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凡前防专利>正文

超钩钓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88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钩钓网,涉及鱼竿搬筝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搬筝网收网时饵料袋会产生晃动的技术问题。该超钩钓网包括钓杆、钓线、网框、钓网、钓饵线、浮球和饵料袋;所述网框通过所述钓线与所述钓杆连接,所述网框设置在所述钓网的端口处用于撑开所述钓网的端口;所述钓饵线依次与所述浮球和所述饵料袋连接后与所述钓网连接,且所述浮球和饵料袋均位于所述钓网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捕鱼效率。

Super hook fishing n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verhook fishing ne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ing rod kite net,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bait bag will shake when the existing kite net is collected. The overhook fishing net comprises a fishing rod, a fishing line, a mesh frame, a fishing net, a bait line, a float ball and a bait bag; the mesh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shing rod through the fishing line, and the mesh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fishing net for opening the port of the fishing net; the bait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at ball and the bait bag in turn, and the float ball and the bait bag are all located in the fishing net. In the fishing net.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improving fish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钩钓网
本技术涉及鱼竿搬筝网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钩钓网。
技术介绍
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鱼网。虽然这种渔网易腐烂,坚韧度差,但是其捕鱼效率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渔业的发展,渔猎的对象不只是鱼,捕捞的工具也与时俱进。现代渔网主要采用聚乙烯,尼龙等原料进行加工。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和更高的捕捞效率,通过不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例如,传统捕鱼使用的投网,利用船只作为动力的拖网,不同网目挂鳃困鱼的流刺网等。伴随捕鱼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一种把渔网与钓杆相结合的捕鱼工具,被称之为搬筝网。现有搬筝网为吸引鱼类进入搬筝网的网框内往往会在网框内设置一个盛放饵料的饵料袋,但是目前搬筝网的的饵料袋是与网框固定连接的,收网时饵料袋会产生晃动,惊扰到网中的鱼虾,使得网内鱼虾逃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钩钓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收网时搬筝网上的饵料袋晃动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钩钓网,包括钓杆、钓线、网框、钓网、钓饵线、浮球和饵料袋;网框通过钓线与钓杆连接,网框设置在钓网的端口处用于撑开钓网的端口;钓饵线依次与浮球和饵料袋连接后与钓网连接,且浮球和饵料袋均位于钓网内。优选地,钓杆上还设置有钓线轮,钓线缠绕在钓线轮上,且钓线末端沿钓杆长度方向延伸至钓杆端部后与网框连接。优选地,钓杆上还设置有呈弯弧形导线槽,且导线槽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半圆形。优选地,网框由四根钢条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且相邻两根钢条之间通过定型折叠接头连接。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钓线与网框之间的线塔,钓线与线塔结合呈1X2X2型,线塔包括两根相交于一点的第一线、以及连接在每一根所述第一线末端的两根相交于一点的第二线,钓线与第一线的交点连接,网框与每一根所述第二线末端连接。优选地,网框上设置有挂钩,钓网通过所述挂钩与网框连接。优选地,钓网底部设置有铅坠,钓饵线与钓网相连的一端绑缚在铅坠上。优选地,饵料袋的数量至少为2个,依次设置在钓饵线上。优选地,钓饵线的伸展长度可调,把超钩钓网放入水中后,能够实现饵料袋相对浮球距离的改变。优选地,饵料袋上还设置有定位夹,定位夹既能调控饵料袋在钓饵线线上的位置,又能够把钓饵线重叠后固定改变浮球与铅坠之间的距离。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钩钓网,钓网内的饵料袋通过浮球悬浮在水中,收网时网框离开水面前饵料袋不会发生明显晃动,解决了现有搬筝网收网时饵料袋会产生晃动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超钩钓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超钩钓网导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钓杆;2、钓线;3、网框;4、钓网;5、钓饵线;6、浮球;7、饵料袋;8、钓线轮;9、导线槽;10、铅坠;11、定型折叠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钩钓网,包括钓杆1、钓线2、网框3、钓网4、钓饵线5、浮球6和饵料袋7;网框3通过钓线2与钓杆1连接,网框3设置在钓网4的端口处用于撑开钓网4的端口;钓饵线5依次与浮球6和饵料袋7连接后与钓网4连接,且浮球6和饵料袋7均位于钓网4内。收网时在网框3离开水面前,饵料袋7不会产生晃动,能够有效防止收网过程中钓网4内部的鱼类受惊扰而逃脱,提高了捕鱼效率。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钓杆1上还设置有钓线轮8,钓线2缠绕在钓线轮8上,且钓线2末端沿钓杆1长度方向延伸至钓杆1端部后与网框3连接,摇动钓线轮8能够实现钓线2的收放,通过钓线轮8收网能够防止收网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钓线2发生绷断。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钓线2与网框3之间的线塔,钓线2与线塔结合呈1X2X2型,线塔包括两根相交于一点的第一线、以及连接在每一根所述第一线末端的两根相交于一点的第二线,钓线2与第一线的交点连接,网框3与每一根所述第二线末端连接。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钓杆1上还设置有呈弯弧形导线槽9,且导线槽9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半圆形,减小钓线2与钓杆1顶端的摩擦,特别在使用导线轮进行收网、放网时能够使钓线2上的节点得以顺利通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只需满足1X2X2型钓线2的主钓线至钓线分线之间的节点通过即可。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网框3由四根钢条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且相邻两根钢条之间通过定型折叠接头11连接,打开后放入水中后能够撑开钓网4的端口使鱼类能够顺利进入钓网4。定型折叠接头11的弯折处为定型管结构,且具有较大内应力手动调整好网框3形状后使用过程中网圈3的形状不会改变。4个钓线分头各设置有挂钩,4个定型折叠接头11各设置有挂口,通过挂钩与挂口的配合实现钓线与网圈3的拆卸组合。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网框3上设置有挂钩,钓网4通过所述挂钩与网框3连接,方便网框3与钓网4之间的拆卸组合。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钓网4底部设置有铅坠10,使得放入水中的钓网4能够具有稳定的空间位置。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钓饵线5与钓网4相连的一端绑缚在铅坠10上,使饵料袋7在水中的位置较为稳定,不会使鱼类受到惊吓。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饵料袋7的数量至少为2个,依次设置在钓饵线5上。设置多个饵料袋7能够满足不同水深鱼类的需求,提升饵料对鱼类的吸引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钓饵线5的伸展长度可调,把超钩钓网放入水中后,能够实现饵料袋7相对浮球6距离的改变,可根据捕鱼时的具体情况如水深、水中主流鱼类情况,对钓饵线5部分线段进行缠绕扎系,缩短浮球6与铅坠10,进一步提升饵料对鱼类的吸引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饵料袋7上还设置有定位夹,定位夹既能调控饵料袋7在钓饵线5线上的位置,又能够把钓饵线5重叠后固定改变浮球6与铅坠10之间的距离。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定位夹的加紧面设置有凹凸相间相互啮合的防滑表面,在使用定位夹的过程中为保障防滑性可将钓饵线5先缠绕在相应的定位夹在进行夹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钩钓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钓杆(1)、钓线(2)、网框(3)、钓网(4)、钓饵线(5)、浮球(6)和饵料袋(7);所述网框(3)通过所述钓线(2)与所述钓杆(1)连接,所述网框(3)设置在所述钓网(4)的端口处用于撑开所述钓网(4)的端口;所述钓饵线(5)依次与所述浮球(6)和所述饵料袋(7)连接后与所述钓网(4)连接,且所述浮球(6)和饵料袋(7)均位于所述钓网(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钩钓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钓杆(1)、钓线(2)、网框(3)、钓网(4)、钓饵线(5)、浮球(6)和饵料袋(7);所述网框(3)通过所述钓线(2)与所述钓杆(1)连接,所述网框(3)设置在所述钓网(4)的端口处用于撑开所述钓网(4)的端口;所述钓饵线(5)依次与所述浮球(6)和所述饵料袋(7)连接后与所述钓网(4)连接,且所述浮球(6)和饵料袋(7)均位于所述钓网(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钩钓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钓杆(1)上还设置有钓线轮(8),所述钓线(2)缠绕在所述钓线轮(8)上,且所述钓线(2)末端沿所述钓杆(1)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钓杆(1)端部后与所述网框(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钩钓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钓杆(1)上还设置有呈弯弧形的导线槽(9),且所述导线槽(9)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半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钩钓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3),由四根钢条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且相邻两根所述钢条之间通过定型折叠接头(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钩钓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钓线(2)与所述网框(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凡前防
申请(专利权)人:凡前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