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脱脚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266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脱脚扣,包括脚扣支架和用于固定脚部的固定机构;所述脚扣支架包括前架、防滑托和后架;所述的后架末端设有锁紧套;所述的后架通过锁紧套与前架连接;所述后架活动设置于前架的后半部;所述前架和后架均为弧形;所述前架和后架结合使得脚扣支架成半圆弧状;所述的后架和防滑托分别焊接固定机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脚扣不易打滑,方便折装与携带的新型防脱脚扣。

A New Type of Anti-release Foot Butt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anti-release foot buckle, which comprises a foot buckle bracket and a fix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the foot; the foot buckle bracket comprises a front frame, an anti-skid bracket and a rear frame; the end of the rea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sleeve; the rear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frame through a locking sleeve; the rear frame is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back half of the front frame; The front frame and the rear frame are arc-shape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ront frame and the rear frame makes the foot buckle bracket semi-arc; the rear frame and the anti-skid bracket are welded under the fixing mechanism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anti-release buckle which is not easy to slip and convenient to fold and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脱脚扣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脱脚扣。
技术介绍
脚扣是线路检修登杆作业时检修人员必备的登杆工具,但对于新参加工作的检修人员来说,由于经验少,特别是在上到横担过拉线时,一抬脚,脚扣向后滑跑,稍不注意就特别容易造成脚扣从脚上脱落,给检修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影响检修的进度。而且在登杆过程中,脚扣易打滑,使得登杆速度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扣不易打滑,方便折装与携带的新型防脱脚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防脱脚扣,包括脚扣支架和用于固定脚部的固定机构;所述脚扣支架包括前架、防滑托和后架;所述的后架末端设有锁紧套;所述的后架通过锁紧套与前架连接;所述后架活动设置于前架的后半部;所述前架和后架均为弧形;所述前架和后架结合使得脚扣支架呈半圆弧状;所述的后架和防滑托分别焊接于固定机构下方;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铁板、踏板、脚面护板、锁紧机构和后护板;所述的铁板上设有至少五个螺栓孔;所述的铁板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与踏板底面连接,并与后架和防滑托连接固定;所述的踏板侧边设有加强肋;所述的脚面护板和后护板分别连接在加强肋上;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塑料带、第一皮带扣、第二塑料带和第二皮带扣;所述的第一塑料带和第一皮带扣分别设于脚面护板两侧,并且第一塑料带和第一皮带扣底部分别与加强肋连接;所述的第二塑料带设于后护板的两侧,并且第二塑料带底部与加强肋连接;所述的第二皮带扣活动连接在后护板侧边。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防滑托包括圆柱、固定片、螺栓、连接片和托片;所述的圆柱焊接在铁板底部;所述的固定片分别连接在圆柱末端的上下端,并且固定片之间有放置连接片的间隙;所述的固定片和连接片上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栓分别穿过固定片和连接片通过螺帽固定;所述的托片为圆弧型;所述的连接片与托片连接。通过上述方式,防滑托单独焊接在焊接在铁板上,增加了受力面积,使得工作人员攀爬的时候更加省力,可靠性好,螺栓分别穿过固定片和连接片通过螺帽固定,检修方便,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脚面护板为U型面板;所述的脚面护板上设有多个用于通风散气的椭圆孔。通过上述方式,脚面护板模拟人体脚面,人性化设计,穿戴舒适,脚面护板为U型面,工作人员在向上攀爬的时候,脚面顶起脚面护板受力均匀,进一步在攀爬过程中省力。本技术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护板为半圆弧型海绵垫。通过上述方式,海绵垫增加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前架和托片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橡胶防滑垫;所述的橡胶防滑垫表面设有用于增加防滑的齿条或方条。通过上述方式,前架和托片上分别设有橡胶防滑垫,便于攀爬时防滑。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铁板为凸字型;所述的铁板边缘设有倒角;所述的铁板的厚度为1cm-3cm。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前架末端向上倾斜,倾斜的角度为25度-30度。本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螺栓孔为椭圆形;所述的螺栓孔之间的距离为3cm-5c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防脱脚扣放置在地面上,工作人员将脚伸入固定机构的踏板上,并在脚面护板内,脚跟顶压在后护板上,固定机构模拟鞋形设计,能够快速的穿戴,第二塑料带与第二皮带扣相互配合,上下推动与第二皮带扣相连接的后护板,实现上下调节后护板使得工作人员穿戴舒适,停止上下推动,通过第二塑料带上的斜齿与第二皮带扣相互配合固定后护板,防止后护板滑动,将第一塑料带环绕脚面护板并与脚面护板另一侧的第一皮带扣相互配合,勒紧第一塑料带,使得第一塑料带压紧脚面护板,确保在攀爬过程中脚扣不会脱落,踏板加大了受力面积,解决了长时间需要在杆上做业脚扣因穿戴面积小带来的不适。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脚扣基础上增加了专用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模拟鞋形设计,固定机构有可折叠后护板及两条高强度可调卡扣,方便穿戴,在攀爬过程中确保脚扣不会脱落,同时踏板加大了受力面积,解决了长时间需要在杆上做业脚扣因穿戴面积小带来的不适,踏板侧边的加强肋使得固定机构整体牢固。2.本技术防滑托单独焊接在焊接在铁板上,防滑托进一步增加了受力面积,使得工作人员攀爬的时候更加省力,可靠性好,螺栓分别穿过固定片和连接片通过螺帽固定,检修方便,结构简单,便于维护。3.本技术脚面护板模拟人体脚面,人性化设计,穿戴舒适,脚面护板的为U型面板,工作人员在向上攀爬的时候,脚面顶起脚面护板受力均匀,进一步在攀爬过程中省力。4.本技术固定机构采用两条高强度可调卡扣和后护板,方便折装与携带,通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防滑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以及相对应名称:1-踏板,2-加强肋,3-卡扣,4-后护板,6-脚面护板,7-后架,8-前架,9-锁紧套,10-防滑托,11-铁板,21-圆柱,22-固定片,23-螺栓,24-连接片,25-托片,33-包括第一塑料带,34-第一皮带扣,31-第二塑料带,32-第二皮带扣,28-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防脱脚扣,包括脚扣支架和用于固定脚部的固定机构;所述脚扣支架包括前架8、防滑托10和后架7;所述的后架7末端设有锁紧套9;所述的后架7通过锁紧套9与前架8连接;所述后架7活动设置于前架8的后半部;所述前架8和后架7均为弧形;所述前架8和后架7结合使得脚扣支架呈半圆弧状;所述的后架7和防滑托10分别焊接于固定机构下方;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铁板11、踏板1、脚面护板6、锁紧机构和后护板4;所述的铁板11上设有五个螺栓孔28;所述的铁板11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28与踏板1底面连接,并与后架7和防滑托10连接固定;所述的踏板1侧边设有加强肋2;所述的脚面护板6和后护板4分别连接在加强肋2上;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塑料带33、第一皮带扣34、第二塑料带31和第二皮带扣32;所述的第一塑料带33和第一皮带扣34分别设于脚面护板6两侧,并且第一塑料带33和第一皮带扣34底部分别与加强肋2连接;所述的第二塑料带31设于后护板4的两侧,并且第二塑料带31底部与加强肋2连接;所述的第二皮带扣32活动连接在后护板4侧边。所述的防滑托10包括圆柱21、固定片22、螺栓23、连接片24和托片25;所述的圆柱21焊接在铁板11底部;所述的固定片22分别连接在圆柱21末端的上下端,并且固定片22之间有放置连接片24的间隙;所述的固定片22和连接片24上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栓23分别穿过固定片22和连接片24通过螺帽固定;所述的托片25为圆弧型;所述的连接片24与托片25连接。所述的脚面护板6为U型面板;所述的脚面护板6上设有多个用于通风散气的椭圆孔。所述的后护板4为半圆弧型海绵垫。所述的前架8和托片25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橡胶防滑垫;所述的橡胶防滑垫表面设有用于增加防滑的齿条。所述的铁板11为凸字型;所述的铁板11边缘设有倒角;所述的铁板11的厚度为1cm。所述的前架8末端向上倾斜,倾斜的角度为25度。所述的螺栓孔28为椭圆形;所述的螺栓孔28之间的距离为3cm。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脱脚扣,包括脚扣支架和用于固定脚部的固定机构;所述脚扣支架包括前架(8)、防滑托(10)和后架(7);所述的后架(7)末端设有锁紧套(9);所述的后架(7)通过锁紧套(9)与前架(8)连接;所述后架(7)活动设置于前架(8)的后半部;所述前架(8)和后架(7)均为弧形;所述前架(8)和后架(7)结合使得脚扣支架呈半圆弧状;所述的后架(7)和防滑托(10)分别焊接于固定机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铁板(11)、踏板(1)、脚面护板(6)、锁紧机构和后护板(4);所述的铁板(11)上设有至少五个螺栓孔(28);所述的铁板(11)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28)与踏板(1)底面连接,并与后架(7)和防滑托(10)连接固定;所述的踏板(1)侧边设有加强肋(2);所述的脚面护板(6)和后护板(4)分别连接在加强肋(2)上;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塑料带(33)、第一皮带扣(34)、第二塑料带(31)和第二皮带扣(32);所述的第一塑料带(33)和第一皮带扣(34)分别设于脚面护板(6)两侧,并且第一塑料带(33)和第一皮带扣(34)底部分别与加强肋(2)连接;所述的第二塑料带(31)设于后护板(4)的两侧,并且第二塑料带(31)底部与加强肋(2)连接;所述的第二皮带扣(32)活动连接在后护板(4)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脱脚扣,包括脚扣支架和用于固定脚部的固定机构;所述脚扣支架包括前架(8)、防滑托(10)和后架(7);所述的后架(7)末端设有锁紧套(9);所述的后架(7)通过锁紧套(9)与前架(8)连接;所述后架(7)活动设置于前架(8)的后半部;所述前架(8)和后架(7)均为弧形;所述前架(8)和后架(7)结合使得脚扣支架呈半圆弧状;所述的后架(7)和防滑托(10)分别焊接于固定机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铁板(11)、踏板(1)、脚面护板(6)、锁紧机构和后护板(4);所述的铁板(11)上设有至少五个螺栓孔(28);所述的铁板(11)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28)与踏板(1)底面连接,并与后架(7)和防滑托(10)连接固定;所述的踏板(1)侧边设有加强肋(2);所述的脚面护板(6)和后护板(4)分别连接在加强肋(2)上;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塑料带(33)、第一皮带扣(34)、第二塑料带(31)和第二皮带扣(32);所述的第一塑料带(33)和第一皮带扣(34)分别设于脚面护板(6)两侧,并且第一塑料带(33)和第一皮带扣(34)底部分别与加强肋(2)连接;所述的第二塑料带(31)设于后护板(4)的两侧,并且第二塑料带(31)底部与加强肋(2)连接;所述的第二皮带扣(32)活动连接在后护板(4)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脱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托(10)包括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达秋黎山平李国兴潘维覃韦家铭谢国夸甘伟福陈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