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劈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97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0:58
一种自动劈青机,工作台的左侧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齿轮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工作台的后方设有驱动部,驱动部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滚筒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上,第二滚筒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二滚筒转轴上;第一滚筒转轴和第二滚筒转轴上下对应且相互平行,且第一滚筒转轴和第二滚筒转轴自左向右水平延伸;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构成供竹条通过的通道,且工作台的上表面与通道平齐;工作台右侧的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滚筒转轴的右端同轴相连;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滚筒转轴的左端上,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筒转轴的左端上,驱动部的后方设有刀片。

An Automatic Cleaning Machine

An automatic cutting machin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gear on the upper side and the second gear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worktable, and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mesh with each other. The rear of the work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part,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drum on the upper side and the second drum on the lower side. The first drum is fixed in coaxial sleeve on the first drum shaft, and the second drum is fixed in coaxial sleeve. On the second drum shaft, the first drum shaft and the second drum shaft correspond and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the first drum shaft and the second drum shaft extend horizontally from left to right; the gap between the first drum and the second drum forms a passage for bamboo bars,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orktable is level with the passag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worktabl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second drum shaft. The second gear is fixed on the left end of the second drum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gear is fixed on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drum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ear of the driv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knife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劈青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劈青机。
技术介绍
在制作绸伞伞骨时,需要对竹子进行劈青。现有的劈青方法是拿竹刀手工将竹条中固定长度的篾黄与篾青分离。这一方法局限于熟练工,且依然容易出现报废,使得篾青劈断或篾黄与篾青完全分离,导致整个伞骨的报废。而不熟练的工人则报废率更高,甚至被刀伤到手。现有的手工劈青方法存在易伤手且效率低下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手工劈青方法存在的易伤手且效率低下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劈青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劈青机,所述劈青机包括水平铺设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齿轮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工作台的后方设有用于驱动竹条移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滚筒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上,所述第二滚筒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二滚筒转轴上;所述第一滚筒转轴和所述第二滚筒转轴上下对应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滚筒转轴和所述第二滚筒转轴自左向右水平延伸;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构成供竹条通过的通道,且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与所述通道平齐;所述工作台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滚筒转轴的右端同轴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滚筒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滚筒转轴的左端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转轴的左端上;所述驱动部的后方设有用于劈青的刀片,且所述刀片的刀刃正对所述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机架上,且所述工作台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刀片固定在机架上,且所述刀片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外罩设有保护罩。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筒的滚动面和所述第二滚筒的滚动面上分别设有可相互通信的传感器,所述通道位于所述传感器的运动轨迹上,且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转动,推进竹条至刀片处劈开,提高了篾黄与篾青的分离成功率,提高了分离质量,降低了工人操作难度,避免了被刀伤到手,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劈青机的正视图。图2是一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劈青机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附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劈青机,所述劈青机包括水平铺设的工作台9,所述工作台9的左侧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齿轮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齿轮7,且所述第一齿轮1和所述第二齿轮7相啮合;所述工作台9的后方设有用于驱动竹条移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滚筒2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滚筒4,所述第一滚筒2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上,所述第二滚筒4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二滚筒转轴上;所述第一滚筒转轴和所述第二滚筒转轴上下对应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滚筒转轴和所述第二滚筒转轴自左向右水平延伸;所述第一滚筒2和所述第二滚筒4之间的间隙构成供竹条通过的通道,且所述工作台9的上表面与所述通道平齐;所述工作台9的右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滚筒转轴的右端同轴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滚筒4转动;所述第二齿轮7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滚筒转轴的左端上,所述第一齿轮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转轴的左端上;所述驱动部的后方设有用于劈青的刀片8,且所述刀片8的刀刃正对所述通道,以对从所述通道出来的竹条进行劈青。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9固定在机架上,且所述工作台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刀片8固定在机架上,且所述刀片8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7外罩设有保护罩。具体的,电机6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滚筒4和第二齿轮7旋转,所述第二齿轮7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带动所述第一滚筒2旋转,使得所述第二滚筒4和所述第一滚筒2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在第二滚筒4和所述第一滚筒2在转动的过程中裹挟竹条以垂直于所述第二滚筒4和所述第一滚筒2的方向移动。竹条自工作台9插入所述通道内,且所述竹条的前进端(即后端)对准刀片8的刀刃,以在前进的过程中被刀片8劈青。具体的,所述第一滚筒3和所述第二滚筒4之间的间隙可调,以适配不同厚度的竹条,所述电机6的转速可调,以调节劈青的速度。进一步的,所述电机6配有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筒2的滚动面和所述第二滚筒4的滚动面上分别设有可相互通信的传感器3,所述通道位于所述传感器3的运动轨迹上,且所述传感器3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6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具体的,两传感器3之间被竹条遮挡时,无法通信。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带有控制所述电机6的程序,且所述控制器外带有用启动按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开启电源后,将竹条放在工作台9上,传感器3均处于断开状态,按下启动按钮执行第一条程序,电机6正转,并带动所述第一滚筒3和所述第二滚筒4转动,使竹条向前推进,并推至刀片8处将其劈开。待竹条末端(靠近工作台9的一端)通过传感器3后,两传感器接通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执行第二条程序短暂延迟以等待竹条被劈到设定位置;控制器执行第三条程序使电机6反转,至两传感器3通信断开后继续反转,直至两传感器3再次接通后,控制器执行第四条程序使得电机6停止转动,竹条被带回至工作台9,取出竹条后,一次劈青过程结束,重复上述操作,即可继续劈竹条。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劈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劈青机包括水平铺设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齿轮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工作台的后方设有用于驱动竹条移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滚筒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上,所述第二滚筒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二滚筒转轴上;所述第一滚筒转轴和所述第二滚筒转轴上下对应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滚筒转轴和所述第二滚筒转轴自左向右水平延伸;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构成供竹条通过的通道,且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与所述通道平齐;所述工作台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滚筒转轴的右端同轴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滚筒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滚筒转轴的左端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转轴的左端上;所述驱动部的后方设有用于劈青的刀片,且所述刀片的刀刃正对所述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劈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劈青机包括水平铺设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齿轮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工作台的后方设有用于驱动竹条移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滚筒和位于下方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上,所述第二滚筒同轴固定套设在第二滚筒转轴上;所述第一滚筒转轴和所述第二滚筒转轴上下对应且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滚筒转轴和所述第二滚筒转轴自左向右水平延伸;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的间隙构成供竹条通过的通道,且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与所述通道平齐;所述工作台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滚筒转轴的右端同轴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二滚筒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辉陆卫国董扬德朱炜钱一宏郭哲毅廖仲亮宋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第一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