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06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包括车把连接部、头管连接部和头管部;所述车把连接部包括一与车把固定连接的连接端和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同轴心设置在所述头管连接部的顶端,绕头管连接部的轴心旋转,所述旋转台的顶端设有供线束穿入的穿线口;所述头管连接部同轴心固定套接在头管部外端,并且所述头管连接部与所述头管部之间设置用于容纳线束的穿线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护相对薄弱的车把转动部位,可有效保护刹车线、电线、信号线,提高安全吸收,降低维护成本,更适用于共享电动车。

A Wire Harness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Rotating Parts of Handleba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 harness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the turning part of a handlebar,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bar connecting part, a head pipe connecting part and a head pipe part; the handlebar connecting part comprises a connecting end and a rotary table fixed with a handlebar, the coaxial center of the rotary table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head pip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axis of the winding head pipe connecting part rotates, and the top of the rotary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harnes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head tube is fixed coaxially at the outer end of the head tube, and a threading gap for accommodating the wire harness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head tube and the head tub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tect relatively weak turning parts of handlebars, effectively protect brake wires, wires and signal wires, improve safety absorption, reduce maintenance costs,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shared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电动车车把大都采用管外走线的方式,刹车线和电线都裸露在外,电线的防护措施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不利于线束的保护,容易出现故障。尤其是随着共享电动车的兴起,上述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车把是转动部位,而头管是相对静止的部位,在动与不动的部位之间设置线束,线束很容易被损坏,保护也更困难一些,而车把上有关系安全的刹车断电线和刹车线,还有关乎功能的电量显示和开关机等按钮,是整车较薄弱的地方。本结构针对车把与头管转动部位,经行全方面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把走线最容易遭到破坏和车把与头管的转动部位防护难度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包括车把连接部、头管连接部和供前叉竖管插入的头管部;所述车把连接部包括一与车把固定连接的连接端和一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同轴心设置在所述头管连接部的顶端并绕所述头管连接部的轴心旋转,所述旋转台上形成有供前叉竖管穿出的孔和供线束穿入的穿线口;所述头管连接部同轴心固定套接在头管部外端,并且所述头管连接部与所述头管部之间设置用于容纳线束的穿线间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旋转台的顶端一侧,并呈一体结构,便于工业化生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台的顶端设有半盖,所述半盖上设有供前叉竖管穿出的孔。便于前叉竖管的安装,半盖的设置,自然形成穿线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管连接部的底端设有倾斜的用于容纳梁管的容纳凸起。便于固定在头管上的所述梁管的引出。所述连接端呈马蹄形,用于密封车把底端接线型材的底端开口。配合设置在车把上的接线型材,将接线型材的底端开口覆盖,使得接线型材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线束在接线型材内不外露。使得线束从接线型材穿出,再通过旋转台顶端的穿线开口进入到旋转台内,从所述头管连接部与所述头管部之间设置穿线间隙穿出,完成线束内走,延长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端的顶端设有定位立柱和定位孔。所述定位立柱匹配插入到接线型材内,便于车把和车把连接部的装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管连接部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上固定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头管部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通过固定螺钉与所述的定位板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口呈U形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板呈U形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和设置在两个侧板顶端的顶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固定螺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焊接在所述头管的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头管连接部和头管之间设有供刹车线、电线、信号线等构成的线束穿过的穿线间隙,线束内走,并且不受车把转动的影响,保护相对薄弱的车把转动部位,可有效保护刹车线、电线、信号线,提高安全吸收,降低维护成本,更适用于共享电动车。2、连接端与车把上的接线型材相匹配,可有效保护线束,防止线束外露。3、外观更具整体感,实用且美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与车把的装配图。图中:1-车把连接部,2-头管连接部,3-头管部,4-穿线间隙;11-连接端,111-定位立柱,112-定位孔;12-旋转台,121-半盖,122-孔,123-穿线口;21-连接口,22-定位板,23-固定螺孔,24-容纳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包括车把连接部1、头管连接部2和头管部3;所述车把连接部1包括一与车把固定连接的连接端11和旋转台12,所述旋转台11同轴心设置在所述头管连接部2的顶端(不连接),绕头管连接部的轴心旋转,所述旋转台11的顶端设有供线束穿入的穿线口123;所述头管连接部2同轴心固定套接在头管部3外端,并且所述头管连接部2与所述头管部3之间设置用于容纳线束的穿线间隙4。所述头管部为一底端设有缩径的圆管。车把旋转时,旋转台同车把旋转,头管连接部和头管保持固定,前叉竖管从头管内穿过,并经由旋转台穿出,与车把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端11设置在旋转台12的顶端一侧,并呈一体结构,便于工业化生产。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旋转台12的顶端设有半盖121,所述半盖上设有供前叉竖管穿出的孔122。便于前叉竖管的安装,半盖121的设置,自然形成穿线口123。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头管连接部2的底端设有倾斜的用于容纳梁管的容纳凸起24。便于固定在头管上的所述梁管的引出。实施例2为了配合设置在车把上的接线型材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连接端11呈马蹄形,用于密封车把底端接线型材的底端开口。配合设置在车把上的接线型材,将接线型材的底端开口覆盖,使得接线型材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线束在接线型材内不外露。使得线束从接线型材穿出,再通过旋转台顶端的穿线开口进入到旋转台内,从所述头管连接部与所述头管部之间设置穿线间隙穿出,完成线束内走,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端11的顶端设有定位立柱111和定位孔112。所述定位立柱匹配插入到接线型材内,便于车把和车把连接部的装配。实施例3为了进一步优化所述头管连接部和头管部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头管连接部2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口21,所述连接口21上固定设有定位板22,所述定位板22上设有固定螺孔23,所述头管部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定位件31,所述定位件与通过固定螺钉与所述的定位板固定连接。线束可经由穿线间隙从连接口21穿出。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口21呈U形结构。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定位板呈U形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和设置在两个侧板顶端的顶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固定螺孔。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定位件焊接在所述头管的外壁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连接部、头管连接部和供前叉竖管插入的头管部;所述车把连接部包括一与车把固定连接的连接端和一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同轴心设置在所述头管连接部的顶端并绕所述头管连接部的轴心旋转,所述旋转台上形成有供前叉竖管穿出的孔和供线束穿入的穿线口;所述头管连接部同轴心固定套接在头管部外端,并且所述头管连接部与所述头管部之间设置用于容纳线束的穿线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把连接部、头管连接部和供前叉竖管插入的头管部;所述车把连接部包括一与车把固定连接的连接端和一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同轴心设置在所述头管连接部的顶端并绕所述头管连接部的轴心旋转,所述旋转台上形成有供前叉竖管穿出的孔和供线束穿入的穿线口;所述头管连接部同轴心固定套接在头管部外端,并且所述头管连接部与所述头管部之间设置用于容纳线束的穿线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旋转台的顶端一侧并呈一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的顶端设有半盖,所述半盖上设有供前叉竖管穿出的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转动部位的线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连接部的底端设有倾斜的用于容纳梁管的容纳凸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把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青青裴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