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成型体技术

技术编号:212810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进行填料的配混、刚性与耐冲击性的此消彼长关系也被抑制、兼顾了耐冲击性和刚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成型体,本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为将聚烯烃树脂、与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与具有跟前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配混而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聚烯烃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00以上,聚酰胺树脂具有如下结构:主链中的夹持于相邻酰胺键之间的烃基的直链部分的碳数为5以下。本成型体由本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本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熔融混炼工序:将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物、以及聚烯烃树脂进行熔融混炼。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ulding body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moulding body that can react polyolefin resin, polyamide resin containing inorganic fillers with a polyamide resin having the aforementioned polyamide resin, even if the mixing of fill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idity and impact resistance is suppressed, and both impact resistance and rigidity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omposed of modified elastomers with reactive groups has a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more than 3500, and the polyamide resin has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the carbon number of the straight chain part of the alkyl group clamped between the adjacent amide bonds in the main chain is less than 5. The forming body is formed by th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has the following melt mixing process: melt mixing of polyamide resin and modified elastomer, and polyolefin re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成型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成型体。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兼顾优异的耐冲击性和优异的刚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成型体。
技术介绍
以往,进行了如下尝试:将特性不同的原料树脂混合,得到发挥超过原料树脂的协同特性的树脂组合物(聚合物共混物、聚合物合金)。例如,已知有如下情况:选择缺乏相容性的聚烯烃树脂和聚酰胺树脂作为原料树脂,将它们混合,形成复相结构(连续相和分散相等)的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具有超过各原料树脂的耐冲击性的树脂组合物。这样的技术在下述专利文献1~3中公开。进而,下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聚丙烯中配混粘土矿物改性聚酰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76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4764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4764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4-1837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为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增容剂配混而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具有:连续相与分散相与微分散相的三相分离结构。而且示出,具有该三相分离结构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能发挥优异的机械特性。这些专利文献1~3中示出,利用PA11作为聚酰胺的情况下,能实现尤其优异的特性,但与其相比,PA6等一部分聚酰胺树脂中,无法得到PA11那样的特性。另外,上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内容:通过在聚丙烯中配混粘土矿物改性聚酰胺,从而可以得到机械特性优异的聚丙烯组合物,但是不具有上述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机械特性(特别是耐冲击性),如今寻求更高维度下的特性均衡性。如此,作为得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时的聚酰胺原料利用时,有如下问题:存在难以如使用PA11的情况那样稳定地得到高的机械特性(耐冲击性、刚性)、会停留在更低的机械特性的聚酰胺原料。而且,利用这样的聚酰胺原料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存在如下问题:会产生如果想要配混无机填料来提高刚性(弹性模量)则耐冲击性降低那样的、刚性与耐冲击性的此消彼长关系。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将聚烯烃树脂与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与具有跟前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配混而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与未进行填料配混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相比,进行了填料配混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刚性与耐冲击性的此消彼长关系被抑制,兼顾耐冲击性和刚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成型体。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着眼于,如上所述在聚酰胺原料中,特别是与以PA11能得到极优异的耐冲击性提高效果相对地,对于PA6而言难以得到耐冲击性提高效果。而且着眼于,PA11的主链中的夹持于相邻酰胺键之间的烃基的直链部分的碳数多至10,而PA6中该碳数少至5。而且,认为其原因在于,如PA6那样,具有酰胺键间碳数少的短链结构,从而聚酰胺分子中所含的酰胺键数变多,在分子彼此之间发挥作用的氢键力增强,在熔融混炼时无法减小连续相内的分散相的分散直径。而且认为,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减少聚烯烃树脂的分子间的界面,即,通过聚烯烃树脂(聚烯烃原料)的高分子化,从而可能提高机械特性。进而,实际上想要制造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时,发现了具有新的特性。其中,使用未高分子化的聚烯烃原料与PA6(聚酰胺原料)与改性弹性体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如果进行填料配混,则一般而言,刚性升高,但耐冲击性降低,会产生刚性与耐冲击性的此消彼长关系。与此相对,可知,如上述,使用高分子量聚烯烃原料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即使进行填料配混,也不会产生刚性与耐冲击性的此消彼长关系,至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如以下所述。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第1组合物”)的主旨在于,其是将聚烯烃树脂、与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与具有跟前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配混而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前述聚烯烃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00以上,前述聚酰胺树脂具有如下结构:主链中的夹持于相邻酰胺键之间的烃基的直链部分的碳数为5以下。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第2组合物”)的主旨在于,含有:聚烯烃树脂;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和,具有跟前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前述聚烯烃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00以上,前述聚酰胺树脂具有如下结构:主链中的夹持于相邻酰胺键之间的烃基的直链部分的碳数为5以下。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或2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具有:连续相(A),其包含聚酰胺树脂;分散相(B1),其为分散于前述连续相(A)中的分散相,且包含前述改性弹性体;分散相(B2),其为分散于前述连续相(A)中的分散相,且包含前述聚烯烃树脂;前述无机填料(C),其分散于前述连续相(A)中。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无机填料为层状硅酸盐。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聚烯烃为均聚物。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聚酰胺树脂为选自由尼龙6、尼龙66、尼龙46、尼龙6T、尼龙6I、尼龙M5T、尼龙M5I、和它们的共聚物组成的组。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前述改性弹性体是以乙烯或丙烯与碳数3~8的α-烯烃的共聚物为骨架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或是具有苯乙烯骨架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成型体的主旨在于,其是由技术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技术方案9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的主旨在于,其为技术方案1或2中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如下熔融混炼工序:将前述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和前述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物、以及前述聚烯烃树脂进行熔融混炼。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1组合物和第2组合物),含有聚烯烃树脂、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使用具有酰胺键间的直链部分的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结构的聚酰胺树脂的情况下,即使配混无机填料,也可以抑制刚性与耐冲击性的此消彼长关系,可以形成兼顾了耐冲击性和刚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型体,含有聚烯烃树脂、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使用具有酰胺键间的直链部分的碳数为5以下的短链结构的聚酰胺树脂的情况下,即使配混无机填料,也可以抑制刚性与耐冲击性的此消彼长关系,可以形成兼顾了耐冲击性和刚性的成型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得到前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附图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典型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的例子,参照提及的多个附图、且用以下的详细的记载进一步进行说明,但同样的参照符号如附图中的几个图那样表示同样的部件。图1为说明本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相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为说明本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相结构的另一例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将聚烯烃树脂、与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与具有跟所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配混而成的,所述聚烯烃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00以上,所述聚酰胺树脂具有如下结构:主链中的夹持于相邻酰胺键之间的烃基的直链部分的碳数为5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23 JP 2017-0097891.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将聚烯烃树脂、与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与具有跟所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配混而成的,所述聚烯烃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00以上,所述聚酰胺树脂具有如下结构:主链中的夹持于相邻酰胺键之间的烃基的直链部分的碳数为5以下。2.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聚烯烃树脂;包含无机填料的聚酰胺树脂;和,具有跟所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所述聚烯烃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00以上,所述聚酰胺树脂具有如下结构:主链中的夹持于相邻酰胺键之间的烃基的直链部分的碳数为5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具有:连续相(A),其包含聚酰胺树脂;分散相(B1),其为分散于所述连续相(A)中的分散相,且包含所述改性弹性体;分散相(B2),其为分散于所述连续相(A)中的分散相,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惠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