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94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座椅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内部设有沿管体长度方向间断式分布的塑料支撑环,塑料支撑环间设有间断式分布的吸震块,既加强了管体强度,又便于成型,避免内应力不均,管体具有吸震功效,延长了使用寿命,促使提高座椅舒适性。

Car seat tub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seat parts,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the automobile seat tube, including the tube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plastic support rings which are intermittent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ube body. The plastic support rings are provided with intermittently distributed shock absorbers, which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strength of the tube body, but also facilitates shaping, avoids uneven internal stress, and has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ube bod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eat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管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部件
,具体涉及汽车座椅管。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的功能主要为驾驶员及乘客提供支撑,保证在驾驶及乘坐过程中长久的舒适度。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避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汽车座椅的由内部支撑的骨架、骨架外部的包裹物构成,骨架在内部进行支撑,使座椅保持结构形状,包裹物则提高舒适性等,为满足轻量化的需求,现有的骨架管均为空心管件,目前的所使用的空心管的强度达不到要求,为了加强管的强度,一般在管内设置塑料材质的支撑管,但是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由于加了支撑管,管件不容易弯折成型,而且弯折后弯折处的支撑管与管体的形变量不契合,弯折处产生的内应力差别大,降低该处强度,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汽车座椅管,既加强了管体强度,又便于成型,避免内应力不均,管体具有吸震功效,延长了使用寿命,促使提高座椅舒适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座椅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内部设有沿管体长度方向间断式分布的塑料支撑环,塑料支撑环间设有间断式分布的吸震块,间断式分布的塑料支撑环在内部对管体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分担缓解管体受力,延缓管体的劳损,延长管体使用寿命,吸震块吸收管体上的震动,提高管体耐劳损的能力,并且吸收震动促使提高座椅的舒适性。进一步的,管体的两端为结构相互吻合可连接的连接结构,管体的一端为锥形结构的套接部,套接部较小的一端与管体相接,管体的另一端为可嵌入套接部内的嵌入部,套接部的锥角为60°,嵌入部的前部为与锥形结构吻合的锥形连接头,锥形连接头的长度小于嵌入部的长度,锥形连接头的前端设有延伸至套接部内侧管体内部的延伸连接头,管体内壁对应处设有配合延伸连接头的连接槽,两端的连接结构使管体能够相互连接,弥补长度的不足,便于座椅骨架的制作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的嵌入部靠近管体处设有锥形的垫片,垫片较小端向管体内延伸,延伸连接头与锥形连接头相接处设有环形的密封槽,嵌入部、套接部连接后,垫片较小端一侧受挤压嵌入密封槽内,垫片缓解相接处的震动,同时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塑料支撑环在管体内均匀分布,塑料支撑环外壁与管体内壁粘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震块外壁与管体内壁粘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震块的轴心中空,空心的吸震块吸震的效果更好,保持管体内部导通,便于将座椅其他部件的导线的内走线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间断式分布的塑料支撑环在内部对管体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分担缓解管体受力,延缓管体的劳损,延长管体使用寿命,吸震块吸收管体上的震动,提高管体耐劳损的能力,并且吸收震动促使提高座椅的舒适性。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管体,2为塑料支撑环,3为吸震块,4为垫片,11为套接部,12为嵌入部,13为连接槽,121为锥形连接头,122为延伸连接头,123为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汽车座椅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设有沿管体1长度方向间断式均匀分布的塑料支撑环2,相邻两个塑料支撑环2间设有吸震块3,塑料支撑环2外壁与管体1内壁通过胶水粘接,吸震块3外壁与管体1内壁通过胶水粘接,间断式分布的塑料支撑环2在内部对管体1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分担缓解管体受力,延缓管体的劳损,延长管体使用寿命,吸震块3吸收管体1上的震动,提高管体1耐劳损的能力,并且吸收震动促使提高座椅的舒适性,管体1的两端为结构相互吻合可连接的连接结构,管体1的一端为锥形结构的套接部11,套接部11较小的一端与管体1相接,管体1的另一端为可嵌入套接部11内的嵌入部12,套接部11的锥角为60°,嵌入部12的前部为与锥形结构吻合的锥形连接头121,锥形连接头121的长度小于套接部11的长度,锥形连接头121的长度为套接部11长度的一半,锥形连接头121的前端设有延伸至套接部11内侧管体内部的延伸连接头122,管体1内壁对应处设有配合延伸连接头122的连接槽13,嵌入部12靠近管体处设有锥形的垫片4,垫片4较小端向管体1内延伸,延伸连接头122与锥形连接头121相接处设有环形的密封槽123,嵌入部12、套接部11连接后,垫片121较小端一侧受挤压嵌入密封槽123内,垫片4缓解相接处的震动,同时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可靠性,延伸连接头122与连接槽13连接,增大嵌入部、连接部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垫片受挤压变形,使连接处产生自锁效果,避免脱离,套接部的长度为锥形连接头长度的二倍,连接后,套接部后侧的管体壁向轴心处弯折,锁定连接结构,保证有效的连接,60°的套接部促使嵌入部有效、顺畅的插入,插入后,套接部11的外端设有多个缺口,缺口便于管体壁向轴心侧弯折,60°的锥角为弯折预留足够的空间,便于操作,提高连接强度,两端的连接结构使管体能够相互连接,弥补长度的不足,便于座椅骨架的制作成型。实施例2:参照图2、图3,汽车座椅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设有沿管体1长度方向间断式均匀分布的塑料支撑环2,相邻两个塑料支撑环2间设有空心的吸震块3,塑料支撑环2外壁与管体1内壁通过胶水粘接,吸震块3外壁与管体1内壁通过胶水粘接,间断式分布的塑料支撑环2在内部对管体1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分担缓解管体受力,延缓管体的劳损,延长管体使用寿命,吸震块3吸收管体1上的震动,提高管体1耐劳损的能力,并且吸收震动促使提高座椅的舒适性,空心的吸震块3吸震的效果更好,保持管体内部导通,便于将座椅其他部件的导线的内走线操作,管体1的两端为结构相互吻合可连接的连接结构,管体1的一端为锥形结构的套接部11,套接部11较小的一端与管体1相接,管体1的另一端为可嵌入套接部11内的嵌入部12,套接部11的锥角为60°,嵌入部12的前部为与锥形结构吻合的锥形连接头121,锥形连接头121的长度小于套接部11的长度,锥形连接头121的长度为套接部11长度的一半,锥形连接头121的前端设有延伸至套接部11内侧管体内部的延伸连接头122,管体1内壁对应处设有配合延伸连接头122的连接槽13,嵌入部12靠近管体处设有锥形的垫片4,垫片4较小端向管体1内延伸,延伸连接头122与锥形连接头121相接处设有环形的密封槽123,嵌入部12、套接部11连接后,垫片121较小端一侧受挤压嵌入密封槽123内,垫片4缓解相接处的震动,同时保证连接的紧密性、可靠性,延伸连接头122与连接槽13连接,增大嵌入部、连接部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垫片受挤压变形,使连接处产生自锁效果,避免脱离,套接部的长度为锥形连接头长度的二倍,连接后,套接部后侧的管体壁向轴心处弯折,锁定连接结构,保证有效的连接,60°的套接部促使嵌入部有效、顺畅的插入,插入后,套接部11的外端设有多个缺口,缺口便于管体壁向轴心侧弯折,60°的锥角为弯折预留足够的空间,便于操作,提高连接强度,两端的连接结构使管体能够相互连接,弥补长度的不足,便于座椅骨架的制作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座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管体的内部设有沿管体长度方向间断式分布的塑料支撑环,塑料支撑环间设有间断式分布的吸震块。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座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管体的内部设有沿管体长度方向间断式分布的塑料支撑环,塑料支撑环间设有间断式分布的吸震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管,其特征在于:管体的两端为结构相互吻合可连接的连接结构,管体的一端为锥形结构的套接部,套接部较小的一端与管体相接,管体的另一端为可嵌入套接部内的嵌入部,套接部的锥角为60°,嵌入部的前部为与锥形结构吻合的锥形连接头,锥形连接头的长度小于嵌入部的长度,锥形连接头的前端设有延伸至套接部内侧管体内部的延伸连接头,管体内壁对应处设有配合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炳夏金周恩成蒋小龙陈员员陈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恒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