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67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4:03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涉及小口管道焊接领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之间通过固定梁和锁紧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板,第二横梁上设有第二圆弧板,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围城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第三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三圆弧板,第四横梁上设有第四圆弧板,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围城第二空腔;待焊接管道依次穿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并被牢固的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上。

An Anti-Welding Deformation Device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anti-welding deformation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mall-opening pipeline welding. The first beam assembly consists of a first cross beam assembly and a second cross beam assembly, which are connected by a fixed beam and a locking member. The first cross beam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cross beam and a second cross beam which are coordin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cross beam assembly has a first arc plate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cross beam, a second arc plate on the second cross beam, a first arc plate and a second arc plate on the second cross beam. The cross section is a circular first cavity; the second cross-beam assembly comprises a matching third and fourth cross-beams; a third arc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hird cross-beam; a fourth arc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fourth cross-beam; a third arc plate and a fourth arc plate surround the second cavity; the pipeline to be welde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second cavity in turn, and is firmly fixed to the first cross-beam assembly. On the second crossbeam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
本申请涉及小口管道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建设及化工建设等行业中,由于受制于运输条件与成本的限制,许多管道需要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对焊接,在现场的焊接时,由于不具备车间的良好固定条件,常常造成某些管道在焊接时由于应力造成焊接变形,俗称“折口”,导致返工频发。为了控制焊缝“折口”,常见的做法是使用“葫芦倒链”或牵引或者使用重物压到管道上,但是这样只能控制单侧作用力,如果想获得多方向限制,需要增加“葫芦”数量,如果某一侧使用的牵引力过大,在焊接过程中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折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达到防止待焊接管道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焊接变形的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之间通过固定梁和锁紧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板,第二横梁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相适应的第二圆弧板,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围城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第三横梁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圆弧板相适应的第三圆弧板,第四横梁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相适应的第四圆弧板,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围城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待焊接管道依次穿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并被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均设有相适应的第一定位孔,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上均设有相适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梁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适应的第一安装孔,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定位孔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紧件插入到第一定位孔及第一安装孔中,将固定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锁紧件插入到第二定位孔及第二安装孔中,将固定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弧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圆弧板沿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弧板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横截面为圆形。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圆弧板的弧度不相同。优选的,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内径相同。优选的,所述锁紧件采用锁紧螺栓。优选的,所述固定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梁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的两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固定梁均采用L型钢。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固定梁均采用槽钢。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之间通过固定梁和锁紧件固定连接;第一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板,第二横梁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相适应的第二圆弧板,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围城第一空腔;第二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第三横梁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圆弧板相适应的第三圆弧板,第四横梁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相适应的第四圆弧板,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围城第二空腔;实际工作过程中,待焊接管道依次穿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并被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上,本装置通多对待焊接管道的两侧固定,通过圆弧板的限位,使待焊接管道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承受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可以被牢固的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上,在焊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焊接变形。附图说明为更清楚地说明
技术介绍
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焊接变形装置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横梁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焊接变形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第三横梁,4-第四横梁,5-固定梁,51-第一安装孔,52-第二安装孔,6-锁紧件,7-待焊接管道,8-第一定位孔,9-第二定位孔,101-第一圆弧板,102-第二圆弧板,103-第一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焊接变形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之间通过固定梁5和锁紧件6固定连接。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焊接变形装置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横梁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第一横梁1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板101,第二横梁2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二圆弧板102,第一圆弧板101和第二圆弧板102围城第一空腔103。所述第二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第三横梁3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三圆弧板,第四横梁4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四圆弧板,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围城第二空腔。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弧板101采用焊接的方式被固定在第一横梁1上,同理,第二圆弧板102、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被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第四横梁4和固定梁5均采用L型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第四横梁4和固定梁5也可以采用槽钢或者其他牢靠的钢材进行制作。所述第一圆弧板10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圆弧板101沿第一横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一弧形板101的弧度可以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1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弧形板101的直径相同,并且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空腔103和第二空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圆弧板101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第一空腔103和第二空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空腔103和第二空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待焊接管道7依次穿过第一空腔103和第二空腔,并被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上。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上均设有相适应的第一定位孔8,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上均设有相适应的第二定位孔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梁5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位孔8相适应的第一安装孔51,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定位孔9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孔52。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梁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梁5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的两端,固定梁5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当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之间通过固定梁(5)和锁紧件(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第一横梁(1)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板(101),第二横梁(2)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二圆弧板(102),第一圆弧板(101)和第二圆弧板(102)围城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一空腔(103);所述第二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第三横梁(3)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三圆弧板,第四横梁(4)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四圆弧板,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围城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103)和第二空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待焊接管道(7)依次穿过第一空腔(103)和第二空腔,并被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之间通过固定梁(5)和锁紧件(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第一横梁(1)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板(101),第二横梁(2)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二圆弧板(102),第一圆弧板(101)和第二圆弧板(102)围城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一空腔(103);所述第二横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第三横梁(3)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三圆弧板,第四横梁(4)上设有与第一圆弧板(101)相适应的第四圆弧板,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围城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103)和第二空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待焊接管道(7)依次穿过第一空腔(103)和第二空腔,并被固定在第一横梁组件和第二横梁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焊接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上均设有相适应的第一定位孔(8),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上均设有相适应的第二定位孔(9);所述固定梁(5)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定位孔(8)相适应的第一安装孔(51),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定位孔(9)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孔(52);所述锁紧件(6)插入到第一定位孔(8)及第一安装孔(51)中,将固定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宝军李治李洪州周殿臣栾晓飞曹传勇李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