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02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混合动力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双电机动力模块和双输入轴变速器,双电机动力模块包括壳体、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双输入轴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和传动装置,发动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一电机连接,发动机与第一电机混合后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输入轴连接并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汽车车轮,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二输入轴连接并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车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复杂,电能消耗高,加速性差,换挡品质差,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A Double Motor Hybrid Driv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vehicle hybrid power, and discloses a dual-motor hybrid drive device, including an engine, a dual-motor power module and a dual-input shaft transmission. The dual-motor power module includes a housing, a first motor, a second motor, a first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a second transmission component. The dual-input shaft transmission includes a first input shaft, a second input shaft and a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tor through the first transmission component, the power output of the engine after mixing with the first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put shaft, and the pow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automobile wheel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second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input shaft through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the pow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automobile wheel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hybrid power system in the prior art of the invention has complex structure, high power consumption, poor acceleration, poor shift quality and difficult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混合动力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基于自动变速器改进的混合动力大部分都是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增加一个电机,或者,在自动变速器某一个齿轮上并联一个电机。申请号为2010100025104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和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原理是在原有的DCT和发动机之间增加了一个电机和一个离合器,可以实现纯电动驱动,制动能量回收,加速增扭等功能。缺点是还是需要双离合器换挡,不能依靠电机调速,换挡品质差,软件控制难点大。申请号为2004101024688公开了一种混合电动汽车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和操作该装置的方法,其原理是在原有DCT之上增加电机驱动,增加了一对齿轮以及电机驱动装置。可以实现纯电动驱动,制动能量回收,加速增扭等功能。缺点是还是需要双离合器换挡,不能依靠电机调速,换挡品质差,软件控制难点大。这些将普通的自动变速器改进为混合动力的方案都具有一些缺点,那就是发动机经常不能在低油耗区域工作,油耗降低的幅度小;混合驱动模式少,无法实现更多的节油模式;仍然需要离合器换挡调速,换挡品质差,离合器控制复杂。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总成,通过调节双电机混合动力装置中的电机实现汽车的调速,达到节油的目的,使发动机和电机在效率比较高的区域内工作,节省电能,通过两根轴交替换挡,实现动力不中断的无冲击动力切换挡位,解决了双离合器换挡品质差问题。且能够实现换挡装置交替换挡,连续变速,提高换挡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复杂,电能消耗高,加速性差,换挡品质差,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双电机动力模块和双输入轴变速器,所述双电机动力模块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的定子和第二电机的定子均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双输入轴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和传动装置;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电机混合后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连接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汽车车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输入轴连接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车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分别为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和第一框架的三个旋转元件;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子、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排的三个旋转元件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行星排,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分别为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和第二框架的三个旋转元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子、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输入轴分别与所述第二行星排的三个旋转元件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双输入轴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一换挡组件和第二换挡组件,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第一换挡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耦合,所述的第二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二换挡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耦合。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换挡组件和第二换挡组件均能够实现至少二个挡位的换挡调节。作为优选的,第一换挡结构和第二换挡结构均能够实现四个挡位的换挡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挡组件包括固设于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以空转支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一换挡元件、以空转支撑方式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六齿轮、第七齿轮和第二换挡元件,所述第一换挡元件位于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之间,所述第二换挡元件位于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所述第四齿轮和第六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五齿轮外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挡组件包括固设于第二输入轴上的第八齿轮和第九齿轮,以空转支撑方式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和第三换挡元件、以空转支撑方式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十二齿轮、第十三齿轮和第四换挡元件,所述第三换挡元件位于第十齿轮和第十一齿轮之间,所述第四换挡元件位于第十二齿轮和第十三齿轮之间,所述第八齿轮分别与所述第十齿轮和第十二齿轮外啮合,所述第九齿轮分别与所述第十一齿轮和第十三齿轮外啮合。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差速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通过差速器将动力传递给驱动汽车车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发动机和双电机提供动力,利用双电机代替离合器,不需要离合器,依靠电机调速,换挡品质好,软件控制容易,可以实现双功率传递,其双功率流传递动力可以使原双离合器变速器机构能够传递更大的扭矩,能够使发动机和电机在效率比较高的区域内工作,并通过双输入轴变速器调节转速,使车辆能够在宽范围扭矩和转速范围内行驶,满足电机宽范围扭矩和转速的需求,减小电能的消耗,加速性好;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变速机构、发动机动力、双电机动力分别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多个零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便于最后的安装,同时,方便分模块检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零部件繁多,安装繁琐以及拆装检修困难的缺点。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换挡组件和第二换挡组件互相独立,且第一换挡组件和第二换挡组件均能实现至少两个档位的换挡调节,在第一换挡组件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二换挡组件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在第二换挡组件执行换挡动作时使得第一换挡组件保持在其当前的接合挡位,由此可以实现挡位的平滑不间断连续切换,换挡品质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发动机,3-双电机动力模块,31-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33-第一传动组件,331-第一行星排,3311-第一太阳轮,3312-第一齿圈,3313-第一框架,34-第二传动组件,341-第二行星排,3411-第二太阳轮,3412-第二齿圈,3413-第二框架,4-双输入轴变速器,41-第一输入轴,42-第二输入轴,43-传动装置,431-第一传动齿轮,432-第二传动齿轮,433-差速器,44-第一输出轴,45-第二输出轴,46-第一换挡组件,461-第一齿轮,462-第二齿轮,463-第三齿轮,464-第四齿轮,465-第五齿轮,466-第六齿轮,467-第七齿轮,468-第一换挡元件,469-第二换挡元件,47-第二换挡组件,471-第八齿轮,472-第九齿轮,473-第十齿轮,474-第十一齿轮,475-第十二齿轮,476-第十三齿轮,477-第三换挡元件,478-第四换挡元件,5-汽车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2)、双电机动力模块(3)和双输入轴变速器(4),所述双电机动力模块(3)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第一传动组件(33)和第二传动组件(34),所述第一电机(31)的定子和所述第二电机(32)的定子均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双输入轴变速器(4)包括第一输入轴(41)、第二输入轴(42)和传动装置(43);所述发动机(2)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3)与所述第一电机(31)的转子连接,所述发动机(2)与所述第一电机(31)混合后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入轴(41)连接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43)将动力传递至汽车车轮(5),所述第二电机(32)的转子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4)与所述第二输入轴(42)连接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43)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车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2)、双电机动力模块(3)和双输入轴变速器(4),所述双电机动力模块(3)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第一传动组件(33)和第二传动组件(34),所述第一电机(31)的定子和所述第二电机(32)的定子均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双输入轴变速器(4)包括第一输入轴(41)、第二输入轴(42)和传动装置(43);所述发动机(2)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3)与所述第一电机(31)的转子连接,所述发动机(2)与所述第一电机(31)混合后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入轴(41)连接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43)将动力传递至汽车车轮(5),所述第二电机(32)的转子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4)与所述第二输入轴(42)连接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43)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汽车车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3)包括第一行星排(331),所述第一行星排(331)包括分别为第一太阳轮(3311)、第一齿圈(3312)和第一框架(3313)的三个旋转元件;所述第一电机(31)的转子、所述第一输入轴(41)、所述发动机(2)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排(331)的三个旋转元件一一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4)包括第二行星排(341),所述第二行星排(341)包括分别为第二太阳轮(3411)、第二齿圈(3412)和第二框架(3413)的三个旋转元件;所述第二电机(32)的转子、所述壳体(1)、所述第二输入轴(42)分别与所述第二行星排(341)的三个旋转元件一一对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输入轴变速器(4)还包括第一输出轴(44)、第二输出轴(45)、第一换挡组件(46)和第二换挡组件(47),所述第一输入轴(41)通过第一换挡组件(46)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44)和第二输出轴(45)耦合,所述第二输入轴(42)通过所述第二换挡组件(47)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44)和第二输出轴(45)耦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组件(46)和第二换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