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185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包括柜机本体,所述柜机本体包括底座、主体柜和前置侧板,所述主体柜竖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主体柜的前侧壁上凹设有电器安装腔,所述电器安装腔内上下间距或垂直交叉设置有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将电器安装腔分隔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次级腔;所述电器安装腔的开口处封闭设置有前置侧板,所述前置侧板上开设有若干操作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使实验器材能够整齐、安全的进行安置。

A Kinematic Control Device Based on PL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ion control device based on PLC, which comprises a cabinet body,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main cabinet and a front side plate. The main cabine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front side wall of the main cabinet is concavely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avity. The upper and lower spacing of th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avity or the vertical cross-section are provided with several supporting plates, and som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s will electrically support the cabinet. The device mounting chamber is separated into several independent secondary chambers; the opening of the electrical apparatus mounting chamber is closed with a front side plate, and the front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operating por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tion control device based on PLC, which enables th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to be placed neatly and saf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教学实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开设的PLC课程实训中,需要学生对PLC指令进行简单的实训应用,以致让学生可以较切身实地的了解PLC课程,如附图6,而在实训过程中,实验元件包括PLC板、驱动器、触摸屏及运动组件(包括转动或者直线移动机构)等,但这些电器元件均是散落在实验台上,显的十分杂乱,而且,学生还容易触碰到各个电器元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使实验器材能够整齐、安全的进行安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包括柜机本体,所述柜机本体包括底座、主体柜和前置侧板,所述主体柜竖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主体柜的前侧壁上凹设有电器安装腔,所述电器安装腔内上下间距或垂直交叉设置有若干支撑板,若干所述支撑板将电器安装腔分隔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次级腔;所述电器安装腔的开口处封闭设置有前置侧板,所述前置侧板上开设有若干操作口。进一步的,位于主体柜最底层的次级腔为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前置侧板朝向主体柜的一侧侧壁上凹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散热风扇对应设置,在前置侧板的内部开设有主风道,所述主风道与进风口连通设置,且所述主风道从下至上延伸设置,所述主风道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支线风道,在所述支线风道的末端开设有集风腔,若干所述集风腔分别与各次级腔内的电器元件对应设置;所述集风腔朝向主体柜的一侧贯通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出气孔朝向电器元件吹风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前置侧板内部还开设有前置风腔,所述前置风腔与主风道连通设置,所述前置风腔远离主体柜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气孔,所述散气孔朝向主体柜的外侧吹风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板状结构,在所述支撑板一侧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凹设有第一线槽,若干所述第一线槽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间距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线槽,若干所述第二线槽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凹设,且若干所述第二线槽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所述第二线槽垂直于第一线槽。进一步的,所述电器安装腔内分别设置有触摸屏、电源开关和指示灯,且所述触摸屏、电源开关和指示灯分别与操作口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柜的背板为立式网孔板。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工具抽屉。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柜机本体使各散乱的实验器材整齐、安全的放置,极大程度的消除了元器件散落在实验台上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散热风扇对各电器元件进行吹风散热,保证电器元件在实训时的长时间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前侧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主体柜内部的电器元件位置示意图;附图6为现有技术中实验室中PLC实训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包括柜机本体1,所述柜机本体1包括底座4、主体柜2和前置侧板3,所述主体柜2竖向设置在底座4上,所述主体柜2的前侧壁上凹设有电器安装腔8,所述电器安装腔8内上下间距或垂直交叉设置有若干支撑板7,若干所述支撑板7将电器安装腔8分隔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次级腔;各个电器元件安装在次级腔内,通过支撑板7将各电器元件隔开,并同时支撑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使其整齐的分布,直观性较强,所述电器安装腔8的开口处封闭设置有前置侧板3,所述前置侧板3上开设有若干操作口10,用于操作柜体内的电器元件,前置侧板3即柜门的作用,使主体柜的前侧开口封闭,防止学生误触碰,保证安全,通过柜机本体使各散乱的实验器材整齐、安全的放置,极大程度的消除了元器件散落在实验台上的安全隐患。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位于主体柜2最底层的次级腔为散热腔9,所述散热腔9内设置有散热风扇11;所述前置侧板3朝向主体柜2的一侧侧壁上凹设有进风口12,所述进风口12与散热风扇11对应设置,在前置侧板3的内部开设有主风道14,所述主风道14与进风口12连通设置,且所述主风道14从下至上延伸设置,所述主风道14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支线风道15,在所述支线风道15的末端开设有集风腔13,若干所述集风腔13分别与各次级腔内的电器元件对应设置;所述集风腔13朝向主体柜2的一侧贯通开设有若干出气孔16,所述出气孔16朝向电器元件吹风设置。现有技术中,在PLC的实训课中,通过PLC板使散热风扇转动和调速,通过散热风扇的转动直观观察到PLC指令的外在表现,使学生更加理解PLC指令的作用,提升学生实训中的兴趣和直观性。但是在散热风扇转动时,其产生的风能只能白白浪费,而通过被技术的前置侧板上的风道可使散热风扇11产生的风对各电器元件进行吹风散热,合理的利用风能资源,并对主体柜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其结构巧妙,运用合理。所述主体柜2的背板为立式网孔板,散热风扇11从各集风腔内吹出的风从立式网孔板流出至主体柜外。所述前置侧板3内部还开设有前置风腔17,所述前置风腔17与主风道14连通设置,所述前置风腔17远离主体柜2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气孔18,所述散气孔18朝向主体柜2的外侧吹风设置。所述散气孔18还朝向操作该设备的学生吹风,使学生能感受到操作PLC指令时是否使散热风扇转动,同时,当学生在调试PLC指令而改变散热风扇11的转速时,可通过散气孔18的风量大小有直观的反馈,为了使学生可观察到风扇的转动情况,也可将前置侧板3使用透明材质的材料。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所述支撑板7为长方体板状结构,在所述支撑板7一侧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凹设有第一线槽20,若干所述第一线槽20沿支撑板7的宽度方向间距设置。各电器元件上的电线可塞入在对应的第一线槽20内,防止主体柜内的电线杂乱无章,保证主体柜内整齐整洁;还包括第二线槽21,若干所述第二线槽21沿支撑板7的宽度方向凹设,且若干所述第二线槽21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所述第二线槽21垂直于第一线槽20,各电器元件上的电线可塞入在对应的第二线槽21内,多个纵横交错的线槽,使电线在各个走向上均可塞入线槽内。所述电器安装腔8内分别设置有触摸屏24、电源开关23和指示灯26,且所述触摸屏24、电源开关23和指示灯26分别与操作口10对应设置。还包括PLC板25、变频器27、步进驱动器28、伺服驱动器29和步进码盘30,其分别设置在各次级腔内。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工具抽屉6,用于存放收纳其他实验器材或实验工具,而且在底座下方还设置有滚轮5,方便柜机本体的移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机本体(1),所述柜机本体(1)包括底座(4)、主体柜(2)和前置侧板(3),所述主体柜(2)竖向设置在底座(4)上,所述主体柜(2)的前侧壁上凹设有电器安装腔(8),所述电器安装腔(8)内上下间距或垂直交叉设置有若干支撑板(7),若干所述支撑板(7)将电器安装腔(8)分隔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次级腔;所述电器安装腔(8)的开口处封闭设置有前置侧板(3),所述前置侧板(3)上开设有若干操作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机本体(1),所述柜机本体(1)包括底座(4)、主体柜(2)和前置侧板(3),所述主体柜(2)竖向设置在底座(4)上,所述主体柜(2)的前侧壁上凹设有电器安装腔(8),所述电器安装腔(8)内上下间距或垂直交叉设置有若干支撑板(7),若干所述支撑板(7)将电器安装腔(8)分隔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次级腔;所述电器安装腔(8)的开口处封闭设置有前置侧板(3),所述前置侧板(3)上开设有若干操作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主体柜(2)最底层的次级腔为散热腔(9),所述散热腔(9)内设置有散热风扇(11);所述前置侧板(3)朝向主体柜(2)的一侧侧壁上凹设有进风口(12),所述进风口(12)与散热风扇(11)对应设置,在前置侧板(3)的内部开设有主风道(14),所述主风道(14)与进风口(12)连通设置,且所述主风道(14)从下至上延伸设置,所述主风道(14)上连通设置有若干支线风道(15),在所述支线风道(15)的末端开设有集风腔(13),若干所述集风腔(13)分别与各次级腔内的电器元件对应设置;所述集风腔(13)朝向主体柜(2)的一侧贯通开设有若干出气孔(16),所述出气孔(16)朝向电器元件吹风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L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李海波袁锡明陈立文蔡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