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348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38
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补水型河道不能建立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入侵、水质恶化等问题,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缺点,提供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基于现有的补水型河道构建生态河床,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补水型河道及设置在河道中的上游补水口、入口深潭、块石群、浅滩深潭群、溢流坝、木桩群、鱼巢和生物通道,所述的入口深潭设置在上游补水口下游处,块石群设置在入口深潭下游,浅滩深潭群、溢流坝、木桩群、鱼巢和生物通道沿河道分布设置,在河道护坡上种植树木,在浅滩中种植水草。本发明专利技术恢复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体环境,适合在补水型河道中使用。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ystem for Water Supplementary Channels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ystem for recharging rivers aims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technologies in which recharging rivers can not establish diverse ecosystems, lead to biological invas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can not form a virtuous cycle.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ystem for recharging rivers is provided. Based on existing recharging rivers, an ecological river bed is constructed.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ystem includes: recharging rivers, recharging rivers, recharging rivers, recharging rivers and recharging rivers. The entrance pool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the upstream recharge mouth, the entrance pool, the block stone group, the shoal pool group, the overflow dam, the wooden pile group, the fish nest and the biological passage. The entrance pool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the upstream recharge mouth, the block stone group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the entrance pool, the shallow pool group, the overflow dam, the wooden pile group, the fish nest and the biological passage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river channel and planted on the river slope protection. Trees and plants in the shoals. The invention restores the biodiversity, improv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and is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recharge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河道水质污染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城市河流天然地貌特征变化显著,河流渠道化、河岸硬质化和河道景观的缺失,破坏了自然河道的生态系统,降低了河流生态环境承载力。补水型河道虽然已完成截污、水质得到改善,但由于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生境,不能建立多样性的生态系统,长期下来,会导致生物入侵、水质恶化等问题,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补水型河道不能建立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入侵、水质恶化等问题,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本专利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基于现有的补水型河道构建生态河床,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补水型河道及设置在河道中的上游补水口、入口深潭、块石群、浅滩深潭群、溢流坝、木桩群、鱼巢和生物通道,所述的入口深潭设置在上游补水口下游处,块石群设置在入口深潭下游,浅滩深潭群、溢流坝、木桩群、鱼巢和生物通道沿河道分布设置,在河道护坡上种植树木,在浅滩中种植水草。进一步的,所述的补水型河道的河床底部铺设30cm厚的碎石,碎石的粒径为5-10cm,并零星放置大块块石。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游补水口通过抽水泵与水库的水连通,补水型河道的长度为2000m,宽度为10m,补水后河道水深为10cm。进一步的,所述的入口深潭相距上游补水口500m,入口深潭的长度为20m、宽度为10m、深度为2m。进一步的,所述的块石群的布置面积为150m2。进一步的,所述的浅滩深潭群的设置规律为:浅滩与深潭的水面比例为6:4;浅滩高30cm,沿河道分别设有砾石浅滩、粗砂浅滩、植物浅滩和细砂浅滩,滩地中设置积水洼地和池沼地,种植挺水和沉水植物;深潭的直径为2-3m,深潭的深度为1.5m;当河床断面≤10m时,浅滩按照河床面积的10%-15%设置;当河床断面>10m时,浅滩按照河床面积的15%-25%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溢流坝的设置规律为:当河道坡降≤0.3%时,每隔400-500m设置一处溢流坝,当河道坡降>0.3%时,每隔150-200m设置一处溢流坝;溢流坝高出河床10cm-15cm,溢流坝为一字型或鱼鳞型或S型。进一步的,所述的木桩群的设置规律为:河道每100米左右设置一个木桩群,木桩排长5-8m,木桩半径为10cm,左右岸交错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的鱼巢的设置规律为:河道每100米设置一个鱼巢系统,一个鱼巢系统长度5-8m,在水陆交错带处左右岸交错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通道的设置规律为:在河道过河天桥下或者河道人流量较小处设置横跨河道的圆木,生物通道按照河道每500m设置一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生态工学原理、技术,通过河道水污染控制、水量和水流态的调节,河道河底和岸坡的形态结构的生态改造,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之达到良好的自然生态平衡。河流本身具有自净、修复能力,河岸植物具有吸收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能力,河流的浅滩和深潭、水陆交错带能够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加快微生物对有机物污染物的分解。河床断面以及植被景观可以增加河流景观空间体系,河流更具亲水性,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水和谐。本专利技术可保证河道的生态系统健康,保证补水景观河道的水体质量,使河道水体形成具有自净能力的水生态系统,改善了水体水环境和河道小型动物栖息的生存环境,恢复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体环境,且能抵抗南方洪水水量波动大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补水型河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A。附图4为附图3的B-B剖视图。附图5为附图3的C-C剖视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砾石浅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粗砂浅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浅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细砂浅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深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溢流坝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溢流坝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木桩群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木桩群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鱼巢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鱼巢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鱼巢的结构示意图三。附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通道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通道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中,1为补水型河道、2为上游补水口、3为入口深潭、4为块石群、5-1为砾石浅滩、5-2为粗砂浅滩、5-3为植物浅滩、5-4为细砂浅滩、5-5为深潭、6为溢流坝、7为木桩群、8为鱼巢、9为生物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基于现有的补水型河道构建生态河床,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补水型河道1及设置在河道中的上游补水口2、入口深潭3、块石群4、浅滩深潭群、溢流坝6、木桩群7、鱼巢8和生物通道9。入口深潭3设置在上游补水口2下游处,块石群4设置在入口深潭3下游,浅滩深潭群5、溢流坝6、木桩群7、鱼巢8和生物通道9沿河道分布设置。在河道护坡上种植树木,在浅滩中种植水草。本实施例优选的清除河道内淤积的底泥及河道垃圾,采用挖掘机清除淤泥,坡脚部位50cm范围内采用人工清淤的方法,清淤厚度约30cm。补水型河道1的河床底部铺设30cm厚的碎石,碎石的粒径为5-10cm,并零星放置大块块石,丰富河床景观。此技术构建了凹凸不平河床,使通过的水流动,提高了河床复氧能力,为底栖动物提供生境,且形成平整河床,均匀河道断面流量。在河道护坡上种植开花结果树木,树木种植密度为每100m2种植3颗树,为鸟类及鱼类提供食物来源,如懂柳、樟树、黄花风铃木、蒲桃、水翁等。本实施例优选的,将水库的水用抽水泵,泵至河道上游补水口2处进行全河道补水。所述的上游补水口2通过抽水泵与水库的水连通,补水型河道1的长度为2000m,宽度为10m,补水后河道水深为10cm,满足了河道的生态需水量。本实施例优选的入口深潭3相距上游补水口500m,入口深潭3的长度为20m、宽度为10m、深度为2m。因补水量小,且补水口位置单一,此深入口深潭3不仅可以存蓄补水口的水,使下游补水均匀分布,还可以存蓄上游洪水期带来的泥沙,集中清理的一个沉沙池使用。入口深潭3后面紧跟的块石群4的布置面积为150m2,修复河道结构的复杂度和水利条件的多样性,从而形成急流为入口深潭3存蓄的水体增加溶解氧,保证了河道的水体质量。块石之间的空隙是良好的生物遮蔽场所,对生物的多度、组成、水生生物群的分布也具有重大影响。本实施例优选的浅滩深潭群的设置规律为:浅滩与深潭的水面比例为6:4;浅滩高30cm,沿河道分别设有砾石浅滩5-1、粗砂浅滩5-2、植物浅滩5-3和细砂浅滩5-4等不同类型的浅滩,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不同的生存环境。根据鱼类栖息特性,将滩地建成蜿蜒蜿蜒曲折型,在滩地中设置积水洼地和池沼地,形成鱼类生存的静水水域,并种植挺水和沉水植物在滩地的深水域中,为肉食候鸟鱼类及各类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及产卵地,同时促进水生植物生长,水生植物又是植食性鸟类的食物,形成有利于珍禽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基于现有的补水型河道构建生态河床,其特征在于,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补水型河道(1)及设置在河道中的上游补水口(2)、入口深潭(3)、块石群(4)、浅滩深潭群、溢流坝(6)、木桩群(7)、鱼巢(8)和生物通道(9),所述的入口深潭(3)设置在上游补水口(2)下游处,块石群(4)设置在入口深潭(3)下游,浅滩深潭群、溢流坝(6)、木桩群(7)、鱼巢(8)和生物通道(9)沿河道分布设置,在河道护坡上种植树木,在浅滩中种植水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基于现有的补水型河道构建生态河床,其特征在于,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补水型河道(1)及设置在河道中的上游补水口(2)、入口深潭(3)、块石群(4)、浅滩深潭群、溢流坝(6)、木桩群(7)、鱼巢(8)和生物通道(9),所述的入口深潭(3)设置在上游补水口(2)下游处,块石群(4)设置在入口深潭(3)下游,浅滩深潭群、溢流坝(6)、木桩群(7)、鱼巢(8)和生物通道(9)沿河道分布设置,在河道护坡上种植树木,在浅滩中种植水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水型河道(1)的河床底部铺设30cm厚的碎石,碎石的粒径为5-10cm,并零星放置大块块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游补水口(2)通过抽水泵与水库的水连通,补水型河道(1)的长度为2000m,宽度为10m,补水后河道水深为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深潭(3)相距上游补水口(1)500m,入口深潭(3)的长度为20m、宽度为10m、深度为2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块石群(4)的布置面积为150m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水型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滩深潭群的设置规律为:浅滩与深潭(5-5)的水面比例为6:4;浅滩高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雪慧李伟奇赵萌林静彭亚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