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38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属于救援工具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包括内部充气后整体膨胀的救援卷带主体,设在救援卷带主体两端的卡扣组件一、卡扣组件二,设在救援卷带主体一端且向救援卷带主体充气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救援卷带主体为气囊带;所述卡扣组件一与卡扣组件二组成卡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安装快捷,能在短时间内铺就一条救援通道,省时省力,稳定性和效率高。救援人员可以在几分钟内到达被困人员身边,实施营救,是一个理想的救援工具。并且救援浮桥采用折叠式结构,可卷起,占地面积十分小,可方便地安放在薄冰区附近消防站内,具有良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A Portable Rescue Floating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rescue ponto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rescue tool manufacturing.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rescue tape main body which expands integrally after being inflated inside, a snap assembly 1 and a snap assembly 2 at both ends of the rescue tape main body, a gas generator which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rescue tape main body and inflates to the rescue tape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of the rescue tape is an airbag belt; the snap assembly 1 and the snap assembly 2 constitute a snap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carry, fast to install, can lay a rescue passage in a short time, saves time and labor, and has st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Rescue workers can reach the trapped in a few minutes and carry out rescue. It is an ideal rescue tool. And the rescue floating bridge is folded structure, which can be rolled up and occupies a very small area. It can be conveniently placed in the fire station near the thin ice area. It has good prospects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
本技术属于救援工具制造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低,自然或人工水域表层会结冰,当有人在冰上通过时即可能发生冰面塌陷,造成人员坠冰落水伤亡。近年来,极端天气情况增加,冰面塌陷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些事故中已有多起消防部队参与的冰上救援行动,据统计我国每年冬季会发生近1000起人员冰面塌陷落水事件,只有2O~3O%的冰上救援是将被困者成功救出的,近7成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援。有些肢体的冻伤是不可逆的,其中40%会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在还没有完全封冻的冰面上营救落水者时,因近水冰层过薄,缺少承重力,难以接近被困者施救。冰上救援形势越来越紧迫,相应器材装备的缺少,需要有系统的冰上救援知识理念和更加专业的器材作保障。当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冰上救援设备大部分是绳索与救生圈,当有人在掉入冰窟窿或陷入沼泽地时的救援方式是:营救人员身绑绳索,徐徐靠近被困人员。消耗时间越长,被困人员越危险。救援人员也会有意外落水的二次危险。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并且危险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旨在它用于营救掉落冰面的被困者,克服了长期以来冰面救援任务实施时间长、救援难度高的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部充气后整体膨胀的救援卷带主体,设在救援卷带主体两端的卡扣组件一、卡扣组件二,设在救援卷带主体一端且向救援卷带主体充气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救援卷带主体为气囊带;所述卡扣组件一与卡扣组件二组成卡扣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救援卷带主体两侧分别均布多个固定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气囊带中部上表面设置凹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气囊带中部上表面与下表面粘合在一起形成凹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内置的碰撞传感器、安全传感器、点火器以及电源;所述碰撞传感器、安全传感器、点火器以及电源串联在一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碰撞传感器通过弹簧牵引拉杆,所述拉杆与拉环柔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突出优点是携带方便,安装快捷,能在短时间内铺就一条救援通道,省时省力,稳定性和效率高。救援浮桥装置提供动力的来源是自身的电池,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受时间、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也消除了救援者意外落水的二次危险。当前市场上卖的冰上救援设备大部分是绳索与救生圈,当有人在掉入冰窟窿时常见的救援方式是:营救人员身绑绳索,徐徐靠近被困人员。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并且存在危险性。若用此“充气”的救援浮桥,救援人员可以在几分钟内到达被困人员身边,实施营救,是一个理想的救援工具。并且救援浮桥采用折叠式结构,可卷起,占地面积十分小,可方便地安放在薄冰区附近消防站内,具有良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收卷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浮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气体发生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气体发生器电路图。1、救援卷带主体;2、固定环;3、气体发生器;4、卡扣组件一;5、卡扣组建二;6、凹槽;7、气囊带;8、拉环;9、气体发生装置;10、拉杆;11、弹簧;12、碰撞传感器;13、安全传感器;14、点火器;15、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所示,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部充气后整体膨胀的救援卷带主体1,设在救援卷带主体1两端的卡扣组件一4、卡扣组件二5,设在救援卷带主体1一端且向救援卷带主体1充气的气体发生器3;所述救援卷带主体1为气囊带7;所述卡扣组件一4与卡扣组件二5组成卡扣结构。卡口结构可参考现有的学生背书上的卡口结构形状制作,并适用于便携式救援浮桥,其结构强度、质量均符合相关要求;用卡扣结构可以加长便携式救援浮桥的长度。救援卷带主体1采用尼龙制成,内层涂有聚氯丁二烯,用以密封气体,便于收卷。形状静止时为方形薄层;工作时,气体膨胀,上下面积不变,竖直方向长度增加,形成类似“棉被”形状的气囊。优选的,所述救援卷带主体1两侧分别均布多个固定环2。可以在人员从浮桥下水救援时固定救援人,防止救援人在救援过程发生不测。优选的,所述气囊带7中部上表面设置凹槽6。便于救援人在救援卷带主体上移动,避免了囊带7踩踏,气体流动产生人体滑倒的风险。在图中设置了多个凹槽6。优选的,所述气囊带7中部上表面与下表面粘合在一起形成凹槽,更加是人体稳定移动。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3包括内置的碰撞传感器12、安全传感器13、点火器14以及电源15;所述碰撞传感器12、安全传感器13、点火器14以及电源15串联在一起。碰撞传感器12、安全传感器13、点火器14以及电源15组成气体发生装置9。优选的,所述碰撞传感器12通过弹簧11牵引拉杆10,所述拉杆10与拉环10柔性连接,采用绳索连接。拉环拉动拉杆,弹簧收缩或拉伸,拉环松动,在弹簧的带动下拉杆对碰撞传感器产生碰撞,使得碰撞传感器产生信号,在图5的电路中使得点火器通电流,引燃点火剂,产生热量使气体发生器内部的充气剂充分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填充气囊带。所述安全传感器。未拉动拉环时,安全传感器开关常开,确保气囊在未拉动拉环的情况下不会意外爆开,以保证安全气囊安全可靠的工作。所述的电源15采用锂电池作为基本电源,既可拆卸更换电池,又可采用直流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保证电动工具的电量持久供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部充气后整体膨胀的救援卷带主体,设在救援卷带主体两端的卡扣组件一、卡扣组件二,设在救援卷带主体一端且向救援卷带主体充气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救援卷带主体为气囊带;所述卡扣组件一与卡扣组件二组成卡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部充气后整体膨胀的救援卷带主体,设在救援卷带主体两端的卡扣组件一、卡扣组件二,设在救援卷带主体一端且向救援卷带主体充气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救援卷带主体为气囊带;所述卡扣组件一与卡扣组件二组成卡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卷带主体两侧分别均布多个固定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救援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带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年文成威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市爱淘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