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32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包括离心管和支架;离心管一端为封端结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离心管敞口结构一端端部设有端盖;支架包括两片以上的支脚,支脚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支脚的连接端转动连接在离心管的外侧壁上,所有支脚的连接端均位于离心管的同一高度上;所有支脚的长度均相等,支脚的长度不小于离心管与支脚转动连接处到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的长度。上述离心容器,既能独立的、稳定的放置在实验台面上,也能独立的、稳定的漂浮在水面上,省去了离心管架的使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体积小,便于使用和收纳;能对离心物料形成有效的保护,避免了外界的污染,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属于实验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在对一些菌种DNA或RNA提取过程中会涉及静置反应和水浴加热,以提高乙醇挥发速度或提高洗脱效率。传统技术中,操作人员在静置反应和水浴加热过程中需要借用离心管架来固定离心管,然后将离心管进行静置反应和水浴加热处理,使得整个过程变得十分繁琐,大大增加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且现有的离心管架体积大、质重,成本高,收纳和使用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简化对一些菌种DNA或RNA提取步骤,使实验人员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独立稳定的放置在实验台面上或稳定的漂浮在水浴的液面上,大大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减低了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包括离心管和支架;离心管一端为封端结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离心管敞口结构一端端部设有端盖;支架包括两片以上的支脚,支脚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支脚的连接端转动连接在离心管的外侧壁上,所有支脚的连接端均位于离心管的同一高度上;所有支脚的长度均相等,支脚的长度不小于离心管与支脚转动连接处到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的长度。本申请上下、左右、顶部、底部、高度方向等方位词,均指离心容器正常使用的相对位置,离心容器正常使用时,离心管的敞口一端在上、封端一端在下。上述端盖的设置是为了对离心管内的物料形成更好的保护,可根据需要打开或盖合;支脚的长度不小于离心管与支脚转动连接处到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的长度,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也即离心管的底部,这是为了当需要将离心管放置在实验台上静置时,可将支脚向下转动至竖直位置,这样支脚的底部会对离心管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了离心管架的使用;当需要水浴时,将支脚展开至水平位置,这样离心容器便可通过支脚的平衡力稳定的漂浮在水面上。本申请离心容器所用材质使用常规离心管材质即可,常规离心管一般都为塑料制品。为了避免端盖丢失,方便使用,端盖通过连接线连接在离心管敞口结构一端的外侧。为了提高离心容器静置或漂浮的稳定性,至少有两片支脚为相对设置;支脚的宽度不大于离心管的直径。进一步优选,支脚有偶数个,且两两相对设置。这样能更好的保证离心容器的使用稳定性。为了兼顾稳定性和成本,优选,支脚有两片或四片、且沿离心管周向均布;支脚的宽度等于离心管的直径。为了方便支脚的转动,离心管外侧壁的中上部设有一圈凸起,所有支脚的连接端均转动在凸起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心容器的使用稳定性,支脚的长度等于凸起到离心管低部的高度;也即支脚的长度等于凸起到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的长度。这样当支脚转动至竖直位置时,支脚的底部和离心管的底部能同时起到支撑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支脚的连接端转动连接在离心管的外侧壁的中上部。优选,支脚的连接端距离离心管敞口端端部的距离为1.5-2cm,这样既不影响操作,又能保证装置的使用稳定性。本申请支脚的转动方式可参照现有方式,优选参照现有既能转动又能定位的方式,比如,当对支脚自由端施加外力时,支脚会根据受力方向转动,当外力撤走时,支脚不再继续转动。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还包括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的数量与支脚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限位挡板设在与其对应的支脚连接端正上方的离心管外侧壁上,支脚的连接端与限位挡板之间的间距为0.5-1.5mm,限位挡板垂直于离心管外侧壁设置,限位挡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弹性卡槽,支脚的上表面上设有与第一弹性卡槽匹配的第一弹性凸起,当支脚向上转动至与离心管轴向呈90°夹角时,支脚被限位挡板限位,不能继续向上转动,且第一弹性凸起卡合在第一弹性卡槽内、形成定位。限位挡板直于离心管外侧壁设置,正常使用时,限位挡板上位置最高的面为上表面,位置最低的面为下表面,也即底面。将支脚上与离心管相邻的一面定义为底面,也即内侧面或下表面,将与底面相背的一面定义为上表面,也即外侧面或顶面。上述支脚的连接端与限位挡板之间的间距为0.5-1.5mm,既不影响支脚的转动,又能当支脚转动到水平位置时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当支脚向上转动至与离心管轴向呈90°夹角时,也即转动到水平位置时。采用上述方案,能很好保证离心容器水浴时的漂浮稳定性。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优选方案,离心管的侧壁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数量与支脚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支脚的底面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杆的连接端转动连接在支脚的底面,当支脚向上转动至与离心管轴向呈90°夹角时,支撑杆自由端端部正好可插在对应的定位凹槽内、形成定位。采用上述方案,能很好保证离心容器水浴时的漂浮稳定性。为了提高离心容器静置时的使用稳定性,优选,离心管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弹性卡槽,第二弹性卡槽的数量与支脚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支脚的底面设有第二弹性凸起,当支脚向下转动至竖直位置时,第二弹性凸起卡合在第二弹性卡槽内、形成定位。本申请离心容器所用材质优选为聚丙烯。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技术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既能独立的、稳定的放置在实验台面上,也能独立的、稳定的漂浮在水面上,省去了离心管架的使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体积小,便于使用和收纳;能对离心物料形成有效的保护,避免了外界的污染,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放置在实验台面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漂浮在液面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离心管,2为凸起,3为支脚,4为支脚的连接端,5为支脚的自由端,6为端盖,7为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包括离心管和支架;离心管一端为封端结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离心管敞口结构一端端部设有端盖;支架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支脚,支脚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支脚的连接端转动连接在离心管的外侧壁上,所有支脚的连接端均位于离心管的同一高度上;所有支脚的长度均相等,支脚的长度等于离心管与支脚转动连接处到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的长度,支脚的宽度等于离心管的直径。上述端盖的设置是为了对离心管内的物料形成更好的保护,可根据需要打开或盖合;支脚的长度不小于离心管与支脚转动连接处到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的长度,是为了当需要将离心管放置在实验台上静置时,可将支脚向下转动至竖直位置,这样支脚的底部会对离心管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了离心管架的使用;当需要水浴时,将支脚展开至水平位置,这样离心容器便可稳定的漂浮在水面上。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为了避免端盖丢失,方便使用,端盖通过连接线连接在离心管敞口结构一端的外侧。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支脚有四片、且沿离心管周向均布。实施例4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为了方便支脚的转动,离心管外侧壁的中上部设有一圈凸起,所有支脚的连接端均转动在凸起上。支脚的长度等于凸起到离心管低部的高度;这样当支脚转动至竖直位置时,支脚的底部和离心管的底部能同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实施例5与实施例2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管和支架;离心管一端为封端结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离心管敞口结构一端端部设有端盖;支架包括两片以上的支脚,支脚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支脚的连接端转动连接在离心管的外侧壁上,所有支脚的连接端均位于离心管的同一高度上;所有支脚的长度均相等,支脚的长度不小于离心管与支脚转动连接处到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管和支架;离心管一端为封端结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离心管敞口结构一端端部设有端盖;支架包括两片以上的支脚,支脚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支脚的连接端转动连接在离心管的外侧壁上,所有支脚的连接端均位于离心管的同一高度上;所有支脚的长度均相等,支脚的长度不小于离心管与支脚转动连接处到离心管封端一端端部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片支脚为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其特征在于:支脚有偶数个,且两两相对设置;支脚的宽度不大于离心管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其特征在于:支脚有两片或四片、且沿离心管周向均布;支脚的宽度等于离心管的直径。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其特征在于:离心管外侧壁的中上部设有一圈凸起,所有支脚的连接端均转动在凸起上。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其特征在于:支脚的长度等于凸起到离心管低部的高度;支脚的连接端转动连接在离心管的外侧壁的中上部。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稳定放置的离心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的数量与支脚的数量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航臧颖王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博生物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