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25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包括多个可相对定模移动的动模组件,多个动模组件分布在定模的四周,动模压紧竹条时,定模的外侧边与动模朝向定模的侧边形成环形的竹框一体成型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动模可以相对定模移动,动模与定模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竹条放置区,动模移动后与定模夹紧竹条,定型简单方便,而且竹条内外夹紧进行定型,定型效果好。

An Integrated Molding Device for Bamboo Fram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amboo frame integral form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forming die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forming die comprises a fixed die and a dynamic die. The dynamic di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ovable dynamic die components which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fixed die. A plurality of dynamic die components are distributed around the fixed die. When the dynamic die is pressed on the bamboo bar,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xed die and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dynamic die towards the fixed die form an integral forming area of the bamboo fram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amboo frame integral forming device. The moving die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fixed die.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moving die and the fixed die. The gap is the bamboo strip placement area. After moving the moving die, the bamboo strip is clamped with the fixed die. The fixing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lamping of the bamboo strip is used to fix the shape. The fixing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本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15108717515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2015年12月02日,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竹条弯曲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竹材本身具有较强的韧性,因此可以用竹条编成多种形状的物品。截面比较细的竹条在弯曲的时候比较方便,也不容易出现裂纹或者折断,但是对于截面比较大的竹条,在折弯的时候要对其进行软化,尤其是弯折角度较大时,软化更加重要。目前竹材在软化时主要采用火烤的方式进行,通过在竹材弯折的位置进行火烤,使得该部位软化,便于弯曲,火烤的温度、时间和部位主要由人为控制,但是火烤的温度控制难道比较高,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工人才能熟练并精确掌握火烤的温度,一般的工人为了获得更高的软化度,都会将竹材靠近火焰温度高的位置,火烤的时间会延长,而且火烤的方式来软化竹材并弯曲,使得打编的效率降低。竹材通过火烤的方式进行软化,软化通过手工进行弯曲,弯曲后定型不太方便,打编后容易回复成原状,无法获得需要的封闭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竹条采用人工弯曲,弯曲后通过套置在模具上定型,造成定型效果差,定型后容易复原的缺陷,提供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配有定模和动模,动模与定模相互配合夹紧竹条使得竹条定型,定型简单方便,通过夹紧力对竹条进行定型,定型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竹条弯曲需要火烤进行软化,火烤温度、部位控制难度较高,容易造成火烤后碳化,影响竹框的质量的缺陷,提供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对模具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的模具对竹条进行软化,软化的同时通过模具对竹框定型,同时通过模具的温度将竹条的粘胶进行烘干,一次性完成软化、定型和烘干,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包括多个可相对定模移动的动模组件,多个动模组件分布在定模的四周,动模压紧竹条时,定模的外侧边与动模朝向定模的侧边形成环形的竹框一体成型区。动模可以相对定模移动,动模与定模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竹条放置区,动模移动后与定模夹紧竹条,定型简单方便,而且竹条内外夹紧进行定型,定型效果好;动模分为多个动模组件,在控制盒的控制下,动模组件可以分成多个先后顺序与定模夹紧竹条,从而使得竹条弯曲不是一次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夹紧才完成弯曲,防止竹条弯曲过程中出现裂纹,确保竹条完好弯曲。作为优选,所述定模的形状呈四方形,四个边为外凸的弧形,四个角为圆弧角,四个动模组件拼合后呈的四边形。作为优选,所述动模组件侧边为斜面,两个相邻的动模组件的相邻斜面适配;所有动模组件侧边贴合后,定模的外侧边与动模朝向定模的侧边形成环形的封闭竹框一体成型区。作为优选,多个动模组件具有不同的动作顺序,其中对应竹框端部接合面的动模组件最后移动,与该最后移动的动模组件相对的动模组件最先移动,另外的动模组件介于中间顺序移动。作为优选,每一个动模组件的外侧边均固定有侧板,侧板的高度大于动模组件的厚度,侧板外侧设置连接板,侧板与连接板之间夹有垫板,侧板与连接板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包括一个架体及固定在架体上的安装板,安装板呈倾斜状,成型模具设置在安装板上,成型模具呈倾斜状,成型模具与安装板同样倾斜。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盒内部设置有气缸动作控制模块,控制盒延伸有脚踩控制器。作为优选,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凹陷的热质回路,热质回路的横截面呈U形;定模的热质回路沿着定模的外侧边布置,并以与定模的外侧边等距离的方式布置。作为优选,三根竹条的长度根据竹框封闭的周长而定,三根竹条的端部相对接形成端部接合面;内侧的竹条与中间的竹条之间为内侧粘结面,内侧粘结面上涂覆有粘胶,中间的竹条与外侧的竹条之间为外侧粘结面,外侧粘结面上涂覆有粘胶。作为优选,所述定模内部的热质回路由两个C形相对围成,热质回路的C形的上端部位置设置进口,热质回路的C形的下端部位置设置出口。作为优选,每一动模组件均连接有一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动模组件在安装板相对定模移动,移动过程中,动模组件和定模夹紧竹条。作为优选,动模组件的外侧边缘固定有侧板,侧板的高度大于动模组件的厚度,侧板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侧板之间夹有垫板,连接板连接驱动机构和导向杆。作为优选,定模和动模均包括主体和盖板,主体上设置有内凹的热质回路,盖板盖住主体表面封闭热质回路,热质回路两端分别为热质进口和出口。作为优选,热质回路的进口连接有进气管,出口连接有出气管,进气管连接有蒸汽输送管,蒸汽输送管上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动模可以相对定模移动,动模与定模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竹条放置区,动模移动后与定模夹紧竹条,定型简单方便,而且竹条内外夹紧进行定型,定型效果好;动模分为多个动模组件,在控制盒的控制下,动模组件可以分成多个先后顺序与定模夹紧竹条,从而使得竹条弯曲不是一次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夹紧才完成弯曲,防止竹条弯曲过程中出现裂纹,确保竹条完好弯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动模与定模分离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局部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竹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动模组件热质回路布置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定模热质回路布置示意图;图中:1、控制盒,2、气缸,3、伸缩杆,4、导杆,5、固定板,6、安装板,7、导向套,8、进气管,9、连接板,10、垫板,11、侧板,12、动模,13定模,14、竹框成型区,15、出气管,16、架体,17、脚踩控制器,18、脱模孔,19、脱模器,20、盖板,21、主体,22、端部接合面,23、竹条,24、外侧粘结面,25、内侧粘结面,26、热质回路,27、进口,28、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参见图1图2),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一个架体16及固定在架体上的安装板6,安装板呈倾斜状,安装板上设置有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定模13和动模12,定模固定在安装板中间位置,动模包括四个动模组件,四个动模组件分四个方向布置在定模的四周,分别为定模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成型模具随安装板同样倾斜,定模的外侧边与动模朝向定模的侧边形成了竹框成型区14,动模相对安装板为活动连接。安装板的四个方位上固定有固定板5,每一固定板上固定有两个导向套7,导向套内穿设有导杆4,导杆相对导向套滑移并由导向套进行导向。固定板的外侧端部固定有气缸2,气缸的伸缩杆3连接动模组件。每一动模组件的外侧边均固定有侧板11,侧板的高度大于动模组件的厚度,侧板外侧设置连接板9,侧板与连接板之间夹有垫板10,侧板与连接板采用螺栓连接固定。伸缩杆的端部与连接板相连接,导杆的端部与连接板相固定,每一动模组件连接有两导杆。伸缩杆的端部与连接板连接的位置处于动模组件偏向上表面的位置,即伸缩杆的轴线所在平面与动模组件中心面相错开(参见图3)。四个动模组件中,上下侧的动模组件相对定模上下移动,左右侧的动模组件相对定模左右移动。动模组件和定模均包括主体21和盖板20,本实施例中定模整块结构,定模的形状整体呈四方形,四个边为略外凸的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包括多个可相对定模移动的动模组件,多个动模组件分布在定模的四周,动模压紧竹条时,定模的外侧边与动模朝向定模的侧边形成环形的竹框一体成型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包括多个可相对定模移动的动模组件,多个动模组件分布在定模的四周,动模压紧竹条时,定模的外侧边与动模朝向定模的侧边形成环形的竹框一体成型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模的形状呈四方形,四个边为外凸的弧形,四个角为圆弧角,四个动模组件拼合后呈的四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模组件侧边为斜面,两个相邻的动模组件的相邻斜面适配;所有动模组件侧边贴合后,定模的外侧边与动模朝向定模的侧边形成环形的封闭竹框一体成型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多个动模组件具有不同的动作顺序,其中对应竹框端部接合面的动模组件最后移动,与该最后移动的动模组件相对的动模组件最先移动,另外的动模组件介于中间顺序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竹框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每一个动模组件的外侧边均固定有侧板,侧板的高度大于动模组件的厚度,侧板外侧设置连接板,侧板与连接板之间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加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箭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