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42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包括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产生小分子波动水的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和固态发酵发酵桶,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和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分别与固态发酵发酵桶连接;脱壳大豆粕原料桶内盛装有脱壳大豆粕,脱壳大豆粕可输送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内装有混合菌种液,并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能够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饲料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盛装固态发酵发酵桶发酵后的饲料的特制发酵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蛋白质利用率高和保持饲料活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饲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其具有蛋白质利用率高和保持饲料活性的特点。
技术介绍
参照图1,传统的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的生产是用混合菌种液培殖桶300将菌种培养后,和脱壳大豆粕原料桶100中的已筛选粉碎的大豆粕原料及净滤水桶400净化后的水共同在液态发酵发酵桶200中进行液态发酵;再经过加热干燥装置500的干燥,经过包装装置600中的PE包装袋包装后,再运输到饲料厂或养殖场添加到饲料中喂食给禽畜。但是,如果加热干燥装置500的温度采用低温,则大豆抗原未被破坏,碱解蛋白低下,影响蛋白质利用效率;而且杂菌多,饲料容易受到污染;但是如果加热干燥装置500的温度较高(100摄氏度以上),而饲料中的益生菌数量少,饲料中的酵素被高温破坏殆尽,使得产品价值变低,喂食禽畜后的效果不佳。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其具有蛋白质利用率高和保持饲料活性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包括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产生小分子波动水的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和固态发酵发酵桶,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和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分别与固态发酵发酵桶连接;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内盛装有脱壳大豆粕,脱壳大豆粕可输送至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中;所述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内装有混合菌种液,并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所述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能够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生物蛋白发酵饲料在固态发酵发酵桶中进行前段发酵;所述饲料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盛装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发酵后的饲料的特制发酵袋;生物蛋白发酵饲料在特制发酵袋进行后段发酵。进一步,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和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之间设置有粉碎筛选装置。进一步,所述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包括不锈钢滤网,所述不锈钢滤网内设有多个菱形磁石和一个共振磁场波动器,所述共振磁场波动器两侧设置有震荡回旋空间。进一步,所述特制发酵袋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上方形成有袋口,所述特制发酵袋除袋口外其周围设置有压合部,所述特制发酵袋一侧设置有单向气阀和带有通孔的膜片。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分别与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和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相连接;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内进行菌种培养,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将水转换为小分子波动水;混合菌种液、脱壳大豆粕和小分子波动水在固态发酵发酵桶进行着固态发酵,小分子波动水能够大大提高菌种的活性,益生菌的活性增高后能够抑制杂菌生长,所以发酵完成后,不需要进行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可直接将生物蛋白发酵饲料装入特制发酵袋中;由于不需要干燥装置,而且益生菌的活性较高,能够有效提升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的蛋白质利用率;生物蛋白发酵饲料内的益生菌含量高,饲料中杂菌污染少,喂食禽畜后的效果佳,能够大大提升养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态发酵装置流程图。图2为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的流程图。图3为双重共振波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特制发酵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脱壳大豆粕原料桶100;液态发酵发酵桶200;混合菌种液培殖桶300;净滤水桶400;加热干燥装置500;包装装置600;脱壳大豆粕原料桶1;固态发酵发酵桶2;混合菌种液培殖桶3;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4;不锈钢滤网41;菱形磁石42;共振磁场波动器43;震荡回旋空间44;特制发酵袋5;容置空间51;袋口52;压合部53;单向气阀54;膜片55;通孔5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至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包括脱壳大豆粕原料桶1、混合菌种液培殖桶3、产生小分子波动水的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4和固态发酵发酵桶2,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1、混合菌种液培殖桶3和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4分别与固态发酵发酵桶2连接。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1内盛装有脱壳大豆粕,脱壳大豆粕可输送至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2中;所述混合菌种液培殖桶3内装有混合菌种液,并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2中;所述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4能够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2中。所述饲料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盛装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2发酵后的饲料的特制发酵袋5。脱壳大豆粕、混合菌种液和小分子波动水在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2中进行前段发酵;装入特制发酵袋5后进行后段发酵。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2分别与脱壳大豆粕原料桶1、混合菌种液培殖桶3和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4相连接;混合菌种液培殖桶3内进行菌种培养,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4将水转换为小分子波动水;混合菌种液、脱壳大豆粕和小分子波动水在固态发酵发酵桶2进行着固态发酵,小分子波动水能够大大提高菌种的活性,益生菌的活性增高后能够抑制杂菌生长,所以前段发酵完成后,不需要进行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可直接将生物蛋白发酵饲料装入特制发酵袋5中进行后段发酵,经过熟成品检后即可发往饲料厂或者养殖场使用;由于不需要干燥装置,而且益生菌的活性较高,能够有效提升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的蛋白质利用率;生物蛋白发酵饲料内的益生菌含量高,饲料中杂菌污染少,喂食禽畜后的效果佳,能够大大提升养殖效率。为了提高发酵的充分进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1和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2之间设置有粉碎筛选装置(图中未示出)。这样进入至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2内的脱壳大豆粕将会是粉碎筛选后的小颗粒,发酵的接触面积大,发酵会更充分。如图3所示,所述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4包括不锈钢滤网41,所述不锈钢滤网41内设有多个菱形磁石42和一个共振磁场波动器43,所述共振磁场波动器43两侧设置有震荡回旋空间44。水流过所述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4后,水被转化为小分子波动水,有助于提高菌种活性,提高发酵效率。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特制发酵袋5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51,所述容置空间51上方形成有袋口52,所述特制发酵袋5除袋口52外其周围设置有压合部53,所述特制发酵袋5一侧设置有单向气阀54和带有通孔56的膜片55。所述单向气阀54只允许特制发酵袋5内部气体通往袋外,单向气阀54穿过所述膜片55的通孔56,所述膜片55将单向气阀54与特制发酵袋5袋体的缝隙封堵住,避免外界气体通过气体进入特制发酵袋5内,保证只允许袋内废气通过单向气阀54流向袋外;这样即使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能发酵,发酵过程中的废气将通过单向气阀54排出至特制发酵袋5外,特制发酵袋5内的生物蛋白发酵饲料保持在活性状态,能够有效利用储存和物流上的时间进行发酵,降低在工厂内的发酵时间,大大提升效率。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产生小分子波动水的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和固态发酵发酵桶,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和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分别与固态发酵发酵桶连接;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内盛装有脱壳大豆粕,脱壳大豆粕可输送至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中;所述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内装有混合菌种液,并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所述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能够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生物蛋白发酵饲料在固态发酵发酵桶中进行前段发酵;所述饲料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盛装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发酵后的饲料的特制发酵袋,生物蛋白发酵饲料在特制发酵袋进行后段发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蛋白发酵饲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产生小分子波动水的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和固态发酵发酵桶,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和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分别与固态发酵发酵桶连接;所述脱壳大豆粕原料桶内盛装有脱壳大豆粕,脱壳大豆粕可输送至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中;所述混合菌种液培殖桶内装有混合菌种液,并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所述双重共振磁场波动装置能够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产生的小分子波动水可注入至固态发酵发酵桶中;生物蛋白发酵饲料在固态发酵发酵桶中进行前段发酵;所述饲料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盛装所述固态发酵发酵桶发酵后的饲料的特制发酵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岳陈民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聚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