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8772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1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所述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腔支架由纳米纤维增强型材料制备得到,该材料以聚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对二氧环己酮为柔性基础材料,以聚丙交酯或聚乙交酯纳米短纤维为支撑材料,增强支撑强度,改善支架弹性,易于压缩输送,临床植入更加便捷,制成支架后既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又保留了柔韧性,使用后与组织贴合度好,强度高,有利于人体自身管腔组织修复和再生,并且降解速度适中,有利于支架的临床操作,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An enhanced absorbable lumen st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hanced absorbable tube st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enhanced absorbable tube stent adopts medical nano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The medical nano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is composed of basic material and nanofibers. The nanofibers keep the crystalline form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basic material. The tube stent of the invention is increased by nanofibers. Strong material is prepared. The material takes polycaprolactone, polytrimethylene carbonate and poly-p-dioxanone as flexible base materials, polylactide or polyethylene lactide nanofibers as supporting materials, enhances the support strength, improves the elasticity of the scaffold, is easy to compress and transport, and is more convenient for clinical implantation. The scaffold has sufficient support performance and retains flexibility. After use, the scaffold has good fit with tissue and high strength,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human lumen tissue,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 is moderat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linical operation of the scaffold and achieves the desired therapeut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腔支架
,具体说是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人体管腔因外伤、病变、手术等发生狭窄或阻塞,通常会影响组织器官功能,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将管腔支架植入到狭窄或阻塞部位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一种理想手段,有利于管腔重建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常用的管腔支架有食道支架、肠道支架、尿道支架、胆道支架和鼻腔支架等;现有的管腔支架产品多以金属,如316L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为材料,以金属编制或雕刻而成,该类支架的力学强度高、韧性好,便于压缩释放,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存在不可吸收、永久留存或二次手术取出等不足;并且腐蚀速度过快且不均匀,降解不可控,并且在降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金属离子,对机体造成溶血等潜在风险和危害,限制了金属管腔支架的应用。目前可吸收材料管腔支架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如聚丙交酯、聚对二氧环己酮等可吸收聚酯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器械,如在药物缓释、缝合线、骨钉、人工骨粉、硬脑膜修复等,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目前单一材料存在诸多缺点。如力学强度较大的材料,如聚乳酸、聚乙交酯等,柔韧性不足,制成支架后不能充分压缩,不利于手术操作和支架植入,同时支架硬度高,植入后不能与组织紧密贴附,不利于人体自身管腔组织修复和再生;而柔韧性好的材料,如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等,制成支架后支撑强度不足,尤其是降解过程中,支架强度下降过快,造成支架过早脱落或破碎等现象,危及患者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制成支架后既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又保留了柔韧性,有利于支架的临床操作,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所述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50%;所述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或聚己内酯;所述纳米短纤维为结晶性聚酯材料,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纳米短纤维的直径为100~500nm,长度为1~50μm。优选的,纳米短纤维为高结晶性纳米短纤维,其中当纳米短纤维为聚乙交酯时,其结晶度为80~90%,取向因子为0.90~0.95;当纳米短纤维为聚丙交酯时,其结晶度为70~80%,取向因子为0.65~0.75。优选的,所述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优选的,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优选的,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以结晶性聚酯材料为原料,采用溶液或熔融静电纺丝工艺与热拉伸工艺相结合,制备结晶取向的纳米级直径纤维;然后置于超低温预冷,低温下经剪切、球磨等多级粉碎得到直径为100~500nm,长度为1~50μm的微米级短纤维;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⑵将基础材料低温粉碎后,按一定比例与步骤⑴所得纳米级短纤维混合,纳米短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5%~50%;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利用基础材料与结晶性聚酯材料之间的熔融温度差,调节挤出机温度,使纳米级短纤维保持固体结晶状态,并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熔融流体中,然后双螺杆挤出牵引,得到直径为100~800μm的增强型丝线;所述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或聚己内酯;⑶将步骤⑵所得的增强型丝线编织成型,得到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结晶性聚酯材料在100℃下真空干燥24小时,在氮气保护下,置于纺丝装置螺杆中熔融,在电压8~30KV下,以恒定速度挤出喷丝,漩涡冷却液槽接收后得到直径1~10μm的聚酯纤维束,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②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①所得聚酯纤维束经过两次热拉伸,每次拉伸倍数为5~8倍,得到直径为100~500μm的纳米纤维;当步骤①所得的聚酯纤维束的材料为聚乙交酯时两次热拉伸的温度为180℃和160℃;当步骤①所得的聚酯纤维束的材料为聚丙交酯时两次热拉伸的温度为150℃和130℃;③将步骤②所得纳米纤维置于-100℃以下的液氮中深冷2~3小时,经过高速粉碎机粉碎后过筛,得到长度为1~50μm的纳米短纤维;④将步骤③所得纳米短纤维加入基础材料中,混合均匀,其中步骤③所得纳米短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5~50%,然后双螺杆挤出牵引,得到直径100~800μm的增强型丝线;所述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或聚己内酯;当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时,挤出温度为110~160℃;当基础材料为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时,挤出温度为90~150℃;当基础材料为聚己内酯时,挤出温度为70~130℃;⑤将步骤④所得的增强型丝线编织成型,得到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优选的制备方法,步骤③中还包括将所得长度为1~50μm的纳米短纤维进行高结晶处理的步骤,具体的,将所得纳米短纤维置于真空烘箱中梯度升温,使纳米短纤维熟化结晶,得到高结晶性纳米短纤维,其中梯度升温是指分别在75~85℃、95~105℃和115~125℃下依次平衡2.5小时。进一步优选的制备方法,梯度升温是指分别在80℃、100℃和120℃下依次平衡2.5小时。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管腔支架由纳米纤维增强型材料制备得到,该材料以聚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对二氧环己酮为柔性基础材料,以聚丙交酯或聚乙交酯纳米短纤维为支撑材料,增强支撑强度,改善支架弹性,易于压缩输送,临床植入更加便捷,制成支架后既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又保留了柔韧性,使用后与组织贴合度好,强度高,有利于人体自身管腔组织修复和再生,并且降解速度适中,有利于支架的临床操作,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增强型可吸收体内管腔支架的制备方法,工艺设计奇特,利用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的熔点差将纳米短纤维均匀分散在基础材料中,保持了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得到了力学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和生物可降解性好的复合材料,然后将复合材料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得到可吸收血管支架,工艺操作流程成熟,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可吸收管腔支架包括但不限于食道支架、肠道支架、尿道支架、胆道支架和鼻腔支架等。实施例1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所述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所述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所述纳米短纤维为结晶性聚酯材料,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纳米短纤维的直径为100nm,长度为1μm。实施例2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所述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0%;所述基础材料为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所述纳米短纤维为结晶性聚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所述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50%;所述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或聚己内酯;所述纳米短纤维为结晶性聚酯材料,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纳米短纤维的直径为100~500nm,长度为1~50μm。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0 CN 20171115555151.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所述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50%;所述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或聚己内酯;所述纳米短纤维为结晶性聚酯材料,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纳米短纤维的直径为100~500nm,长度为1~5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纳米短纤维为高结晶性纳米短纤维,其中当纳米短纤维为聚乙交酯时,其结晶度为80~90%,取向因子为0.90~0.95;当纳米短纤维为聚丙交酯时,其结晶度为70~80%,取向因子为0.65~0.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材料为聚对二氧环己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6.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以结晶性聚酯材料为原料,采用溶液或熔融静电纺丝工艺与热拉伸工艺相结合,制备结晶取向的纳米级直径纤维;然后置于超低温预冷,低温下经剪切、球磨等多级粉碎得到直径为100~500nm,长度为1~50μm的微米级短纤维;所述结晶性聚酯材料为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⑵将基础材料低温粉碎后,按一定比例与步骤⑴所得纳米级短纤维混合,纳米短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5%~50%;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利用基础材料与结晶性聚酯材料之间的熔融温度差,调节挤出机温度,使纳米级短纤维保持固体结晶状态,并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熔融流体中,然后双螺杆挤出牵引,得到直径为100~800μm的增强型丝线;所述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王宪朋董浩朱爱臣马丽霞吴倩倩李俊起李文明庄婕尹弢张琳王传栋王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