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动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34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动滑板车,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滑板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滑手们对滑板技巧的要求和娱乐趣味性增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前板面、后板面和连接前板面与后板面的连接件,前板面和后板面的下方分别通过滑轮支架连接有一组滑轮,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板面和后板面滑动连接且连接件与前板面和后板面均可相对转动,滑轮为充气车轮,充气车轮包括轮毂、充气胎和外壳,充气胎固定在轮毂外侧,外壳包覆于轮毂和充气胎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件与前板面和后板面不仅滑动连接,而且可相对转动,使得滑手们在滑板运动中能充分发挥滑板滑动和转动功能,增加滑手们对滑板技巧的高追求和高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滑板运动的趣味性。

A Rotating Scoo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table scoot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cooter,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skateboard structure is single and can not meet the skateboarder's requirements for skateboarding skills and the increase of entertainment interes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ront plate surface, a rear plate surface and a connector connecting the front plate surface and the rear plate surface. The lower parts of the front plate surface and the rear plate surface are connected with a group of pulleys through a pulley bracket respectively.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or are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plate surface and the rear plate surface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nector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front plate surface and the rear plate surface. The pulley is an inflatable wheel, and the inflatable wheel includes a hub, an inflatable tire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shell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hub, and the shell is cover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hub and the inflatable tire. The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slides and connects with the front and rear plate surfaces, but also rotates relatively, so that skater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sliding and rotating functions of skateboards in skateboard movement, increase the high pursuit and high requirements of skateboarders for skateboarding skills, and also improve the interestingness of skateboarding mo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动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转动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Skateboard)项目是极限运动历史的鼻祖,许多的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成的滑板运动,在而今已成为地球上最“酷”的运动。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讲究技巧性动作的运动,至今滑手们已经专利技术了很多新的动作。但滑板新动作的专利技术还要基于滑板的结构,若滑板结构单一不仅会影响滑板运动员对新动作的专利技术创想,而且还会影响滑板练习时动作的发挥。现有滑板结构简单,大多数滑板都是一块板面,或由两块可相对滑动的板面组成,不能满足滑手们对滑板技巧的要求以及娱乐趣味性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滑板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滑手们对滑板技巧的要求和娱乐趣味性增加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转动滑板车。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动滑板车,包括前板面、后板面和连接前板面与后板面的连接件,所述前板面和后板面的下方分别通过滑轮支架连接有一组滑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板面和后板面滑动连接且连接件与前板面和后板面均可相对转动,所述滑轮为充气车轮,所述充气车轮包括轮毂、充气胎和外壳,所述充气胎固定在轮毂外侧,所述外壳包覆于轮毂和充气胎外侧。本技术连接件与前板面和后板面不仅滑动连接,而且可相对转动,使得滑手们在滑板运动中能充分发挥滑板滑动和转动功能,增加滑手们对滑板技巧的高追求和高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滑板运动的趣味性。本技术滑轮为充气车轮,能有效改善滑板车的缓冲性能,使滑手们在滑板运动中能平稳行驶,增加舒适性。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工字型,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竖杆一、横杆和竖杆二,所述竖杆一和竖杆二分别卡接于中空的前板面和中空的后板面内,所述前板面和后板面上设有与横杆相匹配的通孔。本技术通过工字型连接件连接前板面和后板面,使竖杆一和竖杆二卡接于前板面和后板面中,同时横杆可在前板面和后板面内滑动从而调节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利于滑手们开发出更多的新动作从而增加滑板运动的趣味性。优选地,所述横杆为柱形,所述通孔为与横杆直径相匹配的圆孔。这样设置方便横杆在前板面和后板面内转动,使得前板面和后板面可相对偏转一定角度,利于滑手们开发出更多的新动作从而增加滑板运动的趣味性。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可伸缩结构。本技术将连接件设计为可伸缩结构,可进一步调节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增大了滑手们在滑板运动中的技巧要求从而增加趣味性。优选地,所述横杆包括依次相连的横杆一、伸缩件和横杆二,所述伸缩件包括弹簧和套设在弹簧外部的波纹管,所述弹簧和波纹管的两端均分别与横杆一和横杆二固定连接。滑手可通过两只脚分别蹬前板面和后板面使弹簧拉伸(或收缩),从而增加(或缩短)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具有丰富滑板功能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前板面和后板面的结构相同,所述前板面包括中空的套板、一端套设在套板内且另一端伸出套板外部并与套板滑动连接的缓冲板和连接套板与缓冲板的弹性件。当遇到障碍物时,缓冲板和弹性件能起到很好地缓冲作用,可防止板面撞损。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两根平行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缓冲板,另一端连接套板。优选地,所述缓冲板远离弹性件的一端设有倒角。这样设置不仅增加本技术美观,而且在滑板运动或训练中不会误伤人,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优选地,所述缓冲板远离弹性件的一端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这样设置使得缓冲板远离弹性件的一端为流行性设计,减轻滑板运动中的阻力,利于充分展现滑板技巧。优选地,所述外壳一体成型且材质为聚氨酯。这样设置能有效改善滑板车的缓冲性能,增加舒适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工字型连接件连接竖杆一和竖杆二,使竖杆一和竖杆二卡接于前板面和后板面中,同时横杆可在前板面和后板面内滑动从而调节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利于滑手们开发出更多的新动作从而增加滑板运动的趣味性。本技术滑轮为充气车轮,能有效改善滑板车的缓冲性能,使滑手们在滑板运动中能平稳行驶,增加舒适性。2.本技术通过工字型连接件连接竖杆一和竖杆二,使竖杆一和竖杆二卡接于前板面和后板面中,同时横杆可在前板面和后板面内滑动从而调节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利于滑手们开发出更多的新动作从而增加滑板运动的趣味性;将连接件设计为可伸缩结构,可进一步调节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增大了滑手们在滑板运动中的技巧要求从而增加趣味性。3.本技术横杆包括依次相连的横杆一、伸缩件和横杆二,滑手可通过两只脚分别蹬前板面和后板面使弹簧拉伸(或收缩),从而增加(或缩短)前板面和后板面之间的间距,具有丰富滑板功能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板面的俯视剖面图。附图标记:1-前板面,11-缓冲板,12-弹性件,13-套板,2-连接件,21-竖杆一,22-横杆,221-横杆一,222-波纹管,223-弹簧,224-横杆二,23-竖杆二,3-后板面,4-滑轮支架,5-滑轮,51-轮毂,52-充气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转动滑板车,包括前板面、后板面和连接前板面与后板面的连接件,所述前板面1和后板面3的下方分别通过滑轮支架4连接有一组滑轮5,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板面和后板面滑动连接且连接件与前板面和后板面均可相对转动,所述滑轮5为充气车轮,所述充气车轮包括轮毂51、充气胎52和外壳,所述充气胎52固定在轮毂51外侧,所述外壳包覆于轮毂51和充气胎52外侧。本技术连接件与前板面和后板面不仅滑动连接,而且可相对转动,使得滑手们在滑板运动中能充分发挥滑板滑动和转动功能,增加滑手们对滑板技巧的高追求和高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滑板运动的趣味性。本技术滑轮为充气车轮,能有效改善滑板车的缓冲性能,使滑手们在滑板运动中能平稳行驶,增加舒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动滑板车,包括前板面(1)、后板面(3)和连接前板面(1)与后板面(3)的连接件(2),所述前板面(1)和后板面(3)的下方分别通过滑轮支架(4)连接有一组滑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与前板面(1)和后板面(3)滑动连接且连接件(2)与前板面(1)和后板面(3)均可相对转动,所述滑轮(5)为充气车轮,所述充气车轮包括轮毂(51)、充气胎(52)和外壳,所述充气胎(52)固定在轮毂(51)外侧,所述外壳包覆于轮毂(51)和充气胎(52)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动滑板车,包括前板面(1)、后板面(3)和连接前板面(1)与后板面(3)的连接件(2),所述前板面(1)和后板面(3)的下方分别通过滑轮支架(4)连接有一组滑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的两端分别与前板面(1)和后板面(3)滑动连接且连接件(2)与前板面(1)和后板面(3)均可相对转动,所述滑轮(5)为充气车轮,所述充气车轮包括轮毂(51)、充气胎(52)和外壳,所述充气胎(52)固定在轮毂(51)外侧,所述外壳包覆于轮毂(51)和充气胎(52)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为工字型,所述连接件(2)包括依次相连的竖杆一(21)、横杆(22)和竖杆二(23),所述竖杆一(21)和竖杆二(23)分别卡接于中空的前板面(1)和中空的后板面(3)内,所述前板面(1)和后板面(3)上设有与横杆(22)相匹配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2)为柱形,所述通孔为与横杆(22)直径相匹配的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为可伸缩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东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