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电源及应急补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699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急电源及应急补电系统,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包括:车辆插头、应急电源本体;所述应急电源本体包括DC转换器、第一电池和应急电源控制器;所述DC转换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所述应急电源控制器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便携性很高,是一种小型、便携的补电装置,可以供车主随车携带。

Emergency power supply and emergency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mergency power supply and an emergency power supply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emergency power supply body includes a DC converter, a first battery and an emergency power controller, one end of the DC convert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vehicle plug, the other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ttery, and the emergency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vehicle plug.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t has high portability and is a small, portable power supply device, which can be carried by car own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电源及应急补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急电源及应急补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行驶过程中电池亏电一直是电动汽车车主最担心的问题,如果在电池耗尽前没有找到可用的充电站,就只能支付高昂费用呼叫救援车,并且耽误了车主宝贵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主流的解决方案是移动补电车,移动补电车自带充电装置,充电接口和流程完全执行国标规定的直流充电要求,可以给配有快充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但是现有的移动补电车面向的是公众服务,因此载电量多,体积大、行驶缓慢,并不适合在大城市中运行。同时,移动补电车本身的充电站只能建设在城市外围,这也大大降低了其使用的便捷性。从其成本角度来看,移动补电车的投入和建设成本涉及到车辆、电池、充电站等诸多方面,远比建设常规充电点的成本高出很多。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种便携的应急电源可以让车主随车携带用于应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电源及应急补电装置,其能够实现更加小型和便捷,可以供车主随车携带。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应急电源,包括:车辆插头、应急电源本体;所述应急电源本体包括DC转换器、第一电池和应急电源控制器;所述DC转换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所述应急电源控制器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应急电源本体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高压继电器K1和第二高压继电器K2;所述DC转换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K1和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K2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插头包括机械锁止开关S,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机械锁止开关S和所述第四电阻R4串联设置,所述机械锁止开关S和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三电阻R3并联设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急补电系统,包括车载动力电池、车辆插座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应急电源;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包括车载动力电池本体、第二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车辆插座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与所述车辆插座电连接;所述车辆插头与所述车辆插座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动力电池本体还包括第一低压继电器K3、第二低压继电器K4、第三高压继电器K5和第四高压继电器K6;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所述第一低压继电器K3和所述第二低压继电器K4与所述车辆插座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第三高压继电器K5和所述第四高压继电器K6与所述车辆插座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动力电池用于为所述应急电源控制器提供12V电源。进一步地,所述应急电源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车载动力电池提供的直流电后,通过所述第一低压继电器K3和所述第二低压继电器K4控制低压供电线路的通断,完成对车载电动汽车的充电。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和所述应急电源控制器分别通过CC1和CC2检测所述车辆插座和所述车辆插头的连接状态。进一步地,第一高压继电器K1、第二高压继电器K2、所述第三高压继电器K5和所述第四高压继电器K6分别用于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S和所述应急电源控制器的控制,闭合或切断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和所述应急电源之间的高压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急电源及应急补电系统,能够使得应急电源的体积更加小型和便携,可以供车主随车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应急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应急补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应急补电系统的控制时序图。图标:100-应急电源;110-车辆插头;120-应急电源本体;121-DC转换器;122-第一电池;123-应急电源控制器;300-应急补电系统;200-车载动力电池;210-车载动力电池本体;211-第二电池;212-BMS;220-车辆插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电源100,包括:车辆插头110、应急电源本体120。进一步地,应急电源本体120包括DC转换器121、第一电池122和应急电源控制器123;其中,DC转换器121的一端与车辆插头110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池122电连接;应急电源控制器123与车辆插头110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池122体积较小,含电量相对于传统的移动补电车较低,且内部没有设置高低压转换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应急电源100的制造成本、体积和重量,方便用户随车携带,在电动汽车没电时对电动汽车进行应急充电。进一步地,应急电源本体120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高压继电器K1和第二高压继电器K2。其中,DC转换器121的一端通过第一高压继电器K1和第二高压继电器K2与车辆插头110电连接。进一步地,车辆插头110包括机械锁止开关S,第三电阻R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插头、应急电源本体;所述应急电源本体包括DC转换器、第一电池和应急电源控制器;所述DC转换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所述应急电源控制器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插头、应急电源本体;所述应急电源本体包括DC转换器、第一电池和应急电源控制器;所述DC转换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所述应急电源控制器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电源本体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高压继电器K1和第二高压继电器K2;所述DC转换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K1和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K2与所述车辆插头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插头包括机械锁止开关S,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机械锁止开关S和所述第四电阻R4串联设置,所述机械锁止开关S和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三电阻R3并联设置。4.一种应急补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动力电池、车辆插座和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急电源;所述车载动力电池包括车载动力电池本体、第二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车辆插座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与所述车辆插座电连接;所述车辆插头与所述车辆插座相互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补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动力电池本体还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姜辛卢磊李延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