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36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曝气池,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池体上端的搅拌电机和转动设置在池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轴之间通过链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一端沿轴线分布有正螺旋叶片、另一端沿轴线分布有反螺旋叶片,所述正螺旋叶片和反螺旋叶片间隔设置;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套设有循环套筒,所述循环套筒两端敞口设置、支撑固定在所述池体内,循环套筒上设有连通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曝气池能够使活性污泥充分地与气体接触,从而促进活性污泥的活性,增强活性污泥和污水的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气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曝气池。
技术介绍
曝气池是人们按照微生物的特性所设计的生化反应器,有机污染质的降解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们所设计的曝气反应条件。曝气池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池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例如公告号为CN20363924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曝气池的易拆换的曝气装置及曝气池,包括供气主管,所述供气主管上连接有多根供气支管,各供气支管的底部均连接有曝气管,所述供气支管与曝气池池壁之间均设置有与供气支管平行的导向滑轨,所述供气支管通过导向环扣与所述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如同上述现有技术,现有的曝气池都是设置曝气装置进行曝气,曝气装置的曝气管设置在池底,由曝气管喷出气体以对池水进行曝气,但是,曝气管在安装时不会完全覆盖池底,一般为间隔式排列,所以在曝气管喷出气体进行曝气时,气泡上浮,位于曝气管正上方的污水,受到曝气管喷出的气体影响,能够充分地与气体接触,而位于曝气管之间的间隔空白处正上方的污水由于无法直接受到曝气管喷出的气体影响,所以这部分的污水无法充分地与气体接触,从而会导致各部分污水内的活性污泥的活性不同,使得有些污水已经充分地与活性污泥反应,而有些污水则未充分与活性污泥反应,从而导致污水与活性污泥之间的反应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池,它能够使活性污泥充分地与气体接触,充分促进活性污泥的活性,从而使得活性污泥和污水之间的反应效果更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曝气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池体上端的搅拌电机和转动设置在池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轴之间通过链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一端沿轴线分布有正螺旋叶片、另一端沿轴线分布有反螺旋叶片,所述正螺旋叶片和反螺旋叶片间隔设置;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套设有循环套筒,所述循环套筒两端敞口设置、支撑固定在所述池体内,循环套筒上设有连通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时,将污水从管道处排入到池体内,再向池体内加入处理用的活性污泥,然后通过曝气装置对排到池体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曝气的同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链传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正螺旋叶片和反螺旋叶片随之转动,对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搅拌,正螺旋叶片和反螺旋叶片搅拌的同时分别将污水和活性污泥沿着各自叶片的螺旋走向输送到循环套筒内,循环套筒对污水和活性污泥起到挤压的作用,从而将污水中的气泡挤破,从而使得池水中的活性污泥能够充分地与气体接触,增强活性污泥和污水的反应效果;输送到循环套筒内的污水和活性污泥最终从连通口排向池底再流向四周,实现污水和活性污泥的循环混合,使污水和活性污泥反应的更加均匀充分。曝气完成后关闭空压机,静置池水,使得活性污泥沉淀在池底,再通过管道排出清水,之后再通过管道排出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电机和搅拌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以及传动链,所述主动链轮同轴固定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从动链轮同轴固定在搅拌轴上,传动链啮合设置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电机工作时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与传动链之间的啮合传动驱使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正螺旋叶片和反螺旋叶片实现对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搅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套筒的外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旋转的叶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搅拌时,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池体内上下翻动,同时又从循环套筒的通孔中穿过,污水和活性污泥的反作用力会驱使叶轮旋转,而叶轮对物料进行二次搅拌,从而使上下翻动的物料中又形成多个连续的小涡流,涡流之间碰撞在池体中形成湍流,以加速气泡的破裂,进而促进活性污泥与气体的混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叶轮包括转轴和呈圆周分布在转轴外侧面的拨块,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和活性污泥沿螺旋叶片的走向上下翻动,转轴的轴线与搅拌轴的轴线平行,使沿螺旋叶片走向流动的水和活性污泥更容易从通孔中穿过,并带动叶轮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套筒的连通口处设置有弧形的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朝向远离搅拌轴的轴线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结构使污水和活性污泥从连通口流出时更加平缓流畅,提升循环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上布置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对翻动中的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适当阻拦,以消除因搅拌产生的打旋现象,提高活性污泥上下翻动的程度,从而达到更均匀的混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供气主管和为所述供气主管供气的空压机,所述供气主管设置于所述池体的池底,所述供气主管上连通有多根供气支管,各所述供气支管上均连接有曝气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在池底的供气主管、供气支管以及曝气管组成曝气管网,空压机工作时将空气通入到曝气管网中,以对池体中的污水进行更全面的曝气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池体内设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带动池内的污水和活性污泥翻动,从而使得池水中的活性污泥能够充分地与气体接触,增强活性污泥和污水的反应效果;2、通过在循环套筒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叶轮,叶轮进行二次搅拌以加速气泡的破裂,进而促进活性污泥与气体的混合。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11、挡板;2、曝气装置;21、空压机;22、供气主管;23、供气支管;24、曝气管;3、搅拌装置;31、搅拌电机;32、搅拌轴;33、传动组件;331、主动链轮;332、从动链轮;333、传动链;34、正螺旋叶片;35、反螺旋叶片;36、循环套筒;361、支杆;362、连通口;363、翻边结构;364、通孔;4、叶轮;41、转轴;42、拨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曝气池,如图1所示,包括池体1,池体1上设置有多根管道用以进水、排水和排污,在池体1上还设置有曝气装置2,曝气装置2包括空压机21和由空压机21供气的供气主管22,供气主管22铺设在池体1的底部、并连通设置有多个供气支管23,每个供气支管23均连接有曝气管24,供气主管22、供气支管23以及曝气管24组成曝气管网。池体1内还安装有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31和搅拌轴32,搅拌电机31和搅拌轴32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33,其中搅拌电机31安装固定在池体1的上端,搅拌轴32水平布置在池体1内、并与池体1回转连接,传动组件33包括主动链轮331、从动链轮332以及传动链333,主动链轮331同轴固定在搅拌电机31的输出端上,从动链轮332同轴固定在搅拌轴32上,传动链333啮合设置在主动链轮331和从动链轮332的外侧,从而使搅拌电机31和搅拌轴32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搅拌轴32上沿轴线间隔分布有一段正螺旋叶片34和一段反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曝气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曝气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安装固定在池体(1)上端的搅拌电机(31)和转动设置在池体(1)内的搅拌轴(32),所述搅拌电机(31)与搅拌轴(32)之间通过链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2)一端沿轴线分布有正螺旋叶片(34)、另一端沿轴线分布有反螺旋叶片(35),所述正螺旋叶片(34)和反螺旋叶片(35)间隔设置;所述搅拌轴(32)的外侧套设有循环套筒(36),所述循环套筒(36)两端敞口设置、支撑固定在所述池体(1)内,循环套筒(36)上设有连通口(3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曝气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安装固定在池体(1)上端的搅拌电机(31)和转动设置在池体(1)内的搅拌轴(32),所述搅拌电机(31)与搅拌轴(32)之间通过链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2)一端沿轴线分布有正螺旋叶片(34)、另一端沿轴线分布有反螺旋叶片(35),所述正螺旋叶片(34)和反螺旋叶片(35)间隔设置;所述搅拌轴(32)的外侧套设有循环套筒(36),所述循环套筒(36)两端敞口设置、支撑固定在所述池体(1)内,循环套筒(36)上设有连通口(3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电机(31)和搅拌轴(32)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33),所述传动组件(33)包括主动链轮(331)、从动链轮(332)以及传动链(333),所述主动链轮(331)同轴固定在搅拌电机(31)的输出端上,所述从动链轮(332)同轴固定在搅拌轴(32)上,传动链(333)啮合设置在主动链轮(331)和从动链轮(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奎钱忠钱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天伦纳米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