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电驱动车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91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载电驱动车桥,包括车桥壳体、轮辋、加强杆、差速器、减速器、电机安装架、驱动电机、冷气管、固定板、支撑板、滑杆、固定块、第一弹簧、滑块、连接杆、滑套、第二弹簧、半导体制冷片、水箱、连接管、动力箱和气泵,车桥壳体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加强杆,车桥壳体的对应两端均安装有轮辋,车桥壳体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差速器,差速器的一侧安装有减速器,车桥壳体顶部位于减速器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电机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此电驱动车桥大大提高了车桥壳体的载重量,适应大吨位的汽车使用,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

A Heavy-duty Electric Drive Vehicle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vy-duty electric drive axle, which comprises a axle housing, rims, reinforcing rods, differential, reducer, motor mounting frame, driving motor, cooling pipe, fixing plate, supporting plate, slide bar, fixing block, first spring, slide block, connecting rod, slide sleeve, second spring,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ng plate, water tank, connecting pipe, power box and air pump, and the axle housing. The outer part of the axle housing is fixed with a stiffening rod, the corresponding ends of the axle housing are equipped with rims,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axle housing is equipped with a differential, the one side of the differential is equipped with a reducer, the top part of the axle housing is fixed with a motor mounting bracket at the side of the reducer, the inner part of the motor mounting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motor, and the output shaft end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input of the reducer are installed. End connection, the electric drive axle greatly improves the load of axle housing, adapts to the use of large tonnage vehicles,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载电驱动车桥
本技术涉及电驱动车桥
,具体涉及一种重载电驱动车桥。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桥系统作为汽车主要零件之一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与发展,车桥位于传动系的末端,用于传递车架和车轮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及力矩,承受汽车的载荷,因此汽车的载重取决于车桥,现有电驱动车桥通常直接在桥壳体上安装轮辋,驱动电机、差速器等,单独的桥壳体载重量有限,难以适应大吨位的汽车,而且对于桥壳体上的驱动电机工作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长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桥壳体的使用寿命,而且散热不够也会影响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重载电驱动车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对散热、载重性好的电驱动车桥,包括车桥壳体、轮辋、加强杆、差速器、减速器、电机安装架、驱动电机、冷气管、固定板、支撑板、滑杆、固定块、第一弹簧、滑块、连接杆、滑套、第二弹簧、半导体制冷片、水箱、连接管、动力箱和气泵,所述车桥壳体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车桥壳体的对应两端均安装有轮辋,所述车桥壳体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一侧安装有减速器,所述车桥壳体顶部位于减速器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桥壳体顶部远离电机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四角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板顶部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固定板顶部位于滑杆的外侧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块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杆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四角均设有通孔,所述滑杆的顶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滑杆与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杆外侧位于支撑板和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套的底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均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的另一侧安装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内部安装有气泵,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冷气管,所述冷气管的一端穿过水箱和动力箱与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冷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水箱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冷气管的一端等距缠绕在电机安装架的外侧,且连接管位于电机安装架的一端穿过动力箱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车桥壳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板。作为优选,所述冷气管位于水箱内部的一段成螺旋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与车桥壳体通过锚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为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车桥壳体上固定安装若干加强杆,可以在原有车桥壳体的基础上增强车桥壳体的强度,便于适应大吨位的汽车使用,通过差速器底部的车桥壳体上固定加强板,能够在增加加强杆的基础上再次通过加强板进行加固车桥壳体,与以往车桥壳体相比,该设计大大提高了车桥壳体的载重量,适应大吨位的汽车使用。2、本技术通过在水箱外部设置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制冷,将冷气管内的气体通过冷气管在水箱内呈螺旋状移动,能够使气体充分的与冷水接触,便于对冷气管内的水制冷,然后缠绕在电机安装架外部,能够更好的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通过在水箱的底部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够较好的对水箱进行减震,不仅能够保护水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车桥壳体,防止晃动过大对车桥壳体造成伤害,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B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车桥壳体侧视剖面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桥壳体;2、轮辋;3、加强杆;4、差速器;5、减速器;6、加强板;7、电机安装架;8、驱动电机;9、冷气管;10、固定板;11、支撑板;12、滑杆;13、固定块;14、第一弹簧;15、滑块;16、连接杆;17、滑套;18、第二弹簧;19、半导体制冷片;20、水箱;21、连接管;22、动力箱;23、气泵。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重载电驱动车桥,包括车桥壳体1、轮辋2、加强杆3、差速器4、减速器5、电机安装架7、驱动电机8、冷气管9、固定板10、支撑板11、滑杆12、固定块13、第一弹簧14、滑块15、连接杆16、滑套17、第二弹簧18、半导体制冷片19、水箱20、连接管21、动力箱22和气泵23,所述车桥壳体1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加强杆3,所述车桥壳体1的对应两端均安装有轮辋2,所述车桥壳体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差速器4,所述差速器4的一侧安装有减速器5,所述车桥壳体1顶部位于减速器5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7,所述电机安装架7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端部与减速器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桥壳体1顶部远离电机安装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四角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板10顶部位于两个固定块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固定板10顶部位于滑杆12的外侧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固定块13和滑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滑杆12的顶部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四角均设有通孔,所述滑杆12的顶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滑杆12与支撑板1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17,所述滑杆12外侧位于支撑板11和滑套1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滑套17的底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端部均与滑块1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水箱20,所述水箱20的一侧设有半导体制冷片19,且半导体制冷片19的制冷端与水箱20连接,所述水箱20的另一侧安装有动力箱22,所述动力箱22的内部安装有气泵23,所述水箱20的内部设有冷气管9,所述冷气管9的一端穿过水箱20和动力箱22与气泵23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冷气管9的另一端穿过水箱20连接有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远离冷气管9的一端等距缠绕在电机安装架7的外侧,且连接管21位于电机安装架7的一端穿过动力箱22与气泵23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车桥壳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板6,加强固定,便于提高车桥壳体1的载重量,所述冷气管9位于水箱20内部的一段成螺旋形结构,便于对冷气管9内的气体充分冷却,所述加强板6与车桥壳体1通过锚栓固定连接,锚栓具有抗震动,抗风化,抗断裂,牢固持久等特点,不仅能够加强固定,而且耐断裂且牢固持久,所述连接管21为软管,便于紧密缠绕在电机安装架7上。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车桥壳体1上固定安装若干加强杆3,可以在原有车桥壳体1的基础上增强车桥壳体1的强度,适应大吨位的汽车使用,通过在差速器4底部的车桥壳体1上固定加强板6,在增加加强杆3的基础上再次通过加强板6进行加固车桥壳体1,在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载电驱动车桥,包括车桥壳体(1)、轮辋(2)、加强杆(3)、差速器(4)、减速器(5)、电机安装架(7)、驱动电机(8)、冷气管(9)、固定板(10)、支撑板(11)、滑杆(12)、固定块(13)、第一弹簧(14)、滑块(15)、连接杆(16)、滑套(17)、第二弹簧(18)、半导体制冷片(19)、水箱(20)、连接管(21)、动力箱(22)和气泵(2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壳体(1)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加强杆(3),所述车桥壳体(1)的对应两端均安装有轮辋(2),所述车桥壳体(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差速器(4),所述差速器(4)的一侧安装有减速器(5),所述车桥壳体(1)顶部位于减速器(5)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7),所述电机安装架(7)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端部与减速器(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桥壳体(1)顶部远离电机安装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四角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板(10)顶部位于两个固定块(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固定板(10)顶部位于滑杆(12)的外侧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固定块(13)和滑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滑杆(12)的顶部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四角均设有通孔,所述滑杆(12)的顶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滑杆(12)与支撑板(1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17),所述滑杆(12)外侧位于支撑板(11)和滑套(1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滑套(17)的底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端部均与滑块(1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水箱(20),所述水箱(20)的一侧设有半导体制冷片(19),且半导体制冷片(19)的制冷端与水箱(20)连接,所述水箱(20)的另一侧安装有动力箱(22),所述动力箱(22)的内部安装有气泵(23),所述水箱(20)的内部设有冷气管(9),所述冷气管(9)的一端穿过水箱(20)和动力箱(22)与气泵(23)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冷气管(9)的另一端穿过水箱(20)连接有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远离冷气管(9)的一端等距缠绕在电机安装架(7)的外侧,且连接管(21)位于电机安装架(7)的一端穿过动力箱(22)与气泵(23)的进气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电驱动车桥,包括车桥壳体(1)、轮辋(2)、加强杆(3)、差速器(4)、减速器(5)、电机安装架(7)、驱动电机(8)、冷气管(9)、固定板(10)、支撑板(11)、滑杆(12)、固定块(13)、第一弹簧(14)、滑块(15)、连接杆(16)、滑套(17)、第二弹簧(18)、半导体制冷片(19)、水箱(20)、连接管(21)、动力箱(22)和气泵(2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壳体(1)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加强杆(3),所述车桥壳体(1)的对应两端均安装有轮辋(2),所述车桥壳体(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差速器(4),所述差速器(4)的一侧安装有减速器(5),所述车桥壳体(1)顶部位于减速器(5)的侧边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7),所述电机安装架(7)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端部与减速器(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车桥壳体(1)顶部远离电机安装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四角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板(10)顶部位于两个固定块(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固定板(10)顶部位于滑杆(12)的外侧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固定块(13)和滑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滑杆(12)的顶部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四角均设有通孔,所述滑杆(12)的顶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滑杆(12)与支撑板(11)通过螺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刘金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襄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