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坯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52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坯冷却结构,包括一铸坯导出装置,位于结晶器铸坯出口和牵引机之间,还包括若干个沿铸坯导出方向排列的托辊以及驱动托辊旋转的驱动装置;若干个冷却水喷头,位于托辊下方,冷却水喷头向铸坯下表面喷射冷却水;至少一组气封喷头,位于托辊下方且位于冷却水喷头靠近牵引机的一侧,气封喷头向铸坯喷射气体,阻止冷却水的飞溅;一冷却水收集槽,位于冷却水喷头下方,冷却水经过冷却水喷头喷射至铸坯下表面回落至冷却水收集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铸坯冷却结构,仅在铸坯下表面处设置冷却水喷头,无需再动用人力物力对铸坯上表面进行除水,并且由于仅需要在下侧设置冷却水喷头和气封喷头,降低了运行的成本。

Cooling structure of slab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illet cool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illet exporting device between the billet outlet of the mould and the tractor, a number of idlers arrang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billet exporting and a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idlers, a number of cooling water sprinklers located below the idlers, and cooling water spraying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illet; and at least one group of air-sealed sprinklers. Located below the idler and on the side of the cooling water sprinkler near the tractor, the air-sealed sprinkler sprays gas into the slab to prevent the splash of cooling water. A cooling water collecting trough is located below the cooling water sprinkler. Cooling water is sprayed through the cooling water sprinkler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lab and falls back to the cooling water collecting trough. The cooling structure of the bille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only cooling water sprinklers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ille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illet is no longer dewatered by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because only cooling water sprinklers and air seal sprinklers are needed on the lower side, the operation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坯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坯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连续铸件过程中,从结晶器出来的铸坯凝固壳很薄,由于铜(钢)水静压力作用,有很大的外胀力,需要对铸坯进行支撑和夹持,同时要对铸坯喷水强制冷却,使铸坯坯壳继续增厚,直至大部分凝固。一般地冷却铸坯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冷却水,待等到铸坯凝固后,还需要对铸坯表面进行除水,因此如何在对铸坯喷水冷却的同时减少后续除水难度、并且降低能源的浪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铸坯冷却结构,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坯冷却结构,其中,包括一铸坯导出装置,位于结晶器铸坯出口和牵引机之间,包括若干个沿铸坯导出方向排列的托辊以及驱动所述托辊旋转的驱动装置;若干个冷却水喷头,位于所述托辊下方,所述冷却水喷头向所述铸坯下表面喷射冷却水;至少一组气封喷头,位于所述托辊下方且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靠近所述牵引机的一侧,所述气封喷头向所述铸坯喷射气体,阻止冷却水的飞溅;至少一冷却水收集槽,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下方,所述冷却水经过所述冷却水喷头喷射至所述铸坯下表面回落至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罩壳,所述铸坯导出装置、所述冷却水喷头、所述气封喷头皆位于所述罩壳内,所述罩壳侧面还开设有供所述铸坯导出的导出孔,所述罩壳下方还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冷却水回流的回流柱孔,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位于所述回流柱孔下方。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收集槽内设置一个凸出柱孔,所述凸出柱孔从所述冷却水收集槽底部向上凸出形成,当所述冷却水收集槽内的冷却水水面高于所述凸出柱孔的高度时,所述冷却水收集槽内的冷却水流入所述凸出柱孔。作为优选,所以凸出柱孔下方设置有浊循环热水池,所述冷却水收集槽内的冷却水流入所述凸出柱孔后进入所述浊循环热水池。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喷头通过冷水路与浊循环冷水池连通,并在所述冷水路中设置有流量阀门。作为优选,所述浊循环热水池与所述浊循环冷水池之间设置有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上设置冷却系统,使得浊循环热水池中的水经过冷却系统冷却后进入浊循环冷水池。作为优选,所述气封喷头与流动有压缩空气的气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铸坯冷却结构,其中,包括一铸坯导出装置,位于结晶器铸坯出口和牵引机之间,包括若干个沿铸坯导出方向排列的托辊以及驱动所述托辊旋转的驱动装置;若干个冷却水喷头,位于所述托辊下方,所述冷却水喷头向所述铸坯下表面喷射冷却水;至少一个气封喷头,位于所述托辊下方且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靠近所述牵引机的一侧,所述气封喷头向所述铸坯喷射气体,阻止冷却水的飞溅;一冷却水收集槽,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下方,所述冷却水经过所述冷却水喷头喷射至所述铸坯下表面回落至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上述铸坯冷却结构,仅在铸坯下表面处设置冷却水喷头,由于重力作用,铸坯下表面被喷射的冷却水会回落至冷却水收集槽,无需再动用人力物力对铸坯上表面进行除水,并且由于仅需要在下侧设置冷却水喷头和气封喷头,降低了运行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皆为本技术提供的铸坯冷却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托辊、200-带材、300-冷却水喷头、310-冷水路、320-流量阀门、400-气封喷头、410-气路、420-气体流量阀门、500-罩壳、510-导入孔、520-回流柱孔、600-冷却水收集槽、610-凸出柱孔、700-浊循环热水池、710-循环水路、720-第一水泵、730-第二水泵、800-浊循环冷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坯冷却结构,其中,包括一铸坯导出装置、若干个冷却水喷头300、至少一组气封喷头400、至少一个冷却水收集槽600。具体地:铸坯导出装置,位于结晶器(未图示)铸坯出口所在的一侧,包括若干个沿铸坯导出方向排列的托辊100以及驱动所述托辊100旋转的驱动装置(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铸坯为带材200,具体为铜带,铜带从结晶器出来后在托辊100上滚动,如图1所示,带材200的导出方向向左,则驱动装置驱动托辊100顺时针转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托辊100之间设置了两个冷却水喷头300,位于所述托辊100下方,所述冷却水喷头300向所述带材200下表面喷射冷却水,冷却水喷头300的冷却水由浊循环冷水池800提供,两者之间通过冷水路310连接,冷水路到达托辊100下方后分为若干路,每一路上设置一个流量阀门320,用于调节每个冷却水喷头300的喷射量,具体地,两个托辊100之间至少有一个冷却水喷头300朝托辊100喷射冷却水,使得带材200经过托辊100表面时也能降温,避免托辊100温度过高,使得带材200下表面重新融化。本实施例中带材200向左移动,冷却结构右侧为结晶器,左侧为牵引机。冷却机构还设置了一组气封喷头400,位于所述托辊100下方且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300靠近牵引机的一侧,所述气封喷头400向所述铸坯喷射气体,形成一道气墙,阻止冷却水喷射至带材200的下表面后产生的飞溅,气封喷头400与一流动有压缩空气的气路410连通,气路410上设置有气体流量阀门420,用于控制气封喷头400的气体喷射量。冷却水收集槽600,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300下方,所述冷却水经过所述冷却水喷头300喷射至所述带材200下表面回落至所述冷却水收集槽600。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收集槽600内设置一个凸出柱孔610,所述凸出柱孔610从所述冷却水收集槽600底部向上凸出形成,其高度略小于冷却水收集槽600的深度,当所述冷却水收集槽600内的冷却水水面高于所述凸出柱孔610的高度时,所述冷却水收集槽600内的冷却水流入所述凸出柱孔610。作为优选,所以凸出柱孔610下方设置有浊循环热水池70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相关的水路,使得所述冷却水收集槽600内的冷却水流入所述凸出柱孔610后进入所述浊循环热水池700。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罩壳500,所述铸坯导出装置、所述冷却水喷头300、所述气封喷头400皆位于所述罩壳500内,所述罩壳500侧面还开设有供所述带材200导入的导入孔510,所述罩壳500下方还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冷却水回流的回流柱孔520,所述冷却水收集槽600位于所述回流柱孔520下方,冷却水喷头300向带材200和托辊100喷射冷却水后,冷却水由于重力作用回落至罩壳500内壁,流动至回流柱孔520处,通过回流柱孔520滴落至冷却水收集槽600内。作为优选,所述浊循环热水池700与所述浊循环冷水池800之间设置有循环水路710,所述循环水路710上设置冷却系统,使得浊循环热水池700中的水经过冷却系统冷却后进入浊循环冷水池800。在本实施例中没有特地另设冷却系统,而是在浊循环热水池700上设置两个水泵,分别为第一水泵720和第二水泵730,两个水泵从浊循环热水池700中抽取热水后合并为一路,经过工厂冷却系统再流至浊循环冷水池800中。本技术提供的铸坯冷却结构,仅在铸坯下表面处设置冷却水喷头300,由于重力作用,铸坯下表面被喷射的冷却水会回落至冷却水收集槽600,无需再动用人力物力对铸坯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铸坯导出装置,位于结晶器铸坯出口和牵引机之间,包括若干个沿铸坯导出方向排列的托辊以及驱动所述托辊旋转的驱动装置;若干个冷却水喷头,位于所述托辊下方,所述冷却水喷头向所述铸坯下表面喷射冷却水;至少一组气封喷头,位于所述托辊下方且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靠近所述牵引机的一侧,所述气封喷头向所述铸坯喷射气体,阻止冷却水的飞溅;至少一冷却水收集槽,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下方,所述冷却水经过所述冷却水喷头喷射至所述铸坯下表面回落至所述冷却水收集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铸坯导出装置,位于结晶器铸坯出口和牵引机之间,包括若干个沿铸坯导出方向排列的托辊以及驱动所述托辊旋转的驱动装置;若干个冷却水喷头,位于所述托辊下方,所述冷却水喷头向所述铸坯下表面喷射冷却水;至少一组气封喷头,位于所述托辊下方且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靠近所述牵引机的一侧,所述气封喷头向所述铸坯喷射气体,阻止冷却水的飞溅;至少一冷却水收集槽,位于所述冷却水喷头下方,所述冷却水经过所述冷却水喷头喷射至所述铸坯下表面回落至所述冷却水收集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罩壳,所述铸坯导出装置、所述冷却水喷头、所述气封喷头皆位于所述罩壳内,所述罩壳侧面还开设有供所述铸坯导出的导出孔,所述罩壳下方还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冷却水回流的回流柱孔,所述冷却水收集槽位于所述回流柱孔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柱红陈荣良余文桢葛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南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