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283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包括下模座,下模座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凹模,下模座的顶端两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凹模的两侧,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侧壁开设有通孔,凹槽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凹槽的外部,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焊接,且丝杆与滑块之间螺纹传动连接,滑块的一侧侧壁焊接有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对凹模内部的工件进行挤压定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操作,提高了定位效果,而且能够自动行走对多个凹模内部的工件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效率。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control in a di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die base, a plurality of concave dies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base, a symmetrical support plate is wel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die base, 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e. One side wall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one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slides to connect with a slide block, and the other side wall of the slide block is opened. There are through holes. One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rotates and connects with a screw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screw rod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groove.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welded with one end of the screw rod, and the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r by thread transmissi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lider is welded with a position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extrude and locate the workpiece inside the die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thus improving the positioning effect, and can automatically walk to locate the workpiece inside the die, thereby improving the position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模内注塑控件是指将已印刷成型好的装饰片材放入注塑模内,然后将注塑液体注射在成型片材的背面,使注塑液体与片材接合成一体,往往一次性会在多个凹模内部进行放入工件,工件放入后,往往需要向下按压,使工件与凹模底部侧壁完全贴紧,从而完成对工件的定位,传统的做法是人工手动进行定位,定位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凹模,所述下模座的顶端两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凹模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凹槽的外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焊接,且丝杆与滑块之间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侧壁焊接有定位板,定位板远离滑块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焊接在定位板底端两侧的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底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柱,且支撑柱与压板之间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远离压板的一端焊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压板之间垂直设置,所述定位块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弧形结构的海绵板。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顶端连接有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定位板与压板顶端侧壁焊接。优选的,所述推杆电机的一侧安装有与定位板顶端侧壁连接的蓄电池,且推杆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通。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一侧侧壁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按钮和蓄电池,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电机和驱动电机。本技术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定位板及定位机构,能够自动对凹模内部的工件进行挤压定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操作,提高了定位效果;2: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丝杆、滑块之间的配合,能够自动行走对多个凹模内部的工件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效率;本技术能够自动对凹模内部的工件进行挤压定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操作,提高了定位效果,而且能够自动行走对多个凹模内部的工件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的下模座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的定位板结构侧视图。图中:1下模座、2凹模、3支撑板、4凹槽、5丝杆、6驱动电机、7滑块、8定位板、9导向杆、10压板、11支撑柱、12定位块、13海绵板、14推杆电机、15蓄电池、16控制按钮、17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3,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包下模座1,下模座1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凹模2,下模座1的顶端两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板3,且支撑板3位于凹模2的两侧,其中一个支撑板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的一侧侧壁开设有通孔,凹槽4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凹槽4的外部,其中一个支撑板3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丝杆5的一端焊接,且丝杆5与滑块7之间螺纹传动连接,滑块7的一侧侧壁焊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远离滑块7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3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定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焊接在定位板8底端两侧的导向杆9,导向杆9上滑动连接有压板10,压板10的底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柱11,且支撑柱11与压板10之间垂直设置,支撑柱11远离压板10的一端焊接有定位块12,定位块12与压板10之间垂直设置,定位块12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弧形结构的海绵板13,定位板8的顶端连接有推杆电机14,推杆电机14的输出端穿过定位板8与压板10顶端侧壁焊接,推杆电机14的一侧安装有与定位板8顶端侧壁连接的蓄电池15,且推杆电机14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5连通,下模座1的一侧侧壁连接有控制箱17,控制箱17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有控制按钮16和蓄电池15,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电机14和驱动电机6。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工件放入凹模2内部,然后按下控制按钮16,单片机控制驱动电机6和推杆电机14进行间歇性动作,刚开始,驱动电机6带动丝杆5旋转,丝杆5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滑块7移动,滑块7带动定位板8移动至第一个凹模2正上方,驱动电机6停止工作,推杆电机14推动压板10,压板10带动支撑柱11,支撑柱11带动定位块12挤压工件表面,使工件与凹模2完全贴合,从而完成定位,挤压完成后,推杆电机14带动压板10恢复至初始位置,然后驱动电机6再次工作,带动定位板8移动至下一个凹模2处,然后推杆电机14工作,反复循环,通过设置的海绵板13,能够有效对工件进行保护,减少工件的磨损,该设计简单快捷,能够自动对凹模内部的工件进行挤压定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操作,提高了定位效果,而且能够自动行走对多个凹模内部的工件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凹模(2),所述下模座(1)的顶端两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板(3),且支撑板(3)位于凹模(2)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的一侧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4)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凹槽(4)的外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丝杆(5)的一端焊接,且丝杆(5)与滑块(7)之间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滑块(7)的一侧侧壁焊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远离滑块(7)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端开设有多个凹模(2),所述下模座(1)的顶端两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板(3),且支撑板(3)位于凹模(2)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的一侧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4)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凹槽(4)的外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丝杆(5)的一端焊接,且丝杆(5)与滑块(7)之间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滑块(7)的一侧侧壁焊接有定位板(8),定位板(8)远离滑块(7)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3)的一侧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8)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注塑控件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焊接在定位板(8)底端两侧的导向杆(9),导向杆(9)上滑动连接有压板(10),压板(10)的底端焊接有对称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安通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