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054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9:42
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溶性金属盐及可溶性磷酸盐溶于二次去离子水中,制成混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一聚合物溶液。再将聚合物溶液与混合物溶液混合均匀,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前驱体。最后将所得前驱体和氟化物按照摩尔比混合均匀,在氧气环境下进行焙烧,得到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反应过程快速简捷,正极材料磷酸根通过前驱体添加,掺杂更均匀,焙烧过程中通过高温诱导进行氟离子梯级掺杂,抑制了表面的副反应和在首周充放电过程中“氧流失”,提高了首周效率,聚阴离子有效的稳定了此正极材料的结构,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Preparation of an Anionic Co-doped Lithium-rich Manganese-based Solid Solution Cathode Material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ionic co-doped lithium-rich manganese-based solid solution cathode material is described.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The soluble metal salt and soluble phosphate of the invention are dissolved in secondary deionized water to form a mixture solution, and the polymer is dissolved in anhydrous ethanol to form a polymer solution. Then the polymer solution and the mixture solution were mixed evenly, and the precursor was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device. Finally, the precursor and fluoride were mixed evenly according to the molar ratio and roasted in oxygen environment to obtain anionic co-doped lithium-rich manganese-based solid solution cathode material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reaction process is fast and simple, the phosphate radical of the cathode material is added through the precursor, the doping is more uniform, and the fluoride ion is cascaded doped by high temperature induction in the calcination process, which restrains the side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and \oxygen loss\ in the first week of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ocess, improves the first week efficienc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athode material is effectively stabilized by polyanion and improves. Cyclic stability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亟需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同时,提高其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M=Mn,Ni,Co)以其高达250mA·h/g的可逆比容量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首周库伦效率低、倍率性能差以及循环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应用。为了提高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包覆、酸处理、掺杂等。其中包覆能有效减少电解液分解的副产物与活性材料的接触面积,包覆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磷酸盐、导电有机物等;酸处理能有效提高首周库伦效率,主要采用低浓度的硝酸等;掺杂能有效缓解层状结构转变或提高首周库伦效率。但是,目前的掺杂改性往往只涉及一种离子,不能同时提高首周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Xia课题组(ChemistryofMaterials,2011,23(7):1954-1963)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Li1.2Ni0.13Co0.13Mn0.54(BO4)0.75x(BO3)0.25xO2–3.75x,(BO3)3-和(BO4)5-的引入,使得O2-的2p能带下降,减少了与Ni3+/Ni4+的eg能带和Co3+/Co4+的t2g能带的重合,从而提高了富锂材料的热稳定性、循环性能,但是首次库伦效率仍未有效提高。因此,寻找一种掺杂的简易制备方法,使改性前后材料的首周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同时提高的同时,能保证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首周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包含Li、Mn、Co和Ni的可溶性金属盐及可溶性磷酸盐按照摩尔比溶于二次去离子水中,混合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3)将步骤(2)中的聚合物溶液与(1)中混合物溶液混合均匀,转移到注射器中,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前驱体。(4)将步骤(3)中所得前驱体和氟化物按照摩尔比混合均匀,在氧气环境下进行焙烧,得到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金属盐为乙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浓度为1.2~1.6M;所述可溶性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可溶性金属盐与可溶性磷酸盐的摩尔比为0~0.084。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唍酮、聚酯、聚乙酰胺、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0.01~0.05g/mL。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焙烧温度为850~950℃,焙烧时间为10~14h。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氟化物为氟化锂。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为Li1.2Mn0.54Co0.13Co0.13O2-x-yF2x(PO4)2y/3,其中0<2x+2y/3≤0.1,0<x<0.05,0<y<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磷酸根通过前驱体添加,掺杂更均匀,焙烧过程中通过高温诱导进行氟离子梯级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表面的副反应。(2)本专利技术制备出的正极材料抑制了在首周充放电过程中“氧流失”,有效提高了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首周效率,聚阴离子有效的稳定了此正极材料的结构,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反应过程快速简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首周充放电曲线;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1.5096g乙酸锂、1.5652g乙酸锰、0.3838g乙酸镍、0.3841g乙酸钴及0.1651g磷酸氢二铵溶于18ml二次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2)将0.3gPVP-600溶于15ml无水乙醇中,制成聚合物溶液。(3)将步骤(2)中的聚合物溶液与(1)中混合溶液混合均匀,转移到注射器中,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前驱体。(4)将步骤(3)中所得前驱体和0.0324g氟化锂混合均匀,在氧气环境下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12h,得到氟离子和磷酸根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Li1.2Mn0.54Co0.13Co0.13O1.8F0.1(PO4)0.1。电池制备(1)半电池组装:将实施例制备的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与SuperP和PVDF按质量比75:15:10进行制浆并涂布,然后切成直径为12mm极片,在氩气手套箱中,以金属锂片为负极,组装成半电池。(2)充放电测试:扣式电池充放电的电压范围为2.0-4.8V,以250mA/g的电流密度下进行充电放电。所有电化学性能测试均在室温下进行。图1是实施例制备的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首周充放电曲线,首周放电容量为284.7mAh/g,首周库伦效率为81.31%。表明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好的首周库伦效率。图2是实施例制备的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曲线,50周的放电比容量为267.1mAh/g,容量保持率为93.8%。表明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包含Li、Mn、Co和Ni的可溶性金属盐及可溶性磷酸盐按照摩尔比溶于二次去离子水中,混合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3)将步骤(2)中的聚合物溶液与(1)中金属盐溶液混合均匀,转移到注射器中,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前驱体;(4)将步骤(3)中所得前驱体和氟化物按照摩尔比混合均匀,在氧气环境下进行焙烧,得到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包含Li、Mn、Co和Ni的可溶性金属盐及可溶性磷酸盐按照摩尔比溶于二次去离子水中,混合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3)将步骤(2)中的聚合物溶液与(1)中金属盐溶液混合均匀,转移到注射器中,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前驱体;(4)将步骤(3)中所得前驱体和氟化物按照摩尔比混合均匀,在氧气环境下进行焙烧,得到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金属盐为乙酸盐、硝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浓度为1.2~1.6M;所述可溶性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可溶性金属盐与可溶性磷酸盐的摩尔比为0~0.08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耿萌萌范茂松高飞刘皓张明杰李建玲吴斌单来支王庆高运兴叶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