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15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包括传动系统和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支撑部件Ⅰ、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支撑部件Ⅱ与支撑部件Ⅲ沿支撑部件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撑部件Ⅱ与支撑部件Ⅰ之间、支撑部件Ⅲ与支撑部件Ⅰ之间分别设有空气弹簧和稳定架,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的上端分别设有圆弧形凹槽;传动系统包括铰接连接的传动部件Ⅰ和传动部件Ⅱ、轮轴Ⅰ、轮轴Ⅱ、轮胎,传动部件Ⅱ的上端设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的底座与传动部件Ⅱ连接,转动圆盘的转轴与支撑部件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搬运过程中造成的反射镜的划伤和变形问题,并且制作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A Slot Mirror Transport Too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ough mirror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 support system. The support system comprises a support component I, a support component II and a support component III. The support component II and a support component III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 component I. Air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support component II and the support component I, and between the support component III and the support component I, respectively. The upper ends of the spring and the stabilizer, the supporting part II and the supporting part III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ircular arc grooves;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es the articulated transmission part I and the transmission part II, the axle I, the axle II and the tire; the upper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 II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disc, the base of the rotating disc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part II, and the rotating axle of the rotating disc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art I.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can effectively save manpower,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scratches and deformation problems of mirrors caused by handling process, and has low manufacturing cost,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工具,具体是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我国政府对于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越来越重视,因此国内的太阳能热发电行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槽式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槽式反射镜由于数量较多,其运输、安装工作量非常大,因此槽式反射镜需要采用运输车进行连续运输,而目前阶段,国内光热处于起步阶段,运输工具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多采用人工搬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耗费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下;2、在人工搬运过程中易导致反射镜变形,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专用于槽式反射镜运输的工具,是本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搬运过程中造成的反射镜的划伤和变形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包括传动系统和支撑系统,其中,支撑系统包括支撑部件Ⅰ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件Ⅰ上端的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所述支撑部件Ⅱ与支撑部件Ⅲ沿支撑部件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件Ⅱ与支撑部件Ⅰ之间、所述支撑部件Ⅲ与支撑部件Ⅰ之间分别设置有空气弹簧和稳定架,所述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以放置槽式反射镜的圆弧形凹槽;传动系统包括铰接连接的传动部件Ⅰ和传动部件Ⅱ、轮轴Ⅰ、设置在轮轴Ⅰ左右两侧的驱动轮胎、轮轴Ⅱ、设置在轮轴Ⅱ左右两侧的驱动轮胎,所述轮轴Ⅰ固定连接在传动部件Ⅱ的下端,所述轮轴Ⅱ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Ⅰ的下端,所述传动部件Ⅰ的前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部件Ⅱ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包括中空的底座以及可绕底座轴线方向转动的转轴,所述底座与传动部件Ⅱ焊接连接,所述转轴与支撑部件Ⅰ焊接连接。上述传动部件Ⅱ设置为框架式结构,所述传动部件Ⅱ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Ⅰ,所述支撑板Ⅰ的前端通过连接板Ⅰ与传动部件Ⅱ固定连接、后端通过空气弹簧与传动部件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件Ⅰ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Ⅱ,所述支撑板Ⅱ的前端通过连接板Ⅱ与支撑部件Ⅰ固定连接、后端通过空气弹簧与支撑部件Ⅰ固定连接。上述支撑部件Ⅱ包括底板Ⅰ以及设置在底板Ⅰ上端中部的安装板Ⅰ,所述底板Ⅰ的横截面设置为工字形,所述圆弧形凹槽设置在安装板Ⅰ上,所述圆弧形凹槽的轴线方向与支撑部件Ⅰ的长度方向一致。上述支撑部件Ⅲ包括底板Ⅱ、底板Ⅲ和纵向板,所述底板Ⅱ与底板Ⅲ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底板Ⅱ、底板Ⅲ固定连接;所述底板Ⅱ上端设置有安装板Ⅱ,底板Ⅲ上端设置有安装板Ⅲ,所述圆弧形凹槽分别设置在安装板Ⅱ和安装板Ⅲ上,所述圆弧形凹槽的轴线方向与支撑部件Ⅰ的长度方向一致。上述稳定架设置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部设置有Y形加强筋板,所述稳定架的一端与支撑部件Ⅰ铰接,另一端与底板Ⅰ或底板Ⅲ铰接。上述圆弧形凹槽的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聚四氟乙烯保护板。上述支撑部件Ⅰ设置为框架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1、本技术包括支撑系统和传动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支撑部件Ⅰ、支撑部件Ⅱ、支撑部件Ⅲ,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形凹槽,本技术能够实现槽式反射镜的装载和运输,相比与现有的人工搬运,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搬运过程中常出现的反射镜划伤和变形的问题;2、通过设置多组空气弹簧,能够实现减震作用,进而保证槽式反射镜运输的平稳性;3、通过设置转动圆盘,能够在运输槽式反射镜的过程中方便转弯,减少转弯半径,方便运输,本技术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廉,值得推广。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部件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部件Ⅰ与支撑板Ⅱ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部件Ⅲ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支撑部件Ⅲ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支撑部件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支撑部件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稳定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传动部件Ⅰ,2为传动部件Ⅱ,3为轮轴Ⅰ,4为轮胎,5为底座,6为转轴,7为支撑部件Ⅰ,8为铰接连接段Ⅰ,9为铰接连接段Ⅲ。10为连接板Ⅱ,11为支撑板Ⅱ,12为空气弹簧,13为聚四氟乙烯保护板,14为圆弧形凹槽,15为安装板Ⅲ,16为铰接连接段Ⅳ,17为底板Ⅱ,18为纵向板,19为底板Ⅲ,20为安装板Ⅰ,21为铰接连接段Ⅱ,22为底板Ⅰ,23为稳定架,24为加强筋板,25为安装板Ⅱ,26为轮轴Ⅱ,27为支撑部件Ⅱ,28为支撑部件Ⅲ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包括传动系统和支撑系统,其中,支撑系统包括支撑部件Ⅰ7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件Ⅰ7上端的支撑部件Ⅱ27和支撑部件Ⅲ28,支撑部件Ⅰ7设置为框架式结构,所述支撑部件Ⅱ27与支撑部件Ⅲ28沿支撑部件Ⅰ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件Ⅱ27与支撑部件Ⅰ7之间、所述支撑部件Ⅲ与支撑部件Ⅰ7之间分别设置有空气弹簧和稳定架23,所述支撑部件Ⅱ27和支撑部件Ⅲ28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以放置槽式反射镜的圆弧形凹槽14。传动系统包括铰接连接的传动部件Ⅰ1和传动部件Ⅱ2、轮轴Ⅰ3、设置在轮轴Ⅰ3左右两侧的驱动轮胎4、轮轴Ⅱ26、设置在轮轴Ⅱ26左右两侧的驱动轮胎,所述轮轴Ⅰ3固定连接在传动部件Ⅱ2的下端,所述轮轴Ⅱ26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Ⅰ7的下端,所述传动部件Ⅰ1的前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部件Ⅱ2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包括中空的底座5以及可绕底座5轴线方向转动的转轴6,所述底座5与传动部件Ⅱ2焊接连接,所述转轴6与支撑部件Ⅰ7焊接连接。其中,能够实现转动的转动圆盘结构均可应用在该工具中,在此不一一介绍。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部件Ⅱ2设置为框架式结构,传动部件Ⅱ2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Ⅰ,所述支撑板Ⅰ的前端通过连接板Ⅰ与传动部件Ⅱ2固定连接、后端通过空气弹簧与传动部件Ⅱ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件Ⅰ7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Ⅱ11,所述支撑板Ⅱ11的前端通过连接板Ⅱ10与支撑部件Ⅰ7固定连接、后端通过空气弹簧12与支撑部件Ⅰ7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空气弹簧,能够在运输过程的不同路况下,保证反射镜安全、可靠、高效的进行运输。支撑部件Ⅱ27包括底板Ⅰ22以及设置在底板Ⅰ22上端中部的安装板Ⅰ20,所述底板Ⅰ22的横截面设置为工字形,所述圆弧形凹槽14设置在安装板Ⅰ20上,所述圆弧形凹槽14的轴线方向与支撑部件Ⅰ7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部件Ⅲ28包括底板Ⅱ17、底板Ⅲ19和纵向板18,底板Ⅱ17与底板Ⅲ19平行设置,纵向板18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底板Ⅱ17、底板Ⅲ19固定连接;底板Ⅱ17上端设置有安装板Ⅱ25,底板Ⅲ19上端设置有安装板Ⅲ15,所述圆弧形凹槽14分别设置在安装板Ⅱ25和安装板Ⅲ15上,圆弧形凹槽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系统和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部件Ⅰ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件Ⅰ上端的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所述支撑部件Ⅱ与支撑部件Ⅲ沿支撑部件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件Ⅱ与支撑部件Ⅰ之间、所述支撑部件Ⅲ与支撑部件Ⅰ之间均设置有空气弹簧和稳定架,所述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以放置槽式反射镜的圆弧形凹槽;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铰接连接的传动部件Ⅰ和传动部件Ⅱ、轮轴Ⅰ、设置在轮轴Ⅰ左右两侧的驱动轮胎、轮轴Ⅱ、设置在轮轴Ⅱ左右两侧的驱动轮胎,所述轮轴Ⅰ固定连接在传动部件Ⅱ的下端,所述轮轴Ⅱ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Ⅰ的下端,所述传动部件Ⅰ的前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部件Ⅱ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包括中空的底座以及可绕底座轴线方向转动的转轴,所述底座与传动部件Ⅱ焊接连接,所述转轴与支撑部件Ⅰ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系统和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部件Ⅰ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件Ⅰ上端的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所述支撑部件Ⅱ与支撑部件Ⅲ沿支撑部件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件Ⅱ与支撑部件Ⅰ之间、所述支撑部件Ⅲ与支撑部件Ⅰ之间均设置有空气弹簧和稳定架,所述支撑部件Ⅱ和支撑部件Ⅲ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以放置槽式反射镜的圆弧形凹槽;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铰接连接的传动部件Ⅰ和传动部件Ⅱ、轮轴Ⅰ、设置在轮轴Ⅰ左右两侧的驱动轮胎、轮轴Ⅱ、设置在轮轴Ⅱ左右两侧的驱动轮胎,所述轮轴Ⅰ固定连接在传动部件Ⅱ的下端,所述轮轴Ⅱ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件Ⅰ的下端,所述传动部件Ⅰ的前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传动部件Ⅱ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包括中空的底座以及可绕底座轴线方向转动的转轴,所述底座与传动部件Ⅱ焊接连接,所述转轴与支撑部件Ⅰ焊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反射镜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Ⅱ设置为框架式结构,所述传动部件Ⅱ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Ⅰ,所述支撑板Ⅰ的前端通过连接板Ⅰ与传动部件Ⅱ固定连接、后端通过空气弹簧与传动部件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件Ⅰ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Ⅱ,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华岳志兴王起明朱文超王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