都包括具有筒状外周面的内隔热壳体(4)、发热丝(5)、以及固定套设在内隔热壳体(4)外部的外导热壳体(6),所述内隔热壳体(4)与传动轴(1)相固定,所述发热丝(5)缠绕在内隔热壳体(4)的筒状外周面上、构成筒状发热圈,所述筒状发热圈固定在内隔热壳体(4)和外导热壳体(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的传动轴(1)、驱动传动轴(1)转动的传动单元(2)、以及安装在传动轴(1)两端的发热单元(3),每组发热单元(3)都包括具有筒状外周面的内隔热壳体(4)、发热丝(5)、以及固定套设在内隔热壳体(4)外部的外导热壳体(6),所述内隔热壳体(4)与传动轴(1)相固定,所述发热丝(5)缠绕在内隔热壳体(4)的筒状外周面上、构成筒状发热圈,所述筒状发热圈固定在内隔热壳体(4)和外导热壳体(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2)包括驱动电机(20)、与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相固定的驱动蜗杆(21)、以及固定在传动轴(1)上的驱动蜗轮(22),所述驱动蜗杆(21)与驱动蜗轮(22)传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2)还包括齿轮箱(23),所述传动轴(1)通过轴承(24)可转动地支撑在齿轮箱(23)中,所述驱动蜗杆(21)和驱动蜗轮(22)都被收容在齿轮箱(23)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3)还包括多个发热按摩滚轮,每个发热按摩滚轮包括从内隔热壳体(4)外周向外突出的支撑凸部(41)、以及从外导热壳体(6)中向外突出的滚轮凸部(61),所述滚轮凸部(61)中具有容置支撑凸部(41)的凹槽,所述滚轮凸部(61)上缠绕有部分所述发热丝(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3)还包括固定于内隔热壳体(4)的电连接组件、以及与内隔热壳体(4)相对固定的供电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琪程志华李国辉邓桂辉梁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