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84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铆钉式热保护器,包括壳体、一端设置有动触点的双金属片、静触点、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底板,底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纸垫,壳体上设置有与双金属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以及与静触点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双金属片的未设置动触点的一端至少两处铆接于壳体上,静触点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铆接于底板上,与动触点接触;底板上还固定有基板,基板上安装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金属螺线管,螺线管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串联形成辅助电路,辅助电路与静触点并联;双金属片上在靠近动触点位置固定有磁体,金属螺线管在通电状态下磁极与磁体磁极相反。该热保护器,不容易在连接位置产生高温而影响产品性能;此外还提高了热保护器的灵敏度。

A Double Rivet Thermal Pro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rivet type thermal protec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bimetal sheet with movable contacts at one end, a static contact, a bottom plat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an insulating paper mat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hell, a first wiring e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imetal sheet and a second wiring e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tatic contact, and an end to which the bimetal sheet has no movable contacts. There are only two rivets on the shell, and the static contacts are riveted on the bottom plate by riveting without rivets, contacting with the dynamic contacts; the base plate is also fixed with a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 and a metal solenoid installed on the base plate; the solenoid and the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o form an auxiliary circuit, and the auxiliary circuit is parallel to the static contacts; the bimetal sheet is fixed near the dynamic contacts. With a magnet, the magnetic pole of a metal solenoid is opposite to that of a magnet when it is electrified. The thermal protector is not easy to produce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and affect the product performance; besides, it also improv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hermal pro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热保护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
技术介绍
热保护器是常用的电器元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电路的安全性。现有的常用的热保护器包括壳体、一端设置有动触点的双金属片、静触点、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底板,底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纸垫,双金属片的未设置动触点的一端焊接于壳体上,静触点焊接于底板上,与动触点接触,壳体上设置有与双金属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以及与静触点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这种结构的热保护器,存在以下缺点:1、双金属片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以及静触点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方式,在焊接的过程中往往会有焊渣残余,从而使得静触点与底板以及双金属片与壳体焊接的位置导电接触面积接减小,在焊接位置产生高温,影响产品的性能;2、动触点仅仅靠双金属片本身的特性起到过热断开保护的,灵敏度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以至少解决上述的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包括壳体、一端设置有动触点的双金属片、静触点、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底板,底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纸垫,壳体上设置有与双金属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以及与静触点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所述双金属片的未设置动触点的一端至少两处铆接于壳体上,静触点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铆接于底板上,与动触点接触;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金属螺线管,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串联形成辅助电路,所述辅助电路与所述静触点并联;所述双金属片上在靠近所述动触点的位置固定有磁体,所述金属螺线管在通电状态下的磁极与所述磁体的磁极相反。优选的,所述辅助电路还包括电热丝,所述电热丝、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串联,且所述电热丝靠近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优选的,所述金属螺线管为磁性金属螺线管。本申请提供的热保护器,双金属片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以及静触点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为铆接,无焊渣残余,不容易在连接位置产生高温而影响产品的性能;此外,通过设置磁体、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金属螺线管,在正常状态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较大,可忽略不计,电流主要经过静触点和动触点传导,当电路出现异常为导致热保护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减小,使得金属螺线管有电流流过并且越来越大,从而产生磁场,磁极方向与磁铁相反,使得金属螺线管与磁铁产生斥力,辅助双金属片变形,提高了热保护器的灵敏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电热丝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中标记:壳体1、铆钉2、双金属片3、动触点4、静触点5、绝缘纸垫6、底板7、第一接线端8、第二接线端9、磁体10、金属螺线管1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2、基板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壳体1、一端设置有动触点4的双金属片3、静触点5、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底板7,底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纸垫6,壳体上设置有与双金属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8以及与静触点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9,所述双金属片的未设置动触点的一端至少两处铆接于壳体上,一般使用铆钉2铆接,静触点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铆接于底板上,与动触点接触;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基板13,所述基板上安装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2和金属螺线管11,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串联形成辅助电路,所述辅助电路与所述静触点并联;所述双金属片上在靠近所述动触点的位置固定有磁体10,所述金属螺线管在通电状态下的磁极与所述磁体的磁极相反。本申请提供的热保护器,双金属片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以及静触点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为铆接,无焊渣残余,不容易在连接位置产生高温而影响产品的性能;此外,通过设置磁体、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金属螺线管,在正常状态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较大,可忽略不计,电流主要经过静触点和动触点传导,当电路出现异常为导致热保护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电阻减小,使得金属螺线管有电流流过并且越来越大,从而产生磁场,磁极方向与磁铁相反,使得金属螺线管与磁铁产生斥力,辅助双金属片变形,提高了热保护器的灵敏度。本申请中,金属螺线管优选使用磁性金属螺线管,也就是使用材料制作的螺线管,比如使用镍合金做的螺线管,或者是磁芯上绕有导线形成的螺线管,这样,在正常状态下,磁铁与螺线管吸引,使得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更牢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5和图6,所述辅助电路还包括电热丝R,所述电热丝、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串联,且所述电热丝靠近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这种结构,当电路出现异常为导致热保护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辅助电路通电后,电热丝发热进一步使得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快速升温,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快速升温的过程中,电阻迅速下降,又进一步促进电热丝发热,很快形成良性循环,使得金属螺线管与磁铁产生斥力快速变大,进一步提高了热保护器的灵敏度。本申请中,壳体可使用现有的金属材料制作的壳体,壳体外还可以设置绝缘罩,绝缘罩的设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其具体结构和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包括壳体(1)、一端设置有动触点(4)的双金属片(3)、静触点(5)、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底板(7),底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纸垫(6),壳体上设置有与双金属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以及与静触点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片的未设置动触点的一端至少两处铆接于壳体上,静触点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铆接于底板上,与动触点接触;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基板(13),所述基板上安装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2)和金属螺线管(11),所述螺线管与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串联形成辅助电路,所述辅助电路与所述静触点并联;所述双金属片上在靠近所述动触点的位置固定有磁体(10),所述金属螺线管在通电状态下的磁极与所述磁体的磁极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铆钉式热保护器,包括壳体(1)、一端设置有动触点(4)的双金属片(3)、静触点(5)、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底板(7),底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纸垫(6),壳体上设置有与双金属片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以及与静触点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片的未设置动触点的一端至少两处铆接于壳体上,静触点以无铆钉铆接的方式铆接于底板上,与动触点接触;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基板(13),所述基板上安装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2)和金属螺线管(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兆龙杨风雷李健伟卞开友汪兆年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宝珠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