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48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包括转轴、前辊轴、后辊轴、第一连接辊以及第二连接辊;前辊轴位于装置的左端,后辊轴位于装置的右端;转轴位于前辊轴的左侧,转轴伸入前辊轴内部;转轴与前辊轴之间还设置有法兰;后辊轴的右侧也设置有转轴;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位于前辊轴与后辊轴之间,前辊轴的右侧设置有凸块以及凸轴;第一连接辊的左端留有供凸块进入的插孔与供凸轴进入的插槽;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之间设置有挂钩与橡胶垫,挂钩与第二连接辊焊接连接,第一连接辊的对应位置处留有凹槽,橡胶垫通过胶水粘接在第一连接辊右侧。针对不同部位而磨损的辊子可以进行精确进行更换,更换过程较为方便,减少浪费,降低经济成本。

A Roller for Input Roller of Cold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ller for the input roller of a cold bed, including a rotary shaft, a front roll shaft, a rear roll shaft, a first connecting roll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ll; the front roll shaft is locat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device, and the rear roll shaft is locat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device; the rotary shaft is locat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front roll shaft, and the rotary shaft extends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front roll shaft; a flange is also arranged between the rotary shaft and the front roll shaft;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rear roll shaf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otary shaft. The first connecting roll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ll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front roll shaft and the rear roll shaft,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ont roll shaft is provided with bumps and camshafts;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ll is left with sockets for the bumps to enter and slots for the camshafts to enter; the first connecting roll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ll are provided with hooks and rubber pads, and the hooks are weld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ll,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ll is left. With grooves, rubber pads are glu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ll. Rollers worn out for different parts can be replaced accurately. The replacement process is more convenient, waste is reduced and economic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
技术介绍
轧钢车间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的作用是将成品轧机轧制出来的成品运送到矫直栅上,该辊道长84米,辊身长1.3米,使用辊子84只。成品在运行中,在不同的位置与辊面接触的位置也不一样,造成在不同的位置,辊面磨损程度也不一样。辊面磨损较大后,会给成品表面带来不少擦伤、压痕等质量问题,当辊身某一段磨损后,为减少因磨损带来的产品质量问题,需要及时更换辊子。由于辊子不耐磨,需要更换辊子时只能将辊子整体换掉,而没有磨损的辊身也会随着一起更换掉。同时由于辊子不耐磨,造成更换次数频繁、备件浪费严重,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辊面磨损较大后,会给成品表面带来不少擦伤、压痕等质量问题,当辊身某一段磨损后,为减少因磨损带来的产品质量问题,需要及时更换辊子。由于辊子不耐磨,需要更换辊子时只能将辊子整体换掉,而没有磨损的辊身也会随着一起更换掉。同时由于辊子不耐磨,造成更换次数频繁、备件浪费严重,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包括转轴、前辊轴、后辊轴、第一连接辊以及第二连接辊;前辊轴位于装置的左端,后辊轴位于装置的右端;转轴位于前辊轴的左侧,转轴伸入前辊轴内部;转轴与前辊轴之间还设置有法兰;后辊轴的右侧也设置有转轴;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位于前辊轴与后辊轴之间,前辊轴的右侧设置有凸块以及凸轴;第一连接辊的左端留有供凸块进入的插孔与供凸轴进入的插槽;前辊轴的凸块与凸轴伸入到第一连接辊内部;第二连接辊的右端与第一连接辊的左端结构一致;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之间设置有挂钩与橡胶垫,挂钩与第二连接辊焊接连接,第一连接辊的对应位置处留有凹槽,橡胶垫通过胶水粘接在第一连接辊右侧。优选的,凹槽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挡板,而凹槽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座。优选的,挡板嵌入凹槽内,挡板的上端与下端均与凹槽焊接连接;支撑座为长方形;支撑座与挡板平行设置,且位于凹槽内。优选的,支撑座的内侧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与支撑座焊接连接。优选的,挂钩的形状为“L”型,挂钩的垂直高度与凹槽的高度一致,挂钩厚度与凹槽的深度一致。本技术中,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前辊轴、后辊轴分别与转轴相连接,之后将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安装好;安装时,将挂钩深入第一连接辊的内部,保持第一连接辊不动,之后旋紧第二连接辊,此时挂钩先深入凹槽中,与支撑座相接触,此时弹性件压缩;旋紧后,挂钩旋转,与挡板相接触,弹性件对挂钩施加弹力,使的挂钩保持锁紧状态,从而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连接紧密;而前辊轴与第一连接辊安装时,只需将凸块与凸轴深入第一连接辊的对应位置处即可;同理可以将后辊轴与第二连接辊安装紧密;之后通过法兰将转轴分别与前辊轴以及后辊轴保持锁紧,完成整个安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位于装置中部的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磨损程度较大;而位于转弯处的辊子,位于外径处的辊子磨损程度比内径处的辊子磨损程度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辊子进行更换,更换较为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挡板将凹槽的一般封闭住,与挂钩连接时,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保持第一连接辊与第二连接辊连接紧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支撑座与挂钩直接接触,接触面积较大,能够分撒一部分压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弹性件压缩时储存弹性势能,在挂钩深入凹槽并且旋紧后,弹性势能释放,使的挂钩与挡板保持锁紧状态,更加稳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方便挂钩深入凹槽中,并且能够顺着第二连接辊旋转,做出相应的旋转,当第二连接辊旋紧时,“L”型挂钩与挡板锁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中的挂钩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中的凸块以及凸轴的结构示意图。1、转轴;2、法兰;3、前辊轴;4、第一连接辊;5、第二连接辊;6、凸块;7、挂钩;8、橡胶垫;9、凸轴;10、挡板;11、支撑座;12、弹性件;13、凹槽;14、后辊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包括转轴1、前辊轴3、后辊轴14、第一连接辊4以及第二连接辊5;前辊轴3位于装置的左端,后辊轴14位于装置的右端;转轴1位于前辊轴3的左侧,转轴1伸入前辊轴3内部;转轴1与前辊轴3之间还设置有法兰2;后辊轴14的右侧也设置有转轴1;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位于前辊轴3与后辊轴14之间,前辊轴3的右侧设置有凸块6以及凸轴9;第一连接辊4的左端留有供凸块6进入的插孔与供凸轴9进入的插槽;前辊轴3的凸块6与凸轴9伸入到第一连接辊4内部;第二连接辊5的右端与第一连接辊4的左端结构一致;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之间设置有挂钩7与橡胶垫8,挂钩7与第二连接辊5焊接连接,第一连接辊4的对应位置处留有凹槽13,橡胶垫8通过胶水粘接在第一连接辊4右侧。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前辊轴3、后辊轴14分别与转轴1相连接,之后将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安装好;安装时,将挂钩7深入第一连接辊4的内部,保持第一连接辊4不动,之后旋紧第二连接辊5,此时挂钩7先深入凹槽13中,与支撑座11相接触,此时弹性件12压缩;旋紧后,挂钩7旋转,与挡板10相接触,弹性件12对挂钩7施加弹力,使的挂钩7保持锁紧状态,从而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连接紧密;而前辊轴3与第一连接辊4安装时,只需将凸块6与凸轴9深入第一连接辊4的对应位置处即可;同理可以将后辊轴14与第二连接辊5安装紧密;之后通过法兰2将转轴1分别与前辊轴3以及后辊轴14保持锁紧,完成整个安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位于装置中部的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磨损程度较大;而位于转弯处的辊子,位于外径处的辊子磨损程度比内径处的辊子磨损程度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辊子进行更换,更换较为方便;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凹槽13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挡板10,而凹槽13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座11。其工作原理为,挡板10将凹槽13的一般封闭住,与挂钩7连接时,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保持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连接紧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挡板10嵌入凹槽13内,挡板10的上端与下端均与凹槽13焊接连接;支撑座11为长方形;支撑座11与挡板10平行设置,且位于凹槽13内。其工作原理为,支撑座11与挂钩7直接接触,接触面积较大,能够分撒一部分压力。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座11的内侧设置有弹性件12,弹性件12与支撑座焊接连接。其工作原理为,弹性件12压缩时储存弹性势能,在挂钩7深入凹槽13并且旋紧后,弹性势能释放,使的挂钩7与挡板10保持锁紧状态,更加稳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挂钩7的形状为“L”型,挂钩7的垂直高度与凹槽13的高度一致,挂钩7厚度与凹槽13的深度一致。其工作原理外,方便挂钩7深入凹槽13中,并且能够顺着第二连接辊5旋转,做出相应的旋转,当第二连接辊5旋紧时,“L”型挂钩7与挡板10锁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前辊轴(3)、后辊轴(14)、第一连接辊(4)以及第二连接辊(5);前辊轴(3)位于装置的左端,后辊轴(14)位于装置的右端;转轴(1)位于前辊轴(3)的左侧,转轴(1)伸入前辊轴(3)内部;转轴(1)与前辊轴(3)之间还设置有法兰(2);后辊轴(14)的右侧也设置有转轴(1);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位于前辊轴(3)与后辊轴(14)之间,前辊轴(3)的右侧设置有凸块(6)以及凸轴(9);第一连接辊(4)的左端留有供凸块(6)进入的插孔与供凸轴(9)进入的插槽;前辊轴(3)的凸块(6)与凸轴(9)伸入到第一连接辊(4)内部;第二连接辊(5)的右端与第一连接辊(4)的左端结构一致;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之间设置有挂钩(7)与橡胶垫(8),挂钩(7)与第二连接辊(5)焊接连接,第一连接辊(4)的对应位置处留有凹槽(13),橡胶垫(8)通过胶水粘接在第一连接辊(4)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床输入辊道的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前辊轴(3)、后辊轴(14)、第一连接辊(4)以及第二连接辊(5);前辊轴(3)位于装置的左端,后辊轴(14)位于装置的右端;转轴(1)位于前辊轴(3)的左侧,转轴(1)伸入前辊轴(3)内部;转轴(1)与前辊轴(3)之间还设置有法兰(2);后辊轴(14)的右侧也设置有转轴(1);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位于前辊轴(3)与后辊轴(14)之间,前辊轴(3)的右侧设置有凸块(6)以及凸轴(9);第一连接辊(4)的左端留有供凸块(6)进入的插孔与供凸轴(9)进入的插槽;前辊轴(3)的凸块(6)与凸轴(9)伸入到第一连接辊(4)内部;第二连接辊(5)的右端与第一连接辊(4)的左端结构一致;第一连接辊(4)与第二连接辊(5)之间设置有挂钩(7)与橡胶垫(8),挂钩(7)与第二连接辊(5)焊接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坤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中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