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伏式避雷装置及避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99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伏式避雷装置,包括避雷体以及牵引装置,避雷体包括支架、立杆;支架的顶端设置有穿过立杆的转轴,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位于上部的固定杆以及挡杆;立杆的朝向固定杆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拉环,立杆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一侧的导向组件以及设置于导向组件背向支架一侧的卷绳器,卷绳器上的钢丝绳绕过导向组件固定在拉环上;一种避雷系统包括前述的倒伏式避雷装置,还包括与立杆相连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包括等离子接地体以及非金属接地体,等离子接地体与非金属接地体通过铜排相连,铜排的一端连接有与立杆可拆卸相连的第一引下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运输、便于连接、固定稳定、便于使用的优点。

A Reversed Lightning Arrester and Lightning Arres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verted lightning arrester, which comprises a lightning arrester and a traction device. The lightning arrester comprises a support and a vertical pole; the top of the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passing through the vertical pole, and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ole and a baffle; a pull ring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vertical pole towards the fixed pole, and a lightn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pole. The guiding component on one side of the bracket and the rope winder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bracket are fixed on the pulling ring by the wire rope on the rope winder, and the lightning arrester system includes the aforementioned inverted lightning arrester and the ground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pole. The grounding device includes plasma grounding body and non-metal grounding body, plasma grounding body and non-metal grounding body,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lasma grounding body and non-metal grounding body. The terrain is connected by copper bars, and one end of the copper bars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ead-down line which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connected with a vertical p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t connection, fixed stability and easy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伏式避雷装置及避雷系统
本技术属于避雷
,具体涉及一种倒伏式避雷装置及避雷系统。
技术介绍
户外空旷场所用到的避雷针具有临时性,即在需要对户外场所避雷时,会将避雷针远程运输至现场进行现场安装,当避雷实用结束时,需要将避雷针运输至其他场所进行再次利用。由于通常避雷针的高度比较高,对运输带来严重的不便,因此需要将避雷针放到进行运输,现有的倒伏式避雷针不便于固定;并且现有的倒伏式避雷针在现场进行安装时,不便于对于避雷针进行直立过程的操作,而且安装人员的操作较为费力。另一方面,对户外空旷场所进行避雷保护时,需要接地装置与避雷装置构成接地系统,现有的户外用避雷装置安装较为繁琐,增加了户外避雷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运输、便于连接、固定稳定、便于使用的倒伏式避雷装置及避雷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根据下:一种倒伏式避雷装置,包括避雷体以及牵引装置,所述避雷体包括支架以及竖直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立杆;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穿过立杆的转轴,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位于上部的固定杆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杆下侧的挡杆;所述立杆的朝向固定杆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拉环,立杆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一侧的导向组件以及设置于导向组件背向支架一侧的卷绳器,所述卷绳器上的钢丝绳绕过导向组件固定在所述拉环上。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底板以及2根固定在底板上的竖杆。进一步,所述竖杆的顶端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转轴的端部穿设于轴承座内。进一步,所述立杆固定于转轴的中部,并且立杆位于2根竖杆之间。进一步,所述导生组件包括固定于底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2个支撑板,2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轴连接有导绳轮。进一步,所述卷绳器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安装有卷绳盘、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卷绳盘通过轴连接于安装壳上,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卷绳盘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轴连接有位于安装壳外侧的手柄。进一步,所述第二齿轮可拆卸的穿设有连接于安装壳上的定位螺栓。一种避雷系统,包括前述的倒伏式避雷装置,还包括与立杆相连的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包括等离子接地体以及非金属接地体,所述等离子接地体与非金属接地体通过铜排相连,所述铜排的一端连接有与立杆可拆卸相连的第一引下线。进一步,所述第一引下线远离铜排的一端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立杆的下端。进一步,所述立杆的内部穿设有与避雷针相连的第二引下线,所述第二引下线与螺栓相抵触,所述第二引下线与立杆内壁之间设置有绝缘树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牵引装置实现避雷体的倒伏与竖立之间的转换,当需要运输时,避雷体的立杆与避雷针处于平放状态,从而便于避雷针的运输;当避雷体在现场进行安装时,通过牵引装置收钢丝绳,并对牵引装置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钢丝绳对立杆进行拉紧,使得立杆与避雷针处于竖直状态;2、本技术通过倒伏式避雷装置与接地装置构成避雷系统,其中接地装置中的引下线通过螺栓与立杆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在现场对接地装置与避雷装置的连接与拆卸,并且便于在现场对避雷装置的倒伏操作;3、本技术中,立杆与固定杆可固定,从而便于立杆在处于竖直状态时的固定,与牵引装置相配合对立杆进行稳定固定,避免由于风等外力因素导致立杆与避雷针倾倒;总之,本技术具有便于运输、便于连接、固定稳定、便于使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避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避雷体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牵引装置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避雷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架,101、底板,102、竖杆,2、立杆,3、转轴,4、固定杆,5、挡杆,6、拉环,7、避雷针,8、导向组件,801、固定座,802、支撑板,803、导绳轮,9、卷绳器,901、安装壳,902、卷绳盘,903、第一齿轮,904、第二齿轮,905、定位螺栓,906、手柄,11、轴承座,12、离子接地体,13、非金属接地体,14、铜排,15、第一引下线,16、螺栓,17、第二引下线,18、绝缘树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所示,一种倒伏式避雷装置,包括避雷体以及牵引装置,所述避雷体包括支架1以及竖直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立杆2;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穿过立杆2的转轴3,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位于上部的固定杆4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杆4下侧的挡杆5,所述固定杆4用于对处于竖直状态的立杆2进行固定,当立杆2处于竖直状态时可采用固定螺栓对立杆2与固定杆4之间进行固定,所述挡杆5用于对立杆2进行止挡;所述立杆2的朝向固定杆4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拉环6,立杆2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7;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1一侧的导向组件8以及设置于导向组件8背向支架1一侧的卷绳器9,所述卷绳器9上的钢丝绳10绕过导向组件8固定在所述拉环6上,从而通过卷绳器9对钢丝绳10进行收卷,使得处于倒伏状态的立杆2与避雷针7被逐渐拉至竖直状态,当立杆2达到竖直状态时,挡杆5对立杆2的下端进行止挡,避免使得卷绳器9在收卷钢丝绳10过程中使得立杆2被牵拉过位。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01以及2根固定在底板101上的竖杆102;所述竖杆102的顶端固定有轴承座11,所述转轴3的端部穿设于轴承座11内;所述立杆2固定于转轴3的中部,并且立杆2位于2根竖杆102之间,从而使得立杆2能够以转轴3为圆心,在卷绳器9收卷钢丝绳10的过程中拉动立杆2转动,并且2根竖杆102对立杆2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不论是立杆处于倒伏状态还是处于竖直状态,都能够被稳定支撑。如图3所示,所述导生组件8包括固定于底板101上的固定座801,所述固定座801上设置有2个支撑板802,2个所述支撑板802之间通过轴连接有导绳轮803;所述卷绳器9包括安装壳901,所述安装壳901内安装有卷绳盘902、第一齿轮903以及第二齿轮904,所述卷绳盘902通过轴连接于安装壳901上,所述第一齿轮903分别与卷绳盘902和第二齿轮90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04通过轴连接有位于安装壳901外侧的手柄906;所述第二齿轮904可拆卸的穿设有连接于安装壳901上的定位螺栓905;其中,导绳轮803低于拉环6与卷绳盘902所在的位置,并且钢丝绳10从导绳轮803的下侧面穿过,从而使得导绳轮803对钢丝绳10起到良好的压紧作用,通过导绳轮803对钢丝绳10施加稳定的压力,使得钢丝绳10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对立杆2施加稳定的拉力;在使用卷绳器9对立杆进行牵引过程中,定位螺栓905脱离第二齿轮904,当立杆2牵引至竖直状态时,将定位螺栓905穿过第二齿轮904通过螺纹固定与安装壳901上,从而对第二齿轮904进行限位,进一步对立杆2进行拉紧固定,避免出现立杆2倾倒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在实施时,为了便于避雷装置的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伏式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体以及牵引装置,所述避雷体包括支架(1)以及竖直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立杆(2);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穿过立杆(2)的转轴(3),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位于上部的固定杆(4)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杆(4)下侧的挡杆(5);所述立杆(2)的朝向固定杆(4)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拉环(6),立杆(2)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7);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1)一侧的导向组件(8)以及设置于导向组件(8)背向支架(1)一侧的卷绳器(9),所述卷绳器(9)上的钢丝绳(10)绕过导向组件(8)固定在所述拉环(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伏式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体以及牵引装置,所述避雷体包括支架(1)以及竖直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立杆(2);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置有穿过立杆(2)的转轴(3),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位于上部的固定杆(4)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杆(4)下侧的挡杆(5);所述立杆(2)的朝向固定杆(4)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拉环(6),立杆(2)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7);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1)一侧的导向组件(8)以及设置于导向组件(8)背向支架(1)一侧的卷绳器(9),所述卷绳器(9)上的钢丝绳(10)绕过导向组件(8)固定在所述拉环(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伏式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01)以及2根固定在底板(101)上的竖杆(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伏式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2)的顶端固定有轴承座(11),所述转轴(3)的端部穿设于轴承座(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伏式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固定于转轴(3)的中部,并且立杆(2)位于2根竖杆(10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伏式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8)包括固定于底板(101)上的固定座(801),所述固定座(801)上设置有2个支撑板(802),2个所述支撑板(802)之间通过轴连接有导绳轮(803)。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利源杨利彬常士存钱艳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扬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