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框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06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框具,包括底框、两个的短侧框和两个的长侧框,所述短侧框和长侧框分别相对于所述底框可转动设置,所述短侧框靠近长侧框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抵持面和至少两个的第一卡扣件,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卡扣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持面上,所述长侧框靠近短侧框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抵持面和至少两个的第二卡扣件,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二卡扣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持面上,所述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过盈配合。其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易于拆装,方便收纳。

Foldabl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frame, two short side frames and two long side frames. The short side frame and the long side frame are rotatable relative to the bottom frame, respectively. One end of the short side frame near the long sid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sp structure. The first clasp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rst clasp surface and at least two first clasps, and at least two of the first clasps. A card fastener interval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ntact surface, and a second clasp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long side frame near the short side frame. The second clasp structure includes a second contact surface and at least two second clip fasteners. At least two said second card fasteners interval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first card fastener fits with the second card fastener interference fit. The structure has high strength, good stability, easy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convenient rece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框具
本技术涉及框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框具。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搬运或储存物件时通常会用到框具,现有的框具大多均是固定结构,不能进行收合,当不需要使用时收纳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框具,便于收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框具,包括底框、两个的短侧框和两个的长侧框,所述短侧框和长侧框分别相对于所述底框可转动设置,所述短侧框靠近长侧框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抵持面和至少两个的第一卡扣件,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卡扣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持面上,所述长侧框靠近短侧框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抵持面和至少两个的第二卡扣件,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二卡扣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持面上,所述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底框靠近长侧框的一侧边上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处设有安装孔,所述长侧框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可转动设置,所述台阶结构的高度值大于所述短侧框的厚度值。进一步的,所述长侧框的底部设有弹性抵持部,所述底框上设有凹槽,所述弹性抵持部抵持所述凹槽。进一步的,所述长侧框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上边框、右边框、下边框和左边框,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加强件相对于所述下边框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还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件相对于所述下边框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短侧框上设有提手位。进一步的,所述底框上设有至少两个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底框、短侧框和长侧框的材质均为塑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的形状均为楔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短侧框和长侧框分别相对于底框可转动设置,当不需要使用框具时,可将框具进行折叠,便于收纳;短侧框和长侧框通过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的过盈配合进行连接,拆装方便,且能有效保证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框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框具中的短侧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框具中的长侧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框具中的长侧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折叠框具中的底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底框;11、台阶结构;12、凹槽;2、短侧框;21、第一抵持面;22、第一卡扣件;23、提手位;3、长侧框;31、第二抵持面;32、第二卡扣件;33、上边框;34、右边框;35、下边框;36、左边框;37、第一加强件;38、第二加强件;39、弹性抵持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短侧框和长侧框分别相对于底框可转动设置,且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过盈配合,便于收纳,拆装方便。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可折叠框具,包括底框1、两个的短侧框2和两个的长侧框3,所述短侧框2和长侧框3分别相对于所述底框1可转动设置,所述短侧框2靠近长侧框3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抵持面21和至少两个的第一卡扣件22,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卡扣件2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持面21上,所述长侧框3靠近短侧框2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抵持面31和至少两个的第二卡扣件32,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二卡扣件3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持面31上,所述第一卡扣件22与第二卡扣件32过盈配合。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短侧框和长侧框分别相对于底框可转动设置,当不需要使用框具时,可将框具进行折叠,便于收纳;短侧框和长侧框通过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的过盈配合进行连接,拆装方便,且能有效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底框1靠近长侧框3的一侧边上设有台阶结构11,所述台阶结构11处设有安装孔,所述长侧框3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可转动设置,所述台阶结构11的高度值大于所述短侧框2的厚度值。由上述描述可知,台阶结构的高度值大于短侧框的厚度值,可便于将短侧框和长侧框完全折叠,减少折叠后框具的占用空间。进一步的,所述长侧框3的底部设有弹性抵持部39,所述底框1上设有凹槽12,所述弹性抵持部39抵持所述凹槽12。由上述描述可知,在长侧框的底部设置弹性抵持部抵持底框,在使用时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长侧框转动,保持框具的结构稳定性;当需要将长侧框折叠时,只需要人为施加一定的力就可以破坏弹性抵持部与凹槽之间的抵持力,不影响折叠。进一步的,所述长侧框3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上边框33、右边框34、下边框35和左边框36,所述上边框33和下边框35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加强件37,所述第一加强件3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边框33和下边框35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加强件37相对于所述下边框35倾斜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倾斜设置第一加强件可以强化长侧框的结构稳定性,可用于搬运较重的物品。进一步的,所述上边框33和下边框35之间还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加强件38,所述第二加强件3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边框33和下边框35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件38相对于所述下边框35垂直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垂直的第二加强件可以增强长侧框的承重能力,防止受压变形。进一步的,所述短侧框2上设有提手位23。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提手位便于搬运时手着力。进一步的,所述底框1上设有至少两个的通孔。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通孔便于透气,底框、短侧框和长侧框均可以为镂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底框1、短侧框2和长侧框3的材质均为塑料。由上述描述可知,底框、短侧框和长侧框可以分别一体成型之后再进行组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件22和第二卡扣件32的形状均为楔形。由上述描述可知,楔形的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相互配合,其配合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出现松脱。请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可折叠框具,如图1所示,包括底框1、两个的短侧框2和两个的长侧框3,框具的整体呈方形,两个短边框对应设置,两个长边框对应设置。所述短侧框2和长侧框3分别相对于所述底框1可转动设置。本实施例中,在长边框的底部设有转轴,在底框1上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安装孔,使得长边框可相对于底框1转动。同理,在底框1上也可以设置转轴,在短边框上设置与转轴相配合的安装孔,使得短边框相对于底框1可转动设置。如图2所示,所述短侧框2靠近长侧框3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抵持面21和至少两个的第一卡扣件22,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卡扣件2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持面2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短侧框2上还设有提手位23,在短侧框2上还可以设置加强件提高其整体。如图3所示,所述长侧框3靠近短侧框2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抵持面31和至少两个的第二卡扣件32,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二卡扣件3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持面31上,所述第一卡扣件22与第二卡扣件32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件22和第二卡扣件32的形状均为楔形,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框具,包括底框、两个的短侧框和两个的长侧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侧框和长侧框分别相对于所述底框可转动设置,所述短侧框靠近长侧框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抵持面和至少两个的第一卡扣件,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卡扣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持面上,所述长侧框靠近短侧框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抵持面和至少两个的第二卡扣件,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二卡扣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持面上,所述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框具,包括底框、两个的短侧框和两个的长侧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侧框和长侧框分别相对于所述底框可转动设置,所述短侧框靠近长侧框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抵持面和至少两个的第一卡扣件,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卡扣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持面上,所述长侧框靠近短侧框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抵持面和至少两个的第二卡扣件,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二卡扣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持面上,所述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靠近长侧框的一侧边上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处设有安装孔,所述长侧框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可转动设置,所述台阶结构的高度值大于所述短侧框的厚度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框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框的底部设有弹性抵持部,所述底框上设有凹槽,所述弹性抵持部抵持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程规王贞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至高军民融合装备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