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91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包括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外侧设有护垫外套,所述护垫底座两侧设有护垫侧支撑壁,所述两护垫侧支撑壁之间留有放置区,所述护垫底座下端设有可翻转挡片,所述可翻转挡片可置于放置区内,可沿护垫底座任意翻转;所述护垫侧支撑壁、护垫底座和可翻转挡片组成结构相似,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护垫外套、支撑层、弹性扩充层和护垫外套;所述支撑层内设有填充物;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外侧设有联通扩充层的充气端口,可为扩充层充气。

A Pad for Pressure Sore Preven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shion for preventing pressure sore, which comprises a cushion side support wall and a cushion base. The cushion side support wall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cushion base are provided with a cushion cover. The cushion side support wall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ushion base, and a placement area is left between the two cushion side support walls. The bottom end of the cushion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reversible baffle, and the reversible baffle can be placed. Within the area, the support wall, the support base and the reversible shield can be reversed arbitrarily along the cushion base; the structure of the support wall, the cushion base and the reversible shield is similar, and the cushion jacket, the support layer, the elastic expansion layer and the cushion jacket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the support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filler; the air-filled port of the connecting expansion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upport wall of the cushion, so that the expansion layer can be infl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
本技术涉及压疮防护的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
技术介绍
压疮是一种因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性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的疾病。其中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基本、最重要因素。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病,大多数是由其它的原发病未经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长期卧床的患者,血液回流易出现障碍,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气圈是一种预防足跟部压疮的常用器具。但是,由于气圈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因此对患者皮肤的刺激性大,而且不透气,从而妨碍汗液蒸发,易导致局部温度升高,组织代谢和氧耗增加,组织缺血加重,所以不利于压疮的预防。另外,该器具还可造成患者身上与气圈相接触的部位静脉回流受阻,从而使位于气圈中间的组织发生水肿,因此现已不提倡使用;利用皮牵引带配合使用的防压疮装置,因接触面积小,会产生皮带与皮肤相接触并反复摩擦,因此易造成该处皮肤损伤,且不易移动,使用过程中更换困难;且现有的护垫形状、大小固定,不能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部位进行调整大小,对待支撑部位进行包裹或支撑,易导致宽松晃动或过紧舒适度差,存在适配性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透气、有利于患者血液回流、对皮肤无损害、携带使用方便且通用性强的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包括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外侧设有护垫外套,所述护垫底座两侧设有护垫侧支撑壁,所述两护垫侧支撑壁之间留有放置区,所述护垫底座下端设有可翻转挡片,所述可翻转挡片可置于放置区内,可沿护垫底座任意翻转;所述护垫侧支撑壁、护垫底座和可翻转挡片组成结构相似,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护垫外套、支撑层、弹性扩充层和护垫外套;所述支撑层内设有填充物;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外侧设有联通扩充层的充气端口,可为扩充层充气。进一步的,所述扩充层壁设有褶皱,可调节扩充层的体积,增强的护垫的适配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和弹性扩充层、弹性扩充层和护垫外套之间设有保护层,防止弹性扩充层被异物扎破损坏,稳定和耐用。进一步的,所述可翻转挡片和护垫侧支撑壁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装置,可翻转挡片可作为固定支撑壁,又可作为活动支撑壁。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为拉链。进一步的,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外侧设有防滑垫,防止护垫发生位移。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由于护垫侧支撑壁、护垫底座和可翻转挡片组成结构相似,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护垫外套、支撑层、弹性扩充层和护垫外套,护垫外套和支撑层采用透气材质,解决了透气问题,扩充层可充气膨胀,体积可调,可对患者的待支撑部位进行包裹或支撑,可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且放气后体积减小,携带方便;可翻转挡片摆放位置可调,可与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组合使用,形成一个四面凹槽,也可直接作为支撑护垫使用,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护垫侧支撑壁51和护垫底座52,护垫侧支撑壁51和护垫底座52外侧设有护垫外套3,护垫底座52两侧设有护垫侧支撑壁51,两护垫侧支撑壁51之间留有放置区,护垫底座52下端设有可翻转挡片4,可翻转挡片4可置于放置区内,可沿护垫底座52任意翻转;护垫侧支撑壁51、护垫底座52和可翻转挡片4组成结构相似,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护垫外套3、支撑层2、弹性扩充层1和护垫外套3;支撑层2内设有填充物;护垫侧支撑壁51外侧设有联通扩充层1的充气端口10,可为扩充层1充气。扩充层1壁设有褶皱,可调节扩充层1的体积,增强的护垫的适配性。支撑层2和扩充层1、扩充层1和护垫外套3之间设有保护层6,防止弹性扩充层1被异物扎破损坏,稳定和耐用。可翻转挡片4和护垫侧支撑壁51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装置,可翻转挡片4可作为固定支撑壁,又可作为活动支撑壁。可拆卸连接装置为拉链。垫侧支撑壁51和护垫底座52外侧设有防滑垫,可防止护垫发生位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以足部使用为例,在可翻转挡片4与护垫侧支撑壁51连接时,将脚后跟放置在护垫底座52处,通过充气端口10对扩充层1充气,充气膨胀的扩充层1推动支撑层2和护垫外套3包裹住脚踝,且护垫侧支撑壁51和护垫底座52外侧设有防滑垫,增强护垫的摩擦力,保证护垫不会在较小的外力下发生位移。在可翻转挡片4与护垫侧支撑壁51分离时,可翻转挡片4可摆放在患者脚部后,支撑患者腿肚,相对抬高患者的脚部,增加舒适度的同时促进血液回流。本技术具有舒适透气、有利于患者血液回流、对皮肤无损害、携带使用方便且通用性强的特点,由于由于护垫侧支撑壁51、护垫底座52和可翻转挡片4组成结构相似,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护垫外套3、支撑层2、弹性扩充层1和护垫外套3,护垫外套3和支撑层2采用透气材质,解决了透气问题,扩充层1可充气膨胀,体积可调,可对患者的待支撑部位进行包裹或支撑,可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且放气后体积减小,携带方便;可翻转挡片4摆放位置可调,可与护垫侧支撑壁51和护垫底座52组合使用,形成一个四面凹槽,也可直接作为支撑护垫使用,通用性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包括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外侧设有护垫外套,所述护垫底座两侧设有护垫侧支撑壁,所述两护垫侧支撑壁之间留有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垫底座下端设有可翻转挡片,所述可翻转挡片可置于放置区内,所述护垫侧支撑壁、护垫底座和可翻转挡片组成结构相似,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护垫外套、支撑层、扩充层和护垫外套;所述支撑层内设有填充物;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外侧设有联通扩充层的充气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压疮的护垫,包括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和护垫底座外侧设有护垫外套,所述护垫底座两侧设有护垫侧支撑壁,所述两护垫侧支撑壁之间留有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垫底座下端设有可翻转挡片,所述可翻转挡片可置于放置区内,所述护垫侧支撑壁、护垫底座和可翻转挡片组成结构相似,由外到内依次设有护垫外套、支撑层、扩充层和护垫外套;所述支撑层内设有填充物;所述护垫侧支撑壁外侧设有联通扩充层的充气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